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52岁孟非,不再被世界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日子,网上最大的盛会无异于“淄博烧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开启“打卡”模式,淄博人民和领导们让大家感受到了久违的暖心,每一天都在上演着令人感动的故事。

  

  其实大家都明白,人们吃的不仅仅是烧烤,而是老百姓心中都渴望的那种自由,物美价平的东西,买卖平和的消费体验,童叟无欺的市场环境,以及谦卑和气的“小政府”。

  淄博的友好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没有那些排外眼神,没有那些宰客恶习,在这段日子里,在淄博,人人平等,百业兴顺,百姓和睦,这正是大家所愿的“政通人和”。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总有一些人在挑刺,阴阳怪气,其中就包括著名主持人孟非。

  4月29号,孟非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内容未提淄博二字,但是在这种时间段提到烧烤这个话题,谁都知道离不开“淄博烧烤”这个话题流量,何况孟非还有一定知名度。

  随即,网友展开了一场热议。

  有些网友站到了孟非这一方,觉得人家也没提淄博,只是说出个人喜好,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也有一些网友觉得既然是公众人物,就要对自己所说出的话“负责任”。

  另外,还有人认为孟非说的话阴阳怪气,就是因为在这个节骨眼上,既不敢大大方方的表示不服,又怕被喷因此带上后面四个城市。

  

  拐弯抹角的说话,最让人反感,开头一句“烧烤这件事,要论起源是徐州”,就像某网友说的,这句话看似捧,实则贬,让人们有想怼徐州的冲动。

  果然,有不少人便对“烧烤起源”这件事吵了起来。

  

  随即也开始有人cue到孟非开的面馆上,吐槽一碗小面40元。

  

  随着事情的发酵,越来越多的网友喷他,而且目前大家已经找不到孟非发的这条动态。

  

  这一次,52岁的孟非仅因一条言论就引起了这么多的反感,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2014年,孟非以自己的名字开了一家面馆,称“孟非的小面”,在南京正式开张当天,有许多名人都前去捧场。

  这其中包括郭德纲,体育名嘴黄健翔,电台主持大聪和老搭档黄菡等。

  

  凭借以往攒的人气,加上圈内一波明星效应,还有孟非宣传的原汁原味的食材,都成了店铺最大的卖点。

  随着吃的人越来越多,负面的声音也逐渐增多,原因就是一碗量不大的面食,价格就三十多块,性价比低。

  

  其次,就是食物味道,有不少人都说这样的价格如果做的好吃,大家会愿意买单,可问题就是做的难吃,价格偏高,量还吃不饱,这就导致了兴致冲冲前来的顾客,多数变成了“一锤子买卖”。

  

  一时起的名声,维护不住顾客,热度和口碑下滑的同时,面馆也开始接连倒闭。

  

  随着黄磊“黄小厨”名声鹊起,2017年,孟非与黄磊又合开了一家火锅店,名为“黄粱一孟”。

  这个名字寓意就不好,对此,黄磊笑称“万一做的不好,还有台阶可以下”。

  没想到,一语成谶,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该店就正式宣布倒闭。

  这两个人在镜头前表现出来的都是高情商高智商,然而落到个如此尴尬的结果,就是因为他们的“吃相”太难看。

  一个鸳鸯锅价格为128元,定制一斤毛肚380元,15片牛肉价格为398元,较于平常的火锅店而言,“黄粱一孟”确实价格高出不少。

  

  网上铺天盖地的评论中,不难发现,味道很一般,并不值得花这样的价钱去吃第二次,因而纵有“明星效应”加身,也难免倒闭下场。

  接连两次“割韭菜”行为,孟非的名声大不如前,而他“孟爷爷”的外号,也令人摇头叹息。

  众所周知,孟非是因为主持《非诚勿扰》而被全国观众熟知。

  这档情感栏目,一经播出广受欢迎,收视率在全国同时段综艺节目中位列榜首。

  光头孟非和光头乐嘉也成为了该节目的亮点。

  

  乐嘉语言犀利,难免会得罪一些嘉宾,或是让一些看众心里不舒服,而孟非的作用就是平衡冲突,他总会用一些理性的话语做总结,因而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尊重和喜爱。

  在一期节目中,一位上场的男嘉宾突然开口叫“孟非叔叔”,而孟非则开玩笑地口吻回复,大家在后台都叫他“孟爷爷”。

  巧合的是,当时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喊了一句“孟爷爷”,自那以后,许多女嘉宾开始称其为“孟爷爷”,逐渐地,这个外号就打开了。

  

  其实以他的年纪来说,根本就没到当爷爷的年纪,无非就是因为孟非的主持风格非常接地气,而且表现的温和有礼,给人很亲近的样子。

  总之,孟非火了。

  2011年,孟非前往哈佛大学商学院学习,归来后,他不仅受邀主持江苏省海门中学百年校庆盛典,还接到了各个卫视抛来的橄榄枝。

  后来,他利用自身价值开面馆,虽经营不善,却也尝到了甜头,身处娱乐圈,有哪几个不想挣快钱的呢?

  

  2017年,孟非参演《相声大电影之我要幸福》,后来他参加了综艺《同一堂课》《欢乐中国人2》《我们恋爱吧》。

  从《非诚勿扰》开始,可以发现孟非基本被“定位”了,后来他主持的一系列节目大都逃不过“情感恋爱”内容。

  直到2022年,一档旅行散步式真人秀节目《出发吧!老孟》,才让大家了解到原来孟非是参与拍摄国家级纪录片出身。

  

  孟非出生于重庆,12岁那年跟随着家人迁居到了南京。

  然而19岁的孟非,却意外高考落榜了。

  搬运工,送水工,保安等,孟非全做过,直到他进入江苏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做印刷工。

  在印刷厂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日子过得平静,当时孟非处于恋爱阶段,他和女友还是中学同学,日子也算是有了好奔头。

  

  然而,一次工伤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次意外,孟非的手被夹进了机器滚筒里,被工人拽出来后,虽然没出血,却是死白死白的。

  但是当他走出五六步后,手上的血就像开了阀门一样,瞬间喷了出去。

  这一次,孟非又失业了,他不得不来到了父母工作的单位,南京电视台,当起了一名临时工,从此走上了电视之路。

  从最低级的跑腿工,接电话,扛背包机,三脚架,到慢慢找机会上节目,孟非的才能渐渐崭露头角。

  

  1994年,孟非参加国家文化部《西域风情》大型纪录片,担任摄像。

  1995年,孟非参加国家体委《奔向亚特兰大》纪录片摄制组,担任撰稿,编导和总摄像,最终拿下了全国体育电视二等奖。

  直到1999年,孟非开始担任主持人和制片人,他最先主持的是新闻直播节目《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很高,获得了一众好评。

  事业上顺风顺水,在感情上,孟非的家庭和睦也令人羡慕,他和妻子青梅竹马,二人婚后生下了漂亮乖巧的女儿。

  

  可以说,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孟非,原本可以名利双收,谁知他也终究抵不住“诱惑”,开店“割韭菜”。

  然而,再大的名气再好的口碑,不把消费者当一回事,一心捞钱,也怪不了大家不买账。

  正如此次谈论烧烤一事,字字不提淄博,却让人感觉句句不离淄博,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作为一个主持人,表达出来的言行模棱两可,能让这么多人产生歧义,那确实是有一定的问题。

  

  最后,淄博火的真正原因,不单单在于烧烤,而是大家都心之向往的烟火气。

  就像淄博的一个暖心姐姐,她为游客免费提供住宿,当游客走后她去收拾房间时,发现了山西游客留下的整箱土特产。

  

  这种双向奔赴的“感动”,是人们都愿意看到的。

  这种“烧烤打卡”热度虽然有极大可能是一时的,但是这让无数人看到了希望,只要能影响到其他城市一点点,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这个网友评论的这句话,小编看了禁不住地热泪盈眶,往大了说,是因为咱们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往小了说,是因为咱们都是有温度有感情的人。

  最后,奉上那句歌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