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色彩的看法与我们一样吗?五色的服装,蕴含着对五行的理解

  五行理论最早萌芽于黄帝时代,但发展相对成熟的时期,应该是在战国。特别是有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五色以后,可把这些辅佐诸侯王的大臣们给忙活坏了。想当年黄帝在各种理论依据都没发展成熟的时候,振臂一呼,就把“垂衣而治”搞得风生水起,现在有了成熟的理论依据,那总得搞出一套像模像样的着装规范出来,才能对主公有所交代。于是,战国时代的各位士大夫真的就忙开了,服装界的颜色变革呼之欲出。

  能给服装的色彩重新制定新规则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到战国时,周王室的统治能力已然日渐衰微,诸侯们除了给自己增加实力,积攒发动对外战争的资本以外,也在不停给自己打造各种舆论上的支持。原本周礼中那一套突出赤色,把赤色作为颜色贵族来尊崇的传统,逐渐通过五行理论的推行,被慢慢削弱下来。

  这时候,喜欢标新立异的学者们,不仅推出了五行五德五色的说法,而且建立了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的理论。虽然白色依然被视为丧服的规定色彩,但从理念上,五种正色基本上是平起平坐了。为了突出尊卑的效果,还特别强调“衣正色,裳间色”,因为上衣代表“天”,下裳寓意“地”,孔子贬间色褒正色的服饰观念,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一种文化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那产生的影响必然是广泛和深远的。这种服装色彩的模式(特别是皇家服装色彩模式),在后续的岁月中不断被补充和完备,到魏晋时期,已经发展为:帝王和文武百官要按照春、夏、季夏、秋、冬不同季节来穿不同颜色的朝服,依次对应的颜色是: 青、朱、黄、白、黑。而且这种模式一直深深影响着以后历朝历代的服饰礼仪,虽然中间会有些微小的变动,但是基本的规则却是大同小异的。

  话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到间色的问题,南北朝时的儒学家皇侃,曾这样描述过五行、五方、五正色与五间色之间的关系:

  青赤白黑黄五方正色,不正谓五方间色,绿红碧紫騜是也。青为东方正,绿是东方间,东为木,木色青,木克土,土色黄,并以所克为间,故绿色青黄也。赤是南方正,红是南方间,南为火,火色赤,火克金,金色白,故红色赤白也。白是西方正,碧是西方间,西为金,金色白,金克木,故碧色青白也。黑是北方正,紫是北方间,北为水,水色黑,水克火,火色赤,故紫色赤黑也,黄是中央正,騜是中央间,土色黄,土克水,故騜色黄黑也。

  关于间色的问题,皇侃说的条理很清晰,逻辑很明白: 所谓间色,就是用五行中与之对应的正色,去调和在五行中被其相克属性的正色。总结一下,主要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间色是调和色,不用表示怀疑。间色是两个正色调和出来的。间色是利用两个在五行中相克的属性对应的正色调和出来的:绿色是青黄调和,红色是赤白调和,碧色是青白调和,紫色是赤黑调和,騜色是黄黑调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个知识点,我们在小学的美术课上就学过的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那么,我请你注意几个细节:

  一、赤色与红色

  可能在我们现代人的思想里,赤与红是一个色系,都可以叫作“红”,只不过赤比红更深沉一些而已,可是在咱古人眼里可不是,赤就是赤,红就是红。想来赤是他们从天然染料中得到的基本色,但他们可以通过白色去调整赤的亮度来得到更明艳的红色。想想几千年前的人们,居然可以熟练地运用亮度调整颜色,多么了不起啊。

  二、青色与碧色

  青这种颜色相当富有神秘感,因为在古籍中,对青有多重色彩的描述,时而蓝,时而墨绿,时而黝黑,所以即便是到了今天,人们提到古人眼中的青色时,也会感觉说不明白。不过在皇侃的描述中,青色应该是比较深的蓝绿色,可以通过白色的调和,过滤掉其中较多的蓝色渐变成“碧”(应该是如玉石一样的绿色)。笔者认为,几千年前的古人,居然对色彩的渐变有这样深入的了解,真的是令现代人非常佩服。

  我们再回到服装这个话题上来,相信即便是使用古代粗陋的染织工艺,所有的正色,也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直接得到色源原料。古人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工艺,将布料或丝绸晕染上基本色。比如:青色的色源应该是蓝草,赤,白,黑的色源应该是某类矿石,黄色的色源应该是矿石或者植物的花朵。而间色则必须通过不同材料的混合,经过化学反应和严格的染织工艺流程,才可能得到吧。

  我们智慧的先祖们,在几千年前,在那个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的远古时代,就已经知道如何调和出新的色彩,知道了如何将不同的天然原料进行配比,并染织出斑斓绚丽纺织品,这样复杂的工艺即便放在今天,应该也是让人赞叹的。可是这一切,竟然发生在遥远的古代,又怎能不让我们遐想,仰望,叹为观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