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人类对生态意识的崇敬与期待
付秀飞
大国之治,山河为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筑就伟大的“生态梦”,生态文艺责任重大,生态电影应该主动挺膺担当。然而,生态电影核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生态电影创作最基本的文艺学美学思想是什么?刘文良、李若梅教授的学术专著《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给出了富有启迪性的思考。该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紧紧围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电影进行批评解读、理论探索。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除了党和政府以及民间团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做出大量努力外,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强化和提升自己的生态意识。在强化和提升生态意识这样一个伟大工程中,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生态文艺发挥的作用非同小可。跟其他生态文艺形式相比,生态电影因其具有光影媒质的特殊载体优势,能够更好地通过具有震撼效果的现场感对观众产生吸引力,从而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展现生态保护成果的有效阵地。《何处是吾乡:生态电影的终极之问》的出版,正是基于生态电影的使命,基于对人类生态意识的崇敬与期待。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生态电影,在我国的发展目前还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果仅仅因为这种文艺形式比较新颖而对其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那么这可能就是最大的问题。该书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其鲜明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上。作者并没有以一个生态狂热者的身份为生态电影唱赞歌,而是以一个观察家的眼光,冷静地看待当前生态电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题材选择、主题诠释、叙事模式、审美演绎等方面的诸多不足或谬误。不仅如此,作者也没有简单地止步于问题的诊断,而是就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寻求解决之策。
语态亲和、语言优雅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专利,这部学术著作同样具备良好的可读性。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叙述语言尽可能地平实化、接地气,尽量减少学术性比较强的专业术语,以适应‘普及读物’的要求,适合广大群众阅读”。
(作者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5月11日08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