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交织,人文主义的吟唱,共同奏响了天下大同之美

  理查德.罗杰斯:这不只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社会的书,一本关于公民的书。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理查德.罗杰斯这个名字,但你一定听说过享誉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它是法国人民心中的瑰宝。它经过时间漫长的洗礼,从开始的不被接纳到逐渐成为标志性建筑,逐步彰显了它颠覆性的的艺术魅力。而理查德.罗杰斯就是它的主要设计人,他曾在1991年受伊丽莎白女王封爵,还获得过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这本《建筑的梦想 公民、城市与未来》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探讨了他对建筑理念和社会、环境的一些看法,字里行间深切地表达了他对建筑事业的热忱。这并不是一本单纯关于建筑的书,书中阐述了如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社会,而建筑,就是实现这些美好蓝图的不可或缺因素。

  01.贯穿古今:城市与建筑的意义

  自古以来,建筑不光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更是传递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而建筑师既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他们可以在二维的平面解决三维的问题,利用结构和材料创造人类活动的空间,捕捉光与影的规律,时间与空间的韵律,完美与永恒就此诞生。

  从原始的茅草小屋到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从大英博物馆到中国的万里长城,从街边的长椅到我们居住的社区,建筑无时不刻都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生活。

  好的建筑带来文明,坏的建筑带来愚昧。

  建筑师通过各种公用、民用建筑定义了我们的文明,创造了我们的城市。

  古时,城市是我们聚集起来的地方,使我们从社会动物进化到政治动物,从茹毛饮血的群体进化到有城邦的文明一隅。居住的地方是我们的避难所,在这个充满敌对的世界中可以保障我们的安全。

  现代,城市则成为了更复杂,更有创新性的事物。它使人们在一起交流思想,创造价值,发展文明,它的存在改变了人类历史,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强大基础。

  城市化的速度在全球依然加剧,贫富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为了对应不平等和人口变化这两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煞费苦心设计出简洁而公正的城市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建筑师分析环境与条件,考虑物质与文化的影响,找出问题关键并测试解决方案,拟定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人性化城市,让我们在这个面积日渐紧缩的星球上舒适的生活。

  02.蓬皮杜艺术中心:一个阅读障碍症孩子的伟大梦想

  理查德.罗杰斯在书中说:我们的方案是要建一个所有人的家园,无论是老人,孩童,无论是贫是富,无论国籍与信仰,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接纳。它既要有时代广场的市井活力,又要有大英博物馆的高雅文化。

  理查德.罗杰斯在这本书中用直白的叙事探讨了自己宏大的建筑理念。在他的一生中,自己的想法,信念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被同事,家庭和朋友所影响的。他设计语言的发展和建筑经验的积累都离不开这些人,他们帮助他塑造了对人性与公正,民主与正义的理念,培养了他对美感建筑和可持续人性化城市的信念。我在他的建筑作品中也捕捉到了温暖而闪耀的人文主义光芒。

  书中不光有设计作品,作者的合作与争论,还穿插着学术研究,精美的设计图纸和建筑照片,是一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阅读的神奇之书。

  我从书中看到一个阅读障碍症的孩子是如何从庸俗中崛起,实现自己伟大的建筑梦想。正如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样,从开始的不被接纳,直到历经时间的洗礼,以实用性和韵律美体现了它真正的价值,也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卓尔不凡的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

  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建筑具有让所有人活动的巨大空间,其开放的内部构造,实现了多重多样的使用功能。它经济节约的轻量级结构,展现了建筑师的超凡技艺,为充满浪漫艺术气息的法国建筑增加了丰富性与多样性。最终,蓬皮杜艺术中心确立了其现代文化符号的地位,理查德.罗杰斯也实现了他创造一个属于所有人公共空间的梦想与承诺。

  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表达方式,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理查德.罗杰斯让阳光和空气进入一个尘土飞扬的黑暗世界,无论你贫穷或富有,拥有怎样的肤色与信仰,都会在他的建筑中得到接纳,被浓浓的人文主义风格相拥相伴。

  03.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中的哲学与人文主义理念

  理查德.罗杰斯:我一直认为享有公共空间是一种人权,就像享受体面的医疗,食品,教育和住房的权利一样。

  建筑的艺术与时俱进,正如流行音乐、设计理念、现代艺术一样,是现代化发展的延伸,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变化,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而建筑的艺术在美观的同时也必须保障功能性、技术性,理想中的建筑就像永不会冻结的古典音乐,奔放中暗含韵律,规则中彰显美妙。

  1.建筑中的人文主义理念

  理查德.罗杰斯在书中提到建筑不应该限制其方式,而是允许人们修改与调整,与空间互动,有自己的个性之美。在建筑里面与外面自由的生活,为建筑带来真正的生机与完整的表达。

  建筑不应该是古典的宫殿或庙宇,而是友好的机器人或朋友,可以随着居住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允许人们即兴创作。

  建筑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开放可调式的,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节约短期成本减少预算,去限定建筑的功能与形态,这种行为在现代的建筑界中依然普遍存在。

  建筑修建的既是一种环境,又是社会和文化。在许多的城市,建筑师们不再重视环境,审美和社会影响,几乎沦为做装饰和塑型的人,整日被各种项目管理和工程经济学不断挤压。日复一日的城市开发则成了赚钱的武器。建筑师应该在成本的限制下建造更好的建筑,而不是试图掩盖廉价的理念。

  建筑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我们如何在城市中共享空间,如何理解社会,我们的建筑需要对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做出何种反应?

  理查德罗杰斯认为我们修建的既是一种环境,又应该是社会和文化,建筑不光应该营造出空间感,还应该反映地形,生态,历史和社会。享有公共空间是一种人权,就像我们每个人从窗外都能看到阳光、树木、风霜雨雪与四季之景,享受季节的变化,一个不能提供这些权利的城市根本就不算文明。

  2.理查德.罗杰斯建筑中的大同世界

  近代思想家康有为曾在《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与儒家追求的天下大同有异曲同工之处,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社会理念的美好憧憬,人人相亲相爱,不再有战争,不再有饥饿,我们共享着共同的天空,共同的大地,共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乌托邦与理想国都存在着这种思想,这种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正是道家所说的“仁”。

  现代建筑的理念就是让光和空气涌进黑暗潮湿的空间,为雄壮而威严的建筑添加温暖的人文关怀。

  理查德.罗杰斯在书中提到,每座建筑都有两个客户:使用者和路人。所有建筑都通过入口有公共领域相连,这就是公共和私人的过渡空间。书中列举了法院与议会,它们不应当只是立法或司法的机器,他们的设计理念应该表达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一个民主的社会应当拥有民主的建筑,它们定义并组成公共领域的一部分,应该是所有公民都可以学习、自由使用与散步的地方。

  真正美好的建筑应该是人道的,有更好的实用价值,是公民生活与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你何种肤色来自什么地方,无论你的国籍与信仰,贫穷还是富有,都能在他的建筑理念中找到包容与接纳。正如他在书中说的:在中东地区有近五百万流离失所的叙利亚人——毫无疑问,通过精心的规划,拥有12亿人口的欧洲和美国就可以容纳下这些绝望的人民。

  他让冰冷的建筑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关怀,用建筑语言诉说着自己的美好梦想,构建着理想中的乌托邦,一个完美的大同世界。

  3.人文主义的吟唱奏响了天下大同之美

  纽约港自由女神脚下的铭文:把那疲惫,穷困、挤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芸芸众生交给我吧!

  当今世界的环境危机,贫穷与战争,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难民,他们纷纷涌入各个国家,只为过上更好的生活。民族主义者开始反感,甚至是恐惧。理查德.罗杰斯认为这些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回顾历史,我们都曾经是移民。我们应当给予他们世界公民式的人道主义同情,而不是抵抗与恐惧。

  公平的社会应当给人们打开更多与更好的道路,而不是把所有的人拒之门外。创建一个公平的社会意味着更多的人采取行动,而不是将我们自己划分为不同民族或者个体去延续这种歧视。我们应当架起桥梁,而不是竖起墙壁。

  这些也许和建筑没有任何关系,但这本书其实并不是一本单纯讲建筑的书。它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梦想成真,如何创造更好的社会与生活环境,如何让无家可归的人住的安逸而舒服,这是一本散发着美好的人文主义气息之书,不经意间的浅唱低吟,奏响了天下大同之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