【鞍山时评】以作风“大转变”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事关振兴发展大局,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大会,发出了坚决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的动员令,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以上率下狠抓落实。

  营商环境是检验一个地区干部作风好坏的“晴雨表”。虽然近年来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干部作风发生了很大转变,但对照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干部“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工作拖沓、作风漂浮,习惯于推诿扯皮“踢皮球”、遇见难题“绕道走”;还有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对群众或企业的反映和诉求,不说行也不说不行,需要“自己猜”“上下找”“慢慢等”。这些问题和现象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群众和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我们必须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从自身查找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思想的大解放、作风的大转变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每名干部都是“主角”,都是“战斗员”。要点燃激情、冲锋陷阵,不断破解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要拉高标杆、提高标准,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自觉对标先进,在营商环境大考中取得好成绩;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树立起“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高度自觉,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零容忍”。

  优化营商环境,干部要敢担当、善作为。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既挂帅又出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推动形成广泛参与、全面覆盖的大抓营商环境生动局面。要把营商环境一线作为培养历练、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的主要阵地之一,努力让敢抓营商环境、善抓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在全市营造主动作为、敢作敢为、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对于“不敢为”,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真正为创新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对于“不愿为”,要坚持正向激励,树立鲜明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雄,让“躺平”没市场;对于“不善为”,要精准培训,增强工作本领,消除本领恐慌;对于“乱作为”,要严查快处重惩,决不姑息。

  政商关系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我们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握与企业家接触的原则和方向,衡量与企业家交往的方式与尺度,真正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要是为了事业、出于公心、从大局出发,在依法依规依纪前提下,为企业服务就应该胆子更大一点、力度更大一些。要持续深化“领导干部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围绕企业关注的问题大兴调查研究,变“被动找上门”为“主动送上门”,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努力为各类企业发展壮大搭“梯子”、筑“跑道”。要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用情用力为企业家解决后顾之忧,让各类企业家在鞍山工作、生活像在家乡一样,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干部的作风是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风,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实际行动,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鞍山时评】以作风“大转变”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二论贯彻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大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