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延安的特务为何作为不大?
抗战时期,为了抗击倭寇,救国救民,数万知识青年纷纷不远万里,奔赴延安。
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趁机派遣了很多特务,冒充爱国青年,夹杂其中,妄图刺探情报刺杀领导。但整体来看,在抗日战争时期只能算是小有作为,在解放战争时期,几乎毫无存在感,原因何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绝大部分暴露
这些特务们都是经过戴笠亲自严格挑选和精心培训的人,而戴笠去世后周总理的评价是:戴笠之死,中国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戴笠能力不可谓不强,强将手下无弱兵,但缘何绝大部分暴露了呢?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甄别一批
进入延安的知识青年,都要经过层层审查,从中发现了一批。
2.暴露一批
延安地处陕北,土地贫瘠,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一天两天还能忍受,时间长了就无法伪装,动用自己的经费去外面偷偷打牙祭,严重超出了实际收入,进而暴露马脚。
通过审查的知识青年会被派到抗大学习,学习之后大部分青年都要派到敌占区从事游击斗争,每天都要面临生死考验。真正的爱国青年面对民族危难,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动机不良的特务贪生怕死,总是想方设法推脱,最终露出狐狸尾巴。
3.抓住一批
1937年4月,周总理乘坐卡车去西安谈判,路过劳山遇刺,车上只有十来个人,在与土匪的激战中六人受伤牺牲,最后只剩周总理、张云逸和副官陈友才、警卫排长4个人钻入茂密的山林,徒步返回。
这起事件令党中央极为震惊,指示边区保卫处必须限期破案,最后挖出敌人潜伏在延安的特务。
4.感化一批
混入陇东任教育科长的军统特工吴南山,看到边区社会面貌欣欣向荣,中共党员一心为民真心抗日,边区人民群众由衷支持中共,民众生活改善,从而饱受震撼。出身于贫苦农民的他,越来越觉得国民党的反共宣传纯粹都是骗人的,也越来越被中共的革命事业感化。
几经思想斗争,他决定向边区政府自首,主动供认他参加戴笠特训班的事实。边区保卫部在吴南山指认下抓获特务祁三益,此人的级别比吴南山更高,在他的供认下,边区保卫部接连抓获32名潜伏在延安的军统特工。
不抓则已,抓了之后,反倒出现一个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情况:很多特工招认,早就不愿意干了。正好借这个机会,直接反水,加入共产党。
这个事实让人不得不感慨:正义的事业是无敌的!即使有敌人,不是被转化,就是被打倒!
二、漏网之鱼不在重要岗位
经过4个“一批”,狡猾的漏网之鱼已经不多,少数幸存者并不在特别重要岗位上。
国民党潜伏最成功的的是“沈之岳”,此人精明能干,被誉为戴笠之后的第二代碟王,曾经做过毛主席的秘书,但秘书不能配枪,刺杀无从谈起。后来因他递上的一支烟,引起英明伟大的毛主席警觉,虽经审查,却没发现破绽,但已失去信任,后被调往新四军。正因为他的情报传递,才有了后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东窗事发,沈之岳没法立足,只能返回军统,再也无法接触到党内机密。
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党的领导机关日趋纯洁、成熟和稳定,国民党的特务基本暴露殆尽,剩下的小鱼小虾,不处于重要岗位,所以在解放战争期间,就没法给国民党提供重要的情报,作为寥寥。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