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树」帮我走出了人生低谷

  很多人不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就对改善心理健康很有好处,比如——看树。

  1982 年,日本林业厅创造了一个词叫「森林浴」(shinrin-yoku),用来描述人们在森林里度过时光的活动。

  研究表明森林浴可以抵御焦虑、压力、抑郁和其他精神上的痛苦(Clarke et al.2021 ); 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失眠症都有积极影响,并且改善了酗酒者的情绪(Antonelli et al.2021 )。还有一项专门针对面部表情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绿色的「怀抱」中呆上几个小时会变得更快乐(Wei et al.2020 ),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也会更积极(Viren Swami et al.2018)。

  这就是「树」的力量,日本已将其作为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纳入其国家卫生服务。

  最近春天到了,光秃秃的树木都抽出了新芽,于是我们上周也邀请读者们来分享打动他们的一棵树。

  普通的随处可见的树,有人从中得到治愈,有人获得力量,也有人发觉了独特的树的智慧。

  那接下来,就邀请你一起来「看树」吧。

  @Echo

  陪妈妈去医院检查,看到了这棵富有生命力的树。瞬间觉得,谁不想努力活着啊。

  @Yolodia

  有一天中午吃过饭后散步偶然看见的一棵树,后来每周都会有一天走那条路去拍这棵树,看着它由枝繁叶茂到枝枯叶落。曾经在一个平台发了记录下的这棵树的变化「这终将凋零的一生」,有位网友评论说:「倒过来,也是重生」。

  我期待着重生。

  @三文鱼

  今天特地开了一小时多的车去看白绣球花,结果偶遇了这棵红红的树,APP 识别后才知是羽毛槭,杜牧的《山行》说的就是这种树,而不是红枫,涨知识啦!感觉她胖嘟嘟的,很悠闲地晒着太阳,想要抱抱她(就感觉它是女孩子)。

  @蕊贝卡

  南国的树,春天叶子变黄飘落,好像常人看来的秋天。朋友拍来给我看:「这些树怎么春天在掉黄叶子?」我说:「因为它们在按自己的节奏活」。

  @77

  曾经经历过很长一段低谷期,一直非常沮丧,充满了自我怀疑。那时候有个朋友跟我说,你是一棵树。我问是什么意思。她说,很多人都是石头,永远都不会有丝毫改变,但你是一棵树,你的根扎得很深,你一直在慢慢成长,虽然表面上不明显。谢谢我的朋友。我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了,还在一直艰难但努力地继续生长哦。

  @王小贝

  因为三毛写的「如果有来生」这首诗,就很喜欢大树。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阿不

  这是楼下邻居院子里的一颗树,院子已经荒废很久了,所以这棵树开始野蛮生长,树枝基本填满了院子。不知道哪次暴雨把树根给折断了,所以这棵树的树干其实是整个歪斜在院子里,仅依靠围墙支撑起来的。

  我总好奇这棵树是否还活着,但是年复一年都能看到它随着四季发芽、结果再凋落。有一次我看到博物杂志里一篇介绍构树的文章,结的果实和我们家楼下这棵树一样,我才知道了原来这是「构树」啊。文章里是这么介绍这种树的:「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生长迅速」。今年春天到了,果然,这棵树又开始发芽了。

  @匿名

  照片摄于 2023 年清明,上海嘉定曹王禅寺。到墓园给离去将满 9 年的母亲扫完墓,走出墓园却还无法从情绪里走出来,决定到墓园对面的禅寺里看看。兜兜转转之中突然在寺院的花园里看到这样一棵特别的树,充满生命力的恣意张扬的美。人世间还是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努力努力继续活下去的。

  @关耳兔

  我常常被树的生长形状打动,这棵树长在大堤的路边,给我一种沉稳安静感,每天这条路车来车往,它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它的树枝是往下长的,把主枝干包围,有一种反哺,就是树根们在努力往地下扎根,吸收营养供给树枝树叶,树叶树枝往下给树干形成保护伞。

  @紫小柒

  看到这棵树是在去年算是我比较灰暗的一段时期了,成天徘徊在生死边缘,有一天正好选择出门透气的时候,看到这颗特别的心形的树,突然就感觉,原来树也在爱着我。虽然没有因为这棵树立马好起来,但就是这种一点一滴支撑我坚持到了现在。

  @一棵树

  这棵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有点与众不同,很稀疏的枝杈,却有着很清秀的形状,很好看的叶子,拍下来后,看着照片,才反应过来,这是被修剪过的,怪不得在整个绿油油的公园里虽形状好看却格外怪异,大概是它有了人类的「思想」的缘故吧。它喜不喜欢这样呢?也许它会说我爱我毛茸茸的自来卷呢。也许我欣赏着它的时候,它在哭泣呢。

  @April

  众生渺小。1400 年的树经历沧海桑田,啥都不是事儿。

  @沐沐

  那会儿特别累,看见小树苗的时候突然感慨,生命的顽强和有意义,有被治愈到。

  @豆豆龙

  大四在家的时候,经常跟我妈去村里的路上溜达,那时我可能有点闷闷不乐,妈妈问我「你在想什么」,我说「不知道,就是想好多乱七八糟的」,然后她就随手往右边一挥,指着树说,「那你不如想想这树是怎么长的吧!」然后现在我一想很多,就会开始看周围的树,想它是怎么长的。树的姿态千奇百怪,从破土到参天,也是一步一法则,也有春夏和秋冬。毕业阵痛期,迷茫当头,有时愁的好似头上一片树叶都没有,这个时候需要一棵春天的树来安心。

  @余石头

  这是昨天看到的两棵树,右面那棵绿绿的,左面那棵光秃秃的。不知道她们会不会交流。但我觉得,左面那棵不会因为右面那棵就妄自菲薄,右面那棵也不会因为左面那棵就妄自尊大。树们按自己的节奏生活,这是自然的规律。

  @Solfa

  仰望葱郁的大树时,内心会无由来地升起一番尊敬,因为它让我感受到某种神性。成片的绿叶随风飘动时真的很美,像在慢悠悠地朝我们挥手。

  @欧阳二

  上海嘉定朝暮牧场合欢林,身处树林共同成长,树与树之间保持距离,互相扶持共同迎接风雨,人生亦是如此。

  @无不想

  这个图片不是一棵真实的树,但却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图片。也很像大自然中经常见到的大树。我喜欢树,不仅仅因为树的绿色护眼,更因为树带给人的疗愈,那种笼罩感,庇护感。每当压力比较大的时候,都会在周末出去走走,看看绿色。

  某种程度上,咨询师也扮演了「大树的角色」——像一棵树,永恒地立在风中,每当我被灼烧得疼痛难安,便跑到树下讨要一阵短暂的清凉,然后又能鼓起勇气,再次出发。而小树(来访者)最终会成长为大树,只需给予它所需的养料。

  感谢这些读者的分享,整理这些素材的时候,仅仅是电脑上的满屏绿色也让我度过一个嘴角上扬的午后。

  出门去看看真的树吧,祝大家春天快乐 。

  你有仔细观察过一棵树吗?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参考文献

  ————————

  Clarke, F. J., Kotera, Y., & McEwan, K. ( 2021 ) . A qualitative study comparing mindfulness and shinrin-yoku ( forest bathing ) : Practitioners ’ perspectives. Sustainability, 13 ( 12 ) , DOI:6761.10.3390/su13126761

  Antonelli, M., Donelli, D., Carlone, L., Maggini, V., Firenzuoli, F., & Bedeschi, E. ( 2021 ) . Effects of forest bathing ( shinrin-yoku ) on individual well-being: An umbrell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Research, 32 ( 8 ) , 1842-1867.DOI:10.1080/-09603123.2021.1919293

  Wei, H., Ma, B., Hauer, R. J., Liu, C., Chen, X., & He, X. ( 2020 ) .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of visitors during the urban forest experience.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53, 126699. DOI:10.1016/j.ufug.2020.126699

  Viren Swami;David Barron; Adrian Furnham. ( 2018 )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photograph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promotes more positive body image.DOI:10.1016/i.bodvim.2017.12.006

  找个咨询师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