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野芒回应“奚美娟月子期间离婚”事件,自称被流言伤害了很多年
比起《水浒传》中的“林冲”,周野芒身上的“奚美娟前夫”、“渣男”等标签。
或许会更加出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突然把他形容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负心汉”。
孕期出轨,抛妻弃子,20多年对儿子不管不顾。
俗话说得好,三人成虎。
传谣言的人变多了,谣言也就慢慢变成了真理,开始流传。
几十年的时间,终于忍无可忍了。
4月5日,周野芒第一次做出了回应,表示这些言论是彻底的谎言,任由谎言扩散,势必会给他造成负面影响。
他必须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相熟的人赶来支持他,他在感谢之余,又表示传播这些谣言的人,实在太无法无天了。
自己一忍再忍,结果却是扣在自己身上的屎盆子,没完没了了。
还有网友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问上海人艺的老人,是否知道那个野男人的同时,又建议周野芒做亲子鉴定。
而周野芒也回复道,自己已经在走程序了,必然会让冤枉他的人付出代价。
从微博内容到回复,足以看出周野芒是憋了一肚子的怒火。
想当初,他在面对演艺生涯可能会结束的“噩耗”之时,情绪都远没有现在这般起伏和激动。
那么,周野芒和之间的事情,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坎坷的成名路
1956年,周野芒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演艺世家。
母亲王频,是第6届百花奖最佳女配的获得者,也是第3届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的获得者,拥有代表作《落山风》、《红衣少女》等。
父亲的名气虽然没有母亲的响亮,但也是常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老演员。
不过,即便出生在演艺世家,周野芒在1977年报考上戏时,还是遭到了父母的阻拦。
之前的经历,让他们对演员这个行业心有余悸,只想让他进工厂的车间,当一名普通的工人。
周野芒不甘心,只好偷偷地去报了名,考了试。
直到考试的事情尘埃落定,父母才没有再出言反对。
但是,父母阻拦才只是他的演艺路上的,第一道关卡。
在上戏的四年时间,周野芒凭借俊秀的外表,高大的身形,备受同学和老师的看好。
然而,风平浪静的生活下,一道考验悄然而至。
1982年,从上戏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并兼任某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他原本有一个大好的前程,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突然就患上了“鬼剃头”,头发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掉光了。
周野芒的心态倒还好,既然头发掉光了,那干脆直接剃光了。
可惜的是,在当时,光头形象还被认为不雅观。
他为此丢掉了主持人的工作,在话剧舞台上也只能跑跑龙套。
又因为他的形象,演好人差了一点善意,演坏人又少了一点凶狠。
每次还得给他准备头套,太麻烦了,又劝退了许多影视剧的导演。
惹得他的同伴同学、吕凉、等人,为他感到无比惋惜。
明明形象英俊潇洒,怎么偏偏摊上这么一件事呢?
想不通的还有周野芒,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坦然地接受了这个考验。
眼看“小生”路线走不通,他干脆直接转换赛道,去演反派,去搞幕后的配音工作。
“总得有人演坏人吧。”
转换赛道后,他的运气倒是不错,先后给《成长的烦恼》、《封神榜》、《杨家将》配了音。
凭借声音,小小地火了一把。
在配音《杨家将》时,他还得到了导演张绍林的赏识和邀约。
张绍林正是《水浒传》的导演,他无意间抓住了“林冲”的这个机会。
可那个时候,周野芒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当真,前脚还回答说“好”,后脚就跑去加拿大,半工半读地进修了导演专业。
在加拿大一待,就待了两年多的时间。
刚从国外回来,他便接到了《水浒传》的试戏邀约,邀他出演林冲一角。
对于这个角色,他并没有多少把握。
但命里有时终须有,他不仅被钦点为“林冲”,还凭借这个角色,红遍了大江南北。
此时,他的头发也开始慢慢生长。
只是,数量不多的头发,却又限制了他的戏路,大多数角色都是反派为主。
不过,《大染坊》里的林祥荣,《聊斋志异2》的魔尊,《隋唐英雄传》里的杨广等……
这些出色的配角,仍然让他在影视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而他在话剧、舞台剧领域,更是大放异彩。
20年的时间里,拥有了10余个代表作品,2次获得佐临话剧艺术奖,1次摘得戏剧梅花奖,以及其他的戏剧艺术奖。
然而,相比于事业的平顺,他的感情却是坎坷的。
02 坎坷的感情路
比周野芒大了一岁的奚美娟,又比他早5年进入了上海人艺。
作为同事,两人常常有接触,但关系也仅限于同事。
直到1985年,两人在合作话剧《中国梦》时,日久生情,才正式走到了一起。
很快,两人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没多久,奚美娟怀孕了。
但由于表演任务重,每天不是排练,就是演出,忙得不可开交。
加上头一次怀孕,她又没有任何的经验,仅仅过了一个月,肚子里的孩子流产了。
这让他们非常痛心,可两人此时的事业正值上升期,他们也只能先选择事业,后再考虑孩子。
后来,经过几年的打拼,两人的事业终于稳定了下来。
然而,奚美娟的肚子却久久没有反应。
等到再次怀孕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94年,奚美娟已经39岁了。
在那个年代,她是妥妥的高龄产妇。
原本,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两人应该是满怀喜悦,迎接它的降生。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周野芒和奚美娟却突然离婚了,在儿子刚刚降生一个月的时候。
周野芒离开了,儿子跟着奚美娟生活,也随她的姓。
此时,周野芒并不知道,这段未满10年的婚姻,会给自己埋下一个“雷”。
而这颗“雷”,将在20年后引爆。
1998年,随着周野芒凭借《水浒传》大火,昔日两人的婚姻问题,备受大众的关注。
但对于坊间的疑惑,两人并未给出明确的回答。
后来,周野芒认识了女演员王之夏。
王之夏比他小了7岁,是和刘雪华同一批的“琼女郎”,出演诸如《青青河边草》、《新月格格》等琼瑶剧,时至今日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之夏性格温婉,端庄知性,逐渐吸引了周野芒的目光。
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日久生情,完成了恋爱、结婚等人生大事。
从2011年开始,王之夏便慢慢淡出了演艺圈,做起了周野芒背后的女人。
而周野芒的工作重心,一直在话剧、舞台剧上。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才会去客串一两部戏。
以至于,凭借“林冲”成名后的20多年里,他的影视剧作品寥寥50余部。
2020年,相隔26年后,周野芒和前妻奚美娟首次在同一部剧里出现。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两人昔日的爱恨情仇,又被翻了出来。
只不过,在此之前,媒体在写到两人的原因,大多是猜测聚少离多,或者简单地道一句“种种原因”。
可在这之后,不少媒体突然向周野芒“开炮”了。
03 谣言的诞生
从2020年初开始,媒体关于周野芒和奚美娟离婚原因的表述,由“聚少离多,感情破裂”变为“奚美娟生下儿子,也留不住周野芒的心”。
慢慢地,这些表述又变成了“周野芒月子期抛妻弃子,火速再婚”,暗指他在月子期出轨了。
一开始,这些谣言还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
因此,周野芒在得知之后,并没有在意。
然而,这些谣言的声量,却在此后三年时间里达到了鼎峰,更是蔓延至全网全平台。
2022年,周野芒凭借电影《爱情神话》,第一次入围了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与此同时,奚美娟却凭借电影《妈妈!》,捧回了演艺生涯中的第二座金鸡“影后”。
2023年,周野芒又参演了热播电视剧《人生之路》和《情满九道弯》,以及电影《不休不止》。
在两人的热度和流量,以火箭般的速度攀升之时,那些谣言也像野草一样,开始在全网疯长。
周野芒再也忍无可忍了。
头发掉光的时候,他的怒气都没有这么大。
这才出现了开头,他发文怒斥“谣言是彻底的谎言”一幕。
要说两人离婚的事情,也已经过去将近30年了。
两个当事人都已经翻篇了,但媒体以及后来的自媒体却没有翻篇。
每当他们的热度攀升,这件往事又会被一次又一次地翻出来。
不过,这种事情发生在互联网,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为什么如此说呢?
那是因为近几年,流传在互联网的谣言数不胜数。
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荒诞闹剧。
04 荒诞的谣言
前段时间,一张聊天截图,突然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而聊天的内容,是在说贾玲未婚生子,孩子是范丞丞的。
乍一听,就知道这是纯粹的谣言。
但奈何,传谣言的人说得是有鼻子,有眼的。
似乎是为了佐证“生孩子”这个谣言的真实性,之后居然还出现了两人的结婚照。
这色彩,这脑袋的违和感,妥妥的P图呀!
然而,就是这条明眼人都知道是假的谣言,竟然在互联网传得沸沸扬扬的。
离谱到范丞丞忍无可忍,直接回复了四个字:把嘴闭上!
再往前一个月,还有一个更离谱的谣言。
说是海清“身患恶疾”,“无药可治”,即将“退出演艺圈”。
消息的来源,是2023年的一段采访。
采访中,她提到2022年的自己备受伤病的折磨。
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不仅没有办法入睡,站也不是,躺也不是,身上还一直挂着理疗仪,痛苦到几次差点放弃手头的工作。
明明只是说自己的一段经历,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说她是要“退圈了”。
离谱到海清的工作室,不得不发布“辟谣”说明。
或许有人会说,也没听过这个谣言呀。
但对于一个演员来说,等谣言扩散,无疑把自己潜在的机会,堵在大门外。
关键是,大门还不是自己关的。
谁敢赌?
谁敢任由谣言继续扩散?
当然,锅也不能全甩到互联网的身上。
毕竟,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也曾出现了各种荒诞的谣言。
当年,张含韵凭借甜美的长相,悦耳的声音,红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名气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她被学校退学。
紧随其后的,是被造谣逃学,早孕,被金主包养,甚至她的脑袋还被恶意P到了日本女优的身上。
就这样,眼见光明的前途被阴霾尽毁。
其心可诛!
一件件,一桩桩,从近期到20年前,都在证明流传千年的一句古话——
人言可畏。
一个个谣言,把人的劣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毁掉一个人,用空口白牙编的谎言;
毁掉一个女人,用凭空捏造的“黄谣”;
毁掉一个公司,用向壁虚构的P图;
甚至毁掉一个国家,也能用凭空臆造的,类似于“达利安造船厂”等一系列的谣言。
甭说“受害者有罪论”。
这一切几乎都是——
你过于优秀,我不得不拖你下水,让自己看起来还有那么一点用。
结语:
前几天,“中电科加班事件”的反转,也再一次揭露了人的劣根性。
中电科经过排查,表示单位内并没有“陈志龙”这么一个员工。
不管是正职的,还是外包的,或者是临时工。
偏偏有人不信声明,似乎也不信中电科会报案,就相信最先发截图的“陈志龙”。
在中电科关于研究成果的报告中,各种冷嘲热讽。
还有一些自媒体账号,依然在愤怒地进行着“几连问”。
正如新华网评,“听起来‘正义感’十足,实际上不过是制造噱头,把读者带偏。”
而这样的自媒体造谣乱象,也着实应该好好整治一番了。
人言可畏,不应该演变成互联网上的人人自危。
天网恢恢,更不应该放过来去自如的自媒体“造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