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金塘葵山,一块有待发掘的处女地
文图/沈一鸣、程二春、李如英、霍世祥
久闻崇阳县金塘镇葵山是一块神奇古老的土地, 3月中旬的初春时节,我们如约如至前往采风。当我们一脚踏入该地时,立即被这里一片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色所陶醉。
“我们这里不仅是中华桂花的源头之乡,而且还盛产杨梅、野樱花和弥猴桃,同时还是一块红色抗战史之地、古民居之地……”这是我们进入葵山村后,热情接待我们的该村“两委”干部沈三明的一番主动先导介绍。顺着这“一红一绿一古”的主线,我们便深入实地去进行一番探寻和考证。
据了解,葵山位于该县幕阜山脉的金塘镇与港口乡交界处,东连柏岭、界牌村,南接金塘村,西与畈上村(柃蜜小镇)毗邻。全村9个组438户,1900多人口,可耕地面积1537亩,其中水田1134亩,山林面积33465亩,版图面积28.03平方公里。葵山,古时候叫“围山”,因那时葵山周边山围着山,群山环抱着中间一个小平畈,故名“围山”。后来又因“围山”的家家户户都喜欢栽种向日葵,每到季节沿路盛开,蔚为壮观,便又逐渐将“围山”蜕变成了“葵山”,并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葵山交通便利,白(霓)界(上)公路和金(塘)畈(上)公路从这里交汇穿村而过,各村组新修的沥青路、水泥路把葵山村绕缭得随意又自然。漫步葵山,二条小溪环绕村庄,一群群鹅鸭在溪水里嬉戏,雨雾的葵山,既有些苍茫,也有些寂静,但宽阔的马路,小桥流水,马头墙,莲花墩,却是那么有神韵。这里山上山下的梨花、李花,野樱花、映山红、杜鹃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山花都在争相开放,在濛濛雨雾下,它们更显晶莹剔透、鲜艳夺目,好一个田园山水的梦里之乡。
我们在该村干部沈三明等人引领下,首先来到该村仰山殿片五组的岭下──即河山大岭之战的红色抗战史之地(该地与现在铜钟乡大岭村樱花基地相邻相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当年见证这场抗战史的沈金广老人,他今年已93岁,虽双目失明,但听力还不错。据他介绍,1939年的这场战斗,是国民党老十五师和共产党西山游击支队为掩护国军大部队撤退到江西,共同抗击日寇追击而打下的一场顽强阻击战。
那么,这场阻击战为何在现在看似荒凉而路不通的河山大岭上打响?据介绍,因当年这一带在还没有公路的情况下,这个五组岭下与河山大岭是那时崇阳通达金塘镇和江西的一条唯一必经的古驿道。
据沈金广老人回忆,那年3月15日,日寇为了追击围歼国军十五师,他们用二个团的兵力从崇阳县城一直追打到东堡大岭山下(即现在的铜钟乡大岭村),国军十五师为了掩护大部队顺利撤退到江西,当时也派出二个团的兵力利用河山大岭山高路险的优势,并在西山游击队刘定一带领的九支队协助配合下,与追赶的日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阻击麈战。在这场战役中,他们先后打退了拥有精良武器的日寇无数次的进攻和冲锋。那天,葵山周边附近的老百姓只听到枪声、炮声一直噼里啪啦、轰轰隆隆,大约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五点左右,直至后来国军十五师大部队全部安全撤退,这场阻击战才告结束。
据说,河山大岭这场阻击战敌我双方都打得很惨烈,战后有村民掩埋尸体时,见到国军和游击队都死了很多人,一座长达3.5公里左右的河山大岭几乎都被鲜血染红了。原东堡河山源那边追击的鬼子也被打死不少,有老百姓还亲眼目睹鬼子的一堆堆尸体都被他们自己用柴火焚烧了。鬼子从原东堡西岔口撤退时,还报复性杀害了不少村民,烧毁了原东堡附近老百姓的很多房屋……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被尘封多年的红色抗战史,但愿这些为抗日捐躯的爱国志士精神,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被世人铭记,并成为后人所纪念和敬仰的一代英烈。
见证了红色,我们再去探寻绿色。村干部沈三明带着我们来到了该村的泉洪片,车子沿着一条新修的沙土公路爬上了曾颇有名气的泉洪茶场。七十年代这里叫红星茶场,据说当年该场场长汤瑞林在这里开垦种植茶园有功,曾被评为省劳模,并受到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的接见。因汤瑞林早就作古,现在这里已人去楼空,没有了房屋,也没有了茶园,只存有一些依稀可辩的遗迹。
据沈三明介绍,这个古茶场就位于白崖山下,与柃蜜小镇的白崖山是同一山脉,且就在铜钟大岭樱花基地的山背面,它原有山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综合利用的山地面积可扩展到5000亩。2018年,该村在外做生意的有识之士程艳辉、姜林回乡承包这片山场搞种植业,已栽种了杨梅、桂花、樱桃等树苗上千亩,并计划扩展到5000亩,但中途因资金问题扩展计划暂被搁浅。现在如果有人愿到这里继续投资开发的话,相信再过几年,这里将是不亚于大岭樱花基地的另一个遍地山花烂漫飘香的世外桃源。
我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欣赏着已栽种成活的杨梅、桂花、樱桃树苗及原已幸存下来的桃树、李树之花,并拍下一张张苍翠欲滴醉人的图片。我们仰望那雾霭氤氲的白崖山,再平视这气势恢宏的旷野大山场,置身其中恍如仙境,一种心情豁然开朗释放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下一站本想去看葵山的野桂花和杨梅树的,只可惜这野桂花、杨梅现在还不是开花结果之季,加之天公不作美和山路崎岖,需要爬山越岭等缘故,我们便只好等待下次成熟的季节再来了。虽没亲眼所见,但据介绍,葵山三角塘一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是个生长野桂花树和杨梅树的天然场所,同时还是众多飞禽走兽的栖息之地(可自然围猎狩猎)。这里不仅是中华野桂花主产地,而且也是杨梅的主产之乡,这里的山挨着山,绵延起伏四五公里,大大小小山头、山坳、山嘴上都长满了大小高矮不一的野桂花树和杨梅树,每到季节芳香四溢、苍翠欲滴。据说,这野桂花和杨梅除了可酿酒做食品外,其树蔸还可卖上万元一个。因此,这些野桂花、杨梅成为大自然点缀葵山永不消逝的风景线和乡愁。
葵山也有不少古遗迹、遗址。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该村建楼下已经被咸宁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11月8日挂牌保护的姜氏老屋古民居。该老屋一进三重,进门有一对圆鼓,石鼓上雕刻着麒麟、凤凰,有12根木柱。木柱下面是漂亮的石墩,形状各异,有莲花形、南瓜形、铃铛形;第二重有整墙是木板的神龛,神龛上贴着“天地国亲师位”。据村民姜功跃介绍和姜家族谱记载,这个姜氏建楼老屋是嘉庆年间(1811年),原住泉洪姜家的姜喜村乡试考上功名被朝廷封为六品顶戴官员后,因他不肯为官,甘原在家办医馆,为百姓看病。皇上便只好再御赐泉洪姜家六个插旗杆的精致石圆墩,意即姜喜村今后在家有石圆墩为证可见官大一级。故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文官见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之说。由于民间一直传说姜喜村有官不做,这是泉洪姜家“风水”有问题,后来姜喜村的子孙为避这个嫌,便只好另寻他地重立“建楼”,便从泉洪姜家分枝到现在的财红山河边盖起了这一进三重的“建楼”房屋,故名“建楼下”,一直被沿袭至今。
据该村村民卢平景介绍,这幢古民居经过年深月久风雨的洗涤,现在已经斑斑驳驳,千疮百孔。 自挂牌保护前后,他和几户村民已自费维修过多次,可从没见有关部门予以关注或拨款维护。他说,这是他和另外几户常维修的村民至今都深感遗憾的一件事。
在很多人眼里,葵山也许不是一个有名的地方,但这里有着不同的红色故事;有着与众不同且数不尽的天然野桂花和杨梅;还有那流淌不尽的悠悠古意和传说…… 如果有人去开发不断发掘,那日后的葵山一定会脱颖而出,不仅可成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甚至会更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又一个最新最亮的美丽乡村。
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天,我们衷心祝愿葵山的明天更美好!
本期采编:弋 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