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元凶终于找到了,吃饭两不要、晚上三坚持,血糖才会更好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普遍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全身乏力、视力下降。最新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肥胖者患病几率高于普通人。

  患上糖尿病的人会出现身体水肿、贫血、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糖尿病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身体会日渐消瘦,直至死亡。因此,要积极提高糖尿病的防范意识,减少糖尿病形成的机会。临床经验表明血糖升高是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呢?

  

  一、血糖是什么?

  血糖是血清中的糖,血糖绝大数都是葡萄糖。葡萄糖和人体各器官的关系就像汽车和汽油,汽车没有汽油就不能正常行驶。因此血糖是人体各大器官和组织不可缺少的能量。

  但是,血糖不是越高越好,血糖偏高对人体有潜在的威胁,它会引起整个身体不适,引发高血压、下肢血管病变、心肌梗塞等疾病。因此人体血糖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保证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那么引起血糖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二、血糖偏高主要原因

  1.吃不健康的食物

  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吃烧烤、麻辣烫、可乐汉堡薯条、炸串等垃圾食品,平时要不想做饭就点外卖吃。糖果、饼干、巧克力、雪糕、蛋糕、冰淇淋等甜食更是从不离口,殊不知过度吃太多这些食品会导致血糖的升高,同时体内病变也会加重病情出现的几率。

  2.挑食、偏食

  很多人都有挑食的毛病,很多人都不喜欢吃蔬菜爱吃肉,有的人是不喜欢吃某个蔬菜,有的人是不管什么蔬菜都不吃。对于偏食、挑食的毛病我们要改正,尽量去尝试多吃蔬菜,改掉挑食的毛病,这样身体才能健康,才能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3.不健康的生活

  现在的夜生活非常的丰富,白天的时候萎靡不振,一到晚上就精神抖擞,每天熬夜通宵到晚上12点以后。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是人体血糖偏高的一大因素之一。因此要想预防高血压,还需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我们已经了解并熟知了血糖偏高的原因。那么,除了血糖偏高会引起糖尿病,还有哪些因素会引起糖尿病呢?

  

  三、引起糖尿病的其他原因

  1、先天性遗传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若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其子女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将高出普通人。

  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它们分别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糖尿病。患上2型糖尿病的父母,其子女患病的几率会更高。

  

  2.妊娠

  怀孕的时候身体是非常虚弱的,也是患病几率最高的时候。有数据表明,怀孕患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高于普通人,其中30岁以上孕妇患病几率最高。因此怀孕时要定时产检、多吃蔬菜,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3.肥胖

  肥胖者患病几率高于普通人。10个胖子中就有7个患有糖尿病,因此肥胖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是非常高的。体重超标的人要合理控制饮食,改掉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甜食、油辣等引起肥胖的食物。每天坚持运动,健康减肥。了解了糖尿病的病因,更要熟知糖尿病的危害。

  

  四、糖尿病的危害

  1.引起身体不适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磨人的慢性疾病,发病时会引起全身或某个部位的水肿,水肿的时候还伴有疼痛感,夜间发展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2.影响心情、引发自卑

  糖尿病患者多尿、多饮、多吃。日常交友时吃得最多,还经常往厕所跑,很多时候不要人家说,自己就感觉非常自卑。其实,糖尿病也不是治不了的病,及时治疗很有必要。因此,糖尿病患者保持心情愉悦更有利于康复。

  

  2.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交友

  糖尿病会引起头晕、视力下降、行动不便。糖尿病发作时疼痛难忍,那还有心情去工作。

  3.危害身体健康

  糖尿病是血糖偏高引起的。人体血糖失去平衡,人体器官和组织无法正常运转,身体就会日渐消瘦,长期得不到治疗将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此外,血糖偏高还会增加30%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五、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1.糖尿病

  十个糖尿病患者中有九个是暴饮暴食的结果。过度吃油炸、烧烤、汉堡包、巧克力等食物,会导致人体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引起糖尿病。

  2.冠心病

  血糖失衡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人体血糖失衡致使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冠心病。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闷灼烧、疼痛虚脱、呼吸急促、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猝死。过度肥胖和45岁以上的人是冠心病好发人群。

  

  3.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它的并发症非常多,比如肾脏、心脏、血管疾病。患上高血压需要及时控制,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人体血糖平衡是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需要有效控制。

  4.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脑卒中、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视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大家要加强预防意识,发病时要及时就医。血糖失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脑血管疾病。

  六、如何控制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吃饭两不要

  (1)不要吃盐分含量高、油脂偏高的食用。比如:烧烤、火锅、麻辣烫等垃圾食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芹菜、黑木耳、绿叶蔬菜等。少吃外卖,平时在家自己做饭时也有少盐少油。

  

  (2)吃饭不要暴饮暴食、杜绝油脂类食物

  暴饮暴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心脑血管疾病是暴饮暴食不好的结果。现代经济水平普遍偏高,人们的口袋里钱也是非常多的,对于吃的那是相当的舍得。

  经常会约上三五好友下馆子吃大餐,各种山珍海味,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只要能吃得都想尝尝。超负荷的食物摄入,人体无法正常吸收,日积月累就会越吃越肥,越肥越吃,过度肥胖就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杜绝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少吃刺激油腻的食物。

  

  2.不要过度抽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谁都知道,但是却没有谁会放在心上。喜欢抽烟的人大部分是男士,当然当下女性抽烟的也非常常见。很多人都知道常年吸烟的人肺部严重受损,严重的还会患上胃癌,发现时已经药石无医。

  但是,你知道吗?常年吸烟的人也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据2013年数据显示,每年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为45%,过度肥胖的人患病几率为10%,暴饮暴食的人患病几率为15%,抽烟的人患病几率为15%,其他患病几率为5%。因此抽烟的人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下定决心戒烟。

  

  3.不要过量喝酒

  酒后是否真的会吐真言我不知道,但是过度饮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这是真的。45岁的老张非常喜欢喝酒,常常是喝得不省人事,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去聚会,喝酒那是相当的猛,总是自个儿一杯倒满,然后一口气就喝完,一瓶100ml的烧酒,没有10几分钟就干完了。老张还经常夸自己千杯不醉,无人能敌。那是相当的自信和骄傲。

  可是就在前几天老张被送进了医院,医生确诊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好家伙三高一个不少,还有一些列其他的疾病。医生告诉他以后最近滴酒不要沾,否则大罗神仙也救不了。老张这才后悔不已,感慨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注意身体,现在落下一身病。

  

  虽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是给许多喜欢抽烟喝酒的人敲响警钟,一定不要过度喝酒,否则最后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你,还有你的家人。

  4.晚上三坚持

  (1)晚上要坚持强身健体、多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十个病人有九个是因为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就容易生病,糖尿病更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趁你身体虚弱慢慢缠上你。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晚上在家运动1个小时左右,有个好身体才能更好的抵抗疾病的侵扰,才能更好的生活。

  

  (2)晚上要放轻松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胡思乱想

  很多人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后,日夜焦虑,晚上躺在床上总是胡思乱想导致睡不着,病情加重。

  其实,没有人是不会生病的,生病也不要怕,目前医疗水平非常高,很多之前难以治愈的疾病现在都可以治好。所以,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一定不要刻意去逃避,一定要正确的面对,及时去医院治疗,把病情稳定控制,把伤害减少到最低。遵医嘱、积极勇敢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有研究表明,患病后心情好的患者比心情紧张的患者治愈的几率要大很多。

  (3)晚上要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充足主要还是过大的生活压力和好玩。李先生说:要不是为了钱、为了这个家谁会如此拼命。像他这样的人还真不少,现在的很年纪轻轻有身上压了房贷、车贷、还有家庭压力,很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会选择要上晚班到凌晨才能挣到足够高的工资。

  生活无奈无处可说,唯有懂的人懂,但是,也建议大家要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家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当然,还有特别多的夜猫子,他们经常晚上活跃在各大网游AAP, 浴血奋战在王者峡谷,还是各种各样晚上在各大平台观看直播的人,总之,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谁的小宝贝。这类人群大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精神抖擞,他们活力四射,能熬夜也有资本熬夜。

  但是,你知道吗?糖尿病在慢慢的年轻化,因为很多熬夜的身体相当于40-50岁的年纪,身体机能下降,疾病悄悄入侵,发现时已经病入膏肓。告诫广大夜猫子一定要注意休息,少熬夜。

  

  总结

  糖尿病是世界公认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欧洲糖尿病患病几率为30%,欧洲的患病几率为20%,非洲的患病几率为5%,南北美洲患病几率为20,亚洲患病几率为25%,其中中国是亚洲患病几率最高的国家。中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极高,老年人其次,青少年最少,但是近几年来糖尿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糖尿病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按时检查,控制好自己的饮食,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按时体检,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现患有糖尿病,也不要过于害怕,及时治疗还是可以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