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鳩江區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深入推進

  5月10日,伴隨著法槌聲響起,在鳩江區法院,一場模擬法庭正式開始。來自安師大附小大陽垾分校的學生們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人民陪審員、辯護人、被告人等角色,模擬審理了一起案件。開庭前,他們還走進鳩江區檢察院,參觀了沐新工作室、未檢長廊等。

  這是鳩江區深入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一道縮影。去年7月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鳩江區將權益保護、法制教育、關愛幫扶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優化育人環境,突出服務管理,完善司法保護,大力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創新舉措亮點紛呈。

  保護為先 構建優良成長環境

  5月10日下午5時許,在鳩江區各中小學校大門口的校園安全崗,公安執勤人員准時“上崗”,成為校園門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開展過程中,鳩江區堅持保護為先,努力為未成年人構建優良成長環境。在全區72所中學,法治副校長聘任實現全覆蓋﹔依托網上警民議事廳,充分利用校園宣傳陣地開展反詐宣傳。同時,以家庭為陣地,以“良好家風建設”為載體,探索建立“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家庭教育指導”聯動處置機制,暢通“12338”婦女兒童維權通道,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法律援助、心理調適等服務,積極創建和諧良好的家庭環境。

  鳩江區還通過開發就業見習崗位、開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專項聯合檢查等舉措,努力為未成年人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環境。去年以來,共開發200余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組織16-24歲失業青年、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其中16-18歲之間失業青年參加見習人員4人。

  協調聯動 做實做細教育服務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鳩江區公安分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區教育局、各鎮街聯動,做實做細教育服務工作,形成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工作合力。

  目前,鳩江區構建了關愛重點未成年人“4+N”的工作格局,准確摸排四類重點未成年人和困境兒童,以及時發現、預警重大矛盾糾紛隱患。在教育矯治方面,依托全區8個遠程探視會見點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遠程探視提供“綠色通道”,簡化申請手續﹔對無監護人或是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積極協調民政部門提供臨時生活救助。截至目前,共為112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遠程探視服務,對全區10名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走訪,開通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綠色通道”。

  針對摸排出來的困境兒童等對象,鳩江區給予暖心的定向幫扶:對44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中年滿18周歲且在大中專院校就讀的學生,納入福彩助學保障范圍﹔開展留守兒童“牽手”工作,以黨員、干部為主體,統籌多方力量給予農村留守兒童特殊關愛,第一階段已完成以低收入家庭農村留守兒童為重點的127名留守兒童“牽手”工作。

  創新創優 打造鳩江特色亮點

  依托“沐新”未檢工作品牌,鳩江區檢察院打造集預防、辦案為一體的“沐新”未檢法治教育中心,以具有趣味性、針對性、普及性的普法方式,開展未成年普法系列微視頻制作工作,舉辦真實案例改編的模擬法庭。截至目前,共制作微視頻22個,未成年普法宣講特色“沐新課堂”開講30余次,累計開展各類普法活動140余次,普法受眾達到5.6萬人次。

  這是鳩江區創新創優、打造未成年人保護“鳩江樣本”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鳩江區依托街道社工站、“五社聯動”示范社區、公益創投等平台打造出一批創新性強、示范性高、影響力大的服務品牌,涌現出萬春“青春自護”、青鋒“社區親子園”、四山“貝趣驛站”、清苑“‘童’心同夢”等兒童服務品牌。2023年,“護航青春8+N”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項目順利實施。

  與此同時,鳩江區整合轄區內資源優勢與功能優勢,按照有固定場所、有專門隊伍、有管理制度、有服務開展的“四有標准”,依托街道社工站完善未成年群體數據網絡,關注重點未成年群體動態,做好預防未成年犯罪預防工作。去年以來,累計建成5家街道級社會工作站、53家社區社會工作室,引進百余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轄區內青少年提供多元服務。(趙丹丹 鄧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