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游客观赏得开心,我们也就开心”

  长江日报3月30日讯东湖的梨花开了,雪白一片甚是清新,“东湖大门口的‘梨园’二字一直陪伴着我们,梨园梨花开感觉意义不一样。”东湖周边市民李玲说。

  30日上午尚,长江日报记者踏访东湖听涛景区,走进梨园大门不到2分钟,右侧兰杯咖啡后的草坪上,成片的梨花绽放,雪白的小花与一侧的咖啡厅相映成趣,颇有情调。在咖啡厅二楼露台,不少游客一边品尝咖啡甜点,一边欣赏美景。“梨花不同于樱花、桃花,它更低调,不显山露水,但每朵花都很精致,值得细品。”游客周先生坐在咖啡厅露台与友人看了很久的梨花,对记者这样说。

  游客点上饮品甜点,在兰杯咖啡二楼露台欣赏梨花。咖啡厅供图

  东湖听涛景区梨园大门口为何标注着“梨园”,这个称呼与梨树有关联吗?记者翻阅历史资料发现,在2004年出版的《东湖史话》中记载过去梨园盛况,“梨园整个面积约500亩。这里种植着各种树木。果树以梨为主,沿湖种植着池杉。”又记,“梨园西部有雪梨轩。雪梨轩坡下梨树环绕。每年开春,东湖岸上,残雪犹存,山石还苍,梨花就开了。东湖的湖水湖烟,都浮在梨花的一白之中。梨花之白,纤尘不染,是高洁的象征。”“每当夏末秋初,信步园内小道,可见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又别有一番景致。”东湖听涛景区原园林总工程师张达福回忆:“上世纪50年代,一到春天,梨园的梨花成片盛开,是武汉极美的赏梨花景点,上世纪60至70年代,这里加种了一批梨树经济林,用于经济生产。”但由于梨树先天容易受到病虫害侵扰,再加上与柏树种植间隔1公里以内极易相互产生反应,梨树易生“梨锈病”,改革开放后,梨园的梨树因病逐步淘汰,满园梨花开的美景也就此离开大众视野。

  东湖听涛景区梨花盛开。景区供图见证了梨园曾经风采的老一辈仍然十分怀念当年梨树满园的场景,东湖也希望能将这一历史风貌得以传承,他们一直在尝试重新将梨树引入园中。“1998年梨园广场建成开放时,我们就引进了一批棠梨,相对适应性强一些。”张达福介绍,2013年,听涛管理处在长天楼附近引进曾经在此生长的可食用梨树,仍因病虫害逐步淘汰。后来,他们经过长期比对研究,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在听涛景区引进了百余棵棠梨和丰水梨,希望逐步将梨园的梨花景观进行恢复。如今,在梨园大门附近及长天楼前后成片梨树上,青绿的枝头雪白梨花正在绽放,仿佛回到了书中所说“东湖的湖水湖烟,都浮在梨花的一白之中”的场景。

  东湖听涛景区园林高级技师叶惠芳介绍,东湖的一花一草都是他们的宝贝,照顾起梨树来更需多花费不少心思:“梨树在冬季是休眠期,我们需要为其‘理发’,修剪病枝,喷洒石硫合剂防病虫害,松土、埋腐熟的饼肥,供其生长营养。到了春季梨树发芽时,则开始为其打药预防病虫害,发现蛀干的害虫,我们就要人工捕杀。”雨前雨后、落叶时也需要格外注意,这都是抵抗力比较低的时间段,最终的目标就是将病虫害预防在未发时。“梅雨季节,梨树容易烂根,我们也会给它们挖排水沟,时刻观察。”

  “照顾好它们是我们的职责,春天看花,秋天看果,看到游客观赏得开心,我们也就开心了。” 叶惠芳说。(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 通讯员董宇杉)

  【编辑:戴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