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军事长城的落幕
公元前229年,李牧再次来到西面抗秦前线,这次他抱着为国捐躯 的必死决心。赵国连年遭遇饥荒和战争,国家已经虚弱不堪,秦国这时 趁火打劫,派遣大将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再次入侵赵国。

李牧遏制不住秦军的脚步,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赵国可能就要彻底亡 国。所以,即使面对同样战功赫赫的秦国名将,李牧也只能胜利,不能 失败。 李牧、王翦同为战国名将,同样名震七国,在这场宿命的战争中, 究竟谁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人知道。他们率军对峙了近一年,都 很克制地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会战。李牧知道,手中的士兵已经是赵国最 后的根底,不能轻易损失。王翦也知道,秦王的目标是消灭六国、统一 天下,秦军士兵同样不能轻易消耗。秦赵两国拥有同样的优秀将领,拥 有同样善战的骁勇士兵,可惜秦王和赵王不是一样的英明决断。秦赵战 争的僵局,被后方的变动打破了。

前方秦赵交战,事关国家存亡,赵王异常地关心各种军事信息。有 一天,赵王的近臣郭开悄悄对他说,李牧八成想要造反叛变,投靠秦 国。不然,凭借李牧大败匈奴的军事才能,为什么战争打了这么久还没 有结果。糊涂的赵王听信了这个收受秦国重金贿赂的奸臣的谣言,立即 下令召回李牧。 诏书到了军营,李牧哑口无言。他戎马一生、兢兢业业地为赵国立 下了汗马功劳。没有他李牧,赵国早就被匈奴折磨得奄奄一息。没有他 李牧,秦国几年前就可以攻占赵国。没有他李牧,弱小的燕国甚至也可 以羞辱赵国。他如果想要造反又如何会挑一个外有强敌,内有天灾的时 机,又为何偏要等到今日。

十几年前抵抗匈奴之时,赵王临阵换将,够苦头的李牧就大可以离开赵国。几年前,大败秦军之时,赵王兴奋地 大叫“李牧真是我的白起”,难道都已经被人忘记?赵王为什么会做出如 此荒谬的决定?李牧想不明白,也不想明白。他只回答了赵王一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牧知道违抗赵王命令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不能不这样做。

李牧知 道,赵国的将领中,只有自己可以匹敌王翦这位秦国大将。如果李牧离 开战场,赵军也就战败了,赵国也就覆灭了。但是,无能的赵王看不到 李牧看到的东西。他只为李牧违抗自己的命令而震怒,只为李牧拒绝交 出兵权而担心。于是,悄悄地派出了心腹杀手,暗中杀害了李牧。李牧 死后三个月,赵国灭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