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驻村工作队靠前化解矛盾纠纷
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
他们结合法律专长
及下沉基层一线的优势
主动靠前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努力架起人民法院
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在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中
积极发挥诉源治理“桥头堡”作用
赢得当地群众的普遍认可
2021年8月,营口中院选派3名青年干警组成驻村工作队,到盖州市小石棚乡周屯村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
在该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工作队在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参与基层矛盾化解。驻村以来共调解村民矛盾纠纷2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70余次、帮助审查合同10余份……
“我打心里感谢他们!”
“营口中院的驻村干部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17年的矛盾和心结终于解开了,我打心里感谢他们!”这是村民老姜在中院的二审官司调解后的由衷表达。
老姜和老周是同村村民,老姜认为老周家的坟地占了自家的土地,遂将老周告上法庭,结果败诉。老姜提起上诉。这场占地纠纷已持续了17年,双方冲突较大,多方多次调解未果。营口中院受理后,3名驻村干部与“娘家人”积极沟通,下定决心再努努力,力争把矛盾化解掉。
中院承办法官和助理来到村里,在工作队的配合下,完成了查阅土地四至、实地查看现场、走访周边村民及询问当年老村干部等调查工作,随后将双方当事人约到村委会,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现场调解。经过法官的释法明理、工作队和村干部的耐心劝导,双方渐渐从针锋相对到打开心结,老周当场给付老姜3000元补偿并承诺恢复土地原状,老姜立即提交了撤诉申请,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治好了咱的一块心病!”
近日,村民崔某和刘某在签完调解协议后高兴地表示,“真心感谢万福人民法庭、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治好了咱的一块心病!”
原来,崔某和刘某签下租地合同,后因续租问题出现分歧,崔某将刘某诉至法庭。早在庭审前,营口中院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就几次对双方进行说和,积极参与调解,但均未达成一致。
庭审结束后,驻村工作队干警通过分析研判,认为此案判决后如出现上诉的情况,将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于是,工作队与村干部共同深入走访,进一步了解情况,并及时与法庭沟通对接,会同何文辉庭长两次到现场查看土地情况,更全面详细地了解矛盾产生的缘由。
3月中旬,驻村干部再次把双方当事人约到村委会,与村干部共同进行调解劝说。崔某因年事已高住在营口的女儿家中,来往村里交通不便,驻村干部驱车3个小时专程接送,令崔某很感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崔某和刘某逐渐放下芥蒂,被告当场支付1500元赔偿金,实现案结事了。
据了解,营口中院党组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党组书记、院长郝熠多次深入周屯村调研指导,带领法官“送法下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与乡村干部面对面座谈交流,实地解决村民困难。
院党组的引领示范作用极大鼓舞了驻村工作队的积极性。“只有村民们充分了解法律、懂得法律,才能自觉守法、遇事找法。”他们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送法下乡”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现场讲座、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和企业等形式,围绕宪法、乡村振兴促进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方面进行普法宣传,共发放普法资料500余份,直接普法对象1000多人,为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日前,周屯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党支部”,周屯村被营口市司法局、民政局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原标题:《能动司法,驻村工作队靠前化解矛盾纠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