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解析
“当那一刻真的来临,她有多绝望”
“她被无情杀害了3次,活在恐惧中。”
事情发生在1999年10月26日,21岁的女大学生诗织在上学途中的车站被一个170公分左右,肥胖、穿西装蓝色衬衫的男子,在背部和胸口捅了2刀,倒在血泊中,最终身亡。
据现场目击者称,凶手杀人后怪笑着逃走。
当记者第一时间赶到受害者家,告诉她弟弟姐姐的死讯后,“真的被杀了?不会吧?”他这样说着。
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凶犯为什么要这么做,面对姐姐的死亡,为什么亲弟弟又会说出那样的话,仿佛早已料到?
这背后的一切,都要从诗织4个多月前(6月14日)选择结束的那段恋情说起。
第一次死亡
#病态前男友
PUA、歇斯底里、暴力、控制狂
二人相识于一次偶遇,诗织和朋友被他和他的朋友搭讪,接着慢慢相处了下去。
她以为自己在跟一个温柔体贴的男人交往,可朋友觉得那男人不对劲。
他异常敏感,一点刺激就会反应过度。比如:吃饭时一点食物落在诗织身上,他大喊:“没事!没事!”迅速冲到洗手间,抓来纸巾给她擦干净。对女朋友诗织,他紧张过头。
他假身份众多,非常有钱,常送诗织价格不菲的礼物,像奢侈品:古驰、LV、劳力士等等,命令她见他时戴什么穿什么。当诗织觉得不妥拒绝收礼时,他会突然暴怒,歇斯底里:“这是我的爱情表现,你为什么不肯接受我的心意!为什么!”
诗织终于开始注意到他的异常,但事情的发展逐渐失控,在被监控和恐吓中,她精神压力巨大,甚至崩溃……
被监控的人生
“你要跟我分手?轮不到你决定!哪里还找得到像我这么棒的男人?我钱多得是,可以供你吃喝玩乐。只要结婚,你爱怎么花我的钱都行。告诉你,这个世上只要有钱,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诗织,你喜欢我吗?”“我爱你。”“我肚子疼,我好想听你的声音。”“你还好吗?”
她像一台乖巧的复读机,照本宣科,给他他想要的,如果不那样,他就会大声吼叫,有一次,甚至用拳头砸破了诗织脸侧的墙壁。
诗织带家里的狗散步,他知道了:“你搞屁啊!居然丢下我跟狗玩,看我宰了你家的狗!”
她坐电车不方便听电话,告诉他自己下车再打给他,下车后遇到同学,就想跟同学边走边聊,他再打来电话嘶声怒吼。
“你搞什么!为什么不马上打给我!”
“我遇到同学,跟她一起回家。”
“骗鬼,你跟男人在一起,才不打给我!叫他听电话!”
为了摆脱他,她故意做他不喜欢的事,想让他离开,包括烫巨丑的发型。
他则买通她身边的朋友,搞清楚了她的真实想法。连亲近的人都因为他被背叛自己,诗织越发绝望。同时还发现,他开始找人跟踪监视自己。
而她若对朋友诉苦,他甚至会跟踪监视她的朋友,再威胁恐吓,再插手,就弄死他们。
他要她割腕证明爱,她拒绝,他抄起刀抵在自己掌心上,“为了你,我敢。”
他还告诉她,因为之前前任要离开他,他就找人弄了她,而前任因此已精神失常。
她对他早无丁点爱情,只有害怕、恐惧、屈服、痛苦。终于忍无可忍的她,面对敢分手,他就会伤害自己家人的威胁,鼓起勇气提出分手。
噩梦并未停止,他开始骚扰家人,给父亲的公司发去诋毁父女名誉的信,在诗织小区周边发印有诗织联系方式和照片的酒店小卡片,张贴诋毁诗织的传单……
至此,一家人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生活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深深的恐惧和不安里。
怎么可能?!他们不会报警吗??警察在干嘛?
第二次死亡
#埼玉县警上尾署
敷衍冷漠、无能懦弱、包庇、推诿甩锅
诗织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警署报案,随身携带的还有录下的前男友小松的各种威胁和恐吓,同时再三说明清楚,这样下去,自己是真的会没命的。
然而,警方对此证据确凿的报案,反应冷漠。这种态度贯穿:
案前:本可以防范凶案发生时
案中:本应该、可以迅速抓到凶手时
案后:本应该给受害者理应得到的说明、补偿时
案前:冷漠处理报案
“不行,这案子不能成立。”中年警察这样回答,不仅没有提供帮助,更放言:“收了那么多礼物,才要分手,怎么会不生气?你自己也拿到好处了啊,这种男女问题,警察是不能插手的。”
这是他们带着证据首次求助于警方,被拒。
第二次报警是在家附近、她就读的大学附近、车站站内、父亲公司附近被贴上毁谤她的传单后。这次警方派人监视,仅此。
诗织在崩溃边缘,她决定报案提告。
“你最好考虑清楚?打官司要在法庭上说出一切,花时间而且会很麻烦。”警察这么告诫她。之后更令人气愤的一幕发生了。
警察亲自上门劝他们不要提告,而且撤销后,以后有需要随时可以再提告。
但事实是,法律有规定,一旦撤销报案,下次根本不能再以同案件提告。
并且事后,警察更谎称,警署没有劝受害者家人撤销提案的警察,可事实上,该警察正是上尾署的巡查长。
在警方毫不作为的纵容下,诗织最终丧命于偏执狂的屠刀下。
案中:凶案发生后 避免追查真凶
案子发生后,警方第一时间在发布会上称:该事件是无差别杀人案件,同时有意透露给有合作的媒体,受害者诗织的具体情况,包括她身为大学生却衣着昂贵,将大众关注凶犯的焦点,转移到对受害者职业及家庭的遐想上。
而面对凶案调查中显而易见的疑点,连一个“三流周刊”的记者都不禁怀疑,真相真的只是这样吗?如果碍于当时法律限制难以以跟踪相关罪名逮捕凶犯,那案发后呢?案发后为什么不积极调查破案?
他最终靠自己和同事不分昼夜蹲点、辛苦奔波的努力,以及朋友的帮助,总编的支持,查清该案背后的幕后真凶、犯罪动机、凶手下落这些本该由警方全力侦破的最重要内容。
他将自己调查的结果:杀人犯的下落提供给警方,结果警方只是监视,迟迟未动手抓人。甚至将他的调查外泄给媒体,而这样做,很可能打草惊蛇,让大家的辛苦竹篮打水一场空,更可能导致杀人犯再次逃跑并更深地隐匿起来。
同时,警方一直未向受害者的家人沟通过侦办情况,警方竟未告知受害者家人。最后家人们是从那名一直暗中调查该案的“三流周刊”记者处得知凶犯信息,而这竟是记者想办法从警方那边打探到的。
其逃避事态和不作为程度,令人心寒。
案后:忙着抱怨推诿 对受害者欠缺歉意
当诗织父母质问搜查本部刑警:“为什么会是周刊的记者先查到凶手,警方真的在好好办案吗?”
警方这么回答:“那些狗仔的手段很下流。他们到处撒钞票,才能得到消息,我们公务员没办法那样。”
而向调查此案的记者提供信息的人,每一个都异口同声:“我一开始联络的是警方,但他们态度傲慢东问西问,却什么也不肯告诉我,搞不好自己因提供线索被凶手盯上,警察也帮不上什么忙。”
第三次死亡
#各路媒体
“锋利的笔尖钉她在耻辱柱上”
在读女大学生、身上穿着黑色迷你裙,戴着价格不菲的名牌手表,背奢侈品包包……
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居然会遭到跟踪骚扰,死者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放荡的酒家女吧?
“这就是女人不检点的下场。”
面对甚嚣尘起的谣言,本应第一时间做出澄清和说明的警方,冷眼旁观,本应客观公正,报道真相的媒体,啖肉啜血。呜呼哀!
第三次死亡
锋利的笔尖钉她在耻辱柱上,
一双双打探的眼,
剥开并非属她的身份,
亡灵在笔尖下,
幻出人的心魂。
而这些对诗织的家人和亲友,无异于第二次杀害。
10·26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三流周刊”记者 清水洁
旁观者&当事人
“诗织是被小松和警方杀死的。”这句从诗织好友说出的话,震住了记者清水洁。此前,他虽然通过调查了解了一些案件细节,但这句话,直接将他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与被害者朋友一样——该案的当事人。
随着调查的展开,面对小松的恐怖势力,他感受到与诗织同样的恐惧,他终于明白她在身前就已写好遗书的深沉忧惧。
她每天活在死到临头的恐惧中,也许就是今天,也许就是下一刻……但是,当那一刻真的来临时,她多绝望……
冥冥之中,他竭尽全力帮助诗织,找到杀害她的凶手,发现案件背后的隐情和真相,还诗织清白,痛批不作为的警方。
直至最后,一步一步揪出、找到最后的幕后主使——诗织的前男友小松,并将事件的全貌如实反映出来。这不仅是他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更是他作为一个坚持正义的人身负的使命。
这所有的一切,都如实记录在这本《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中。不仅是一场对案件的还愿,更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善良能让你与真相更近。
注意: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侵删。
讲动画|讲书
讲电影|旅程故事
喜欢我 你就关注我~
觉得好 你就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