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天文历法密码: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周易》卦爻辞是子思照着4500年前的卦气图写的。
子思根据周公《易象》改编成的《大象》也是。
卦气图和《大象》的历史,远远比《周易》卦爻辞早得多。
把《大象》和卦气图对照着读,就能够看到很多古老的传统。
比如《大象》说: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这句话说的是《小畜》的时训月令。
在卦气图上,《小畜》对应的是小满节气。
两个名字何其碰巧!
小畜,小满!
不但这个“小”字雷同,还暗示着因为“畜”积而盈“满”!
谚语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可知小满节气和麦子的成熟有关。
古人把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第三候的“麦秋至”就是指新麦成熟了。
《礼记月令》就说:
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
注意这里的“聚畜百药”,“畜”就是“小畜”的“畜”,是聚积之意。
高诱注云:“是月阳气极,药草成,故聚积之也。”
《小畜》的爻辞里出现了“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显然也和小满的物候有关。
自古以来,小满下不下雨,主要关系着小麦的收成,所以民间至今流传着很多有关小满“不雨”的谚语:
比如:
小满有雨小麦收,小满无雨小麦丢。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小满不下,犁耙高挂。
小满不落雨,伏天湖干底。
……
总之,在北方,小满时小麦正在灌浆,这一天若是不下雨,后续会持续干旱,导致小麦籽粒空荡,收成不好。而如果此时降落一场及时雨,可以加快小麦的成熟度。
然鹅,这个情况在南方却不一样。在湖北、安徽以及河南南部地区,小满时节正是小麦的收割期,一旦遭遇雨季,会造成小麦霉变!
所以,《小畜》里面说“密云不雨”,体现出对降雨的期待,说明了《周易》的作者显然是一个熟悉月令的北方人。(这是一句废话。呵呵)
那么,什么叫“君子以懿文德”?
还是来看看月令。
既然小满需要下雨,那么君子(天子)就该为了祈雨做点贡献。
古代天子祈雨的常规做法,就是雩。
杨伯峻认为:
“雩有二:一为龙见而雩,当夏正四月,预为百谷祈雨,此常雩。常雩不书。一为旱祓之雩,此不时之雩。”
小满正是夏正四月时,也是“龙见而雩”的时候。
此时天子“懿文德”,是说天子要通过自省来修德祈雨。
《吕氏春秋·顺民》记载了商汤在桑林祷雨的故事:
“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这可能是把那下雨的云当成了不顺服的远人,所以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故曰“君子以懿文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