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是好事还是坏事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经营业绩,用得不好则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人才流失。

  

  从股权激励的初衷来看,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一般上市公司要进行股权激励,都会设定一些条件,比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多少,只有条件达成才能实施股权激励,不然就没法向股东交代。 对投资者来说,虽然不能从股权激励中直接获得好处,但还是可以从股权激励实施的前提中获益。 因为股权激励如果达到实施条件,那就意味着上市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完成了,业绩目标完成意味着公司发展稳定,也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是好事。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股权激励也有可能会弄巧成拙,甚至两头都不讨好,给公司及其股价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要实施股权激励,通常都要完成一定的业绩目标才行,这个业绩目标怎么设定就是一个难题。 为什么股权激励明明是好事,投资者还会不满意呢?

  

  总的来说,股权激励既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又有可能会给公司及其股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激励对象的需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股权激励方案,以达到激励员工、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