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类话,父母特别爱说,孩子却特别反感!很多家长都中招!

  早前在书里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印象深刻。

  一个专门研究沟通的老师,把前来咨询的家长分成两组。

  每组成员的任务相同,都是在纸上写下和他人发生冲突时会说的话。

  但不同的是,老师给其中一组设定的发生冲突的人,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另一组,则是邻居。

  最后,大家惊讶地发现,如果吵架对象是孩子,家长说来出来的话,常常缺少尊重和同理心。

  但如果是邻居,大部分家长表现得则更为克制。

  这让我想到那句话:?“孩子”这个标签可能导致我们以一种很不幸的方式行事。

    是啊,和朋友聊天时,我们语气温和,轻声细语;和领导沟通时,我们前思后想,字斟句酌。

  唯独面对孩子,我们总是高高在上,说出的话要么是指责讽刺,要么是挖苦贬低。

  不知不觉间,伤了孩子,也毁掉了整个家。

  01

  这4种沟通方式,

  父母最爱用,孩子最反感

  ①指令式

  曾听一个做家庭咨询的老师半开玩笑地说:做了那么多次咨询,我发现“赶紧起”“快点吃”“抓紧学”“早点睡”这四句话最让孩子反感。

  家长觉得稀疏平常,但对孩子来说,却很煎熬。

  他们感受到的,除了父母紧绷的情绪外,还有无可抗拒的控制。

    一次,沟通大师马歇尔·卢森堡命令儿子布拉特倒垃圾,结果被拒绝。

  为了了解孩子的心理,他主动去找儿子谈心,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话——《布拉特的心声》:

  在印象中,如果我没照你说的去做,你就不会尊重我。

  如果你高高在上,像个盛气凌人的老板,你将会发现,你一头撞在了墙上。

  你可以大声抱怨、责骂,但我仍不会去倒垃圾。

  不容反驳的指令式表达,映射到孩子内心,往往会激发他们产生厌烦情绪,继而做出更叛逆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在生活中学习的。

  如果在亲子关系里,孩子习得的是“服从思维”,成年之后,他和人相处时,也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过于顺从或者极度强势。

  ②反问式

  知乎上有个关于低情商表达的回答,其中一条就是:喜欢用反问句。

    留言中,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有“同款妈”,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很不舒服。

  这是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反问句往往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里面暗含着的,是指责、轻蔑和嘲讽。

  它让孩子感到受伤的同时,也强化了孩子的心理防御,让父母和孩子之间渐行渐远。

  ③否定式

  《心理访谈》上有个女孩,范金成,33岁,大学毕业后就在家啃老。

  早年的她也是个有追求和梦想的女孩。然而对未来的憧憬,在父母的贬低中,被一点点消磨耗尽。

  她亲手设计了鞋子,兴致勃勃拿给爸妈看,爸妈却说:“有啥用啊!”

  她想要创业,父母只是戏谑道: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在父母长期的语言暴力下,范金成便真的朝着父母口中糟糕的样子狂奔而去,变得越来越怯懦、自卑,一事无成。

    ④“马后炮”式

  “你看看,我早就跟你说了吧!”

  “我当初和你说,你不听,现在知道了吧!”

  如果问一个成年人,最讨厌别人说什么?“马后炮”式的言论,一定在列。

  对孩子来说,听到这类话,内心也是同样反感。

  有位沟通大师在总结育儿经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当我让他们后悔没做我要求的事时,他们都会让我后悔自己刚才的做法。

  事实也的确如此。

  那天去表姐家,刚走到家门口,就听到一阵数落声:“让你多穿点你不听,感冒了吧!让你难受!我可不管你。”

  当然表姐刀子嘴豆腐心,一边说一边就开始换衣服,准备带外甥去诊所。

  但外甥却说什么也不和她一块,红着小脸在沙发上呆坐着,只说要等爸爸回来。

  感受会进入人的潜意识,影响我们的思考。

    为什么那么多口口声声说爱孩子的父母,面前站着的却是个问题少年?

  原因就在这里——满心都是孩子的他们,却选了最糟糕的方式来表达爱。

  02

  你说的话中,

  藏着你的智商和情商

  综艺《放学后》里,有个小孩,让爸妈拿他无可奈何。

  原因是孩子老爱顶嘴。

  爸爸教孩子拉小提琴,一顿指点打压让孩子很恼火,见孩子不服管,上来就是一句指责:

  你吃枪药了?

  孩子不甘示弱,回道:

  你吃枪药了呀?

  这样来来回回几次,父子俩才悻悻收场。

  在后来的家庭会议上,小孩终于吐露他为什么非要和家长对着干:

  我觉得你们不对,才会怼你们。

    看似是孩子的反抗,背后却藏着他的诉求。

  没有孩子喜欢一个总想彰显权威,控制自己的父母。

  命令、责怪、否定......那些让孩子反感的情绪表达里,恰恰藏着这样一种姿态——让孩子都按照我们想的做。

  记得《非暴力沟通》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我有意识地不试图让他人做我们想要的事,而是努力互相关心、彼此尊重,让双方都认识到他们的需要非常重要,此时,那些看起来没法解决的争端很容易就解决了。

  基于此,我总结出3条表达原则,帮助家长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话。

  放下你应该,尊重孩子的需求

  放下惩罚羞辱,允许孩子感觉更好

  放下家长权威,适当地妥协让步

  很多父母都遵循着这样一条惯性思维:斥责→让孩子难受→孩子长记性。

  的确,这样做短期内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多年后,留在孩子心里的却只有严厉的责备。

    唯有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理解,他才有机会看到自己内在的光,并成为照亮周围世界的光。

  03

  亲子沟通

  三要三不要原则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

  每当你问自己“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你要告诉自己:方向错了。

  更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我怎么才能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想让孩子切实感受到你的助力而不是控制,父母在表达时,注意多用这三种方式:

  1. 不用“你”,而用带“我”的客观描述

  如果用心体会情绪,就会发现:面对孩子,我们表达愤怒时脱口而出的第一词,常常是“你”。

  你快点吧!

  你还知道错呀?

  这类评价性的话,就像尖锐的匕首,直直扎在孩子心上,让他本能抗拒。

  家长可以试着把“你”换成“我”,把评价换成客观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

  我看见你房间的垃圾桶满了。

  宝贝,我注意到你的书桌已经两个星期没有收拾了。

    描述你感受到的:

  你给我讲你同桌的趣事,我每每想起都很想笑。

  你母亲节送我的那个礼物,让我觉得很幸福。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了解客观现实,就能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其水平和成年人不相上下。

  2. 不做指令,而是给选择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作者认为:

  和孩子商量,不是让你事事与孩子商量,把一切都丢给孩子决定,而是在大事上父母把握方向,小事上多让孩子参与。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多做选择题。

  既可以在大方向上,把握主导权,同时让孩子感受内在的力量,维护他们的自尊。

  (×)别打扰我,你就不能安静点吗?

  (√)我想要先打完电话,你可以把想对我讲的话写下来,或者先告诉爸爸。

    其实,孩子抗拒的,从来都不是顺从父母的要求;

  而是无论何时,他都只有一个选择,他必须顺从一个被父母框定好了的答案。

  3. 不抱怨责怪,而是直接提出请求

  心理咨询师凌想曾在文章中,分享过一件发生在她身上的事。

  她和儿子一起旅行。早上她在着急忙慌收拾东西,孩子却全神贯注地看电视,等到他们出发,都没来得及洗漱吃早饭。

  她有些生气,板着脸不理儿子,但后来转念一想,低头对儿子说:

  妈妈知道,难得有电视看,你想多看一会儿,我也挺理解的,不过,咱们出门在外,我也需要你的帮助。

  接下来的这几天,你可以配合妈妈一下,把自己的事情打理清楚再看电视吗?

    听妈妈如此理解自己,儿子很开心地点头答应,后面几天始终没忘记帮忙。

  孩子看到和思考的世界,与父母不尽相同。

  有些时候,不是他们懒或者不懂事,只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的责任。

  所以,不妨用合适的语气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希望他怎么做。

  04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父亲来参加研讨会,他对着台上的讲师说,首先谢谢你,上完你的沟通课后,我那个星期像变了个人一样,和孩子关系前所未有得好。

  但是,这种情况也仅维持了一周,我就恢复了原样......

  对于根深蒂固的表达习惯,靠一时半会的“猛火煮”很难改变,需要父母用一生的时间“慢火温”,才会慢慢化解。

    就像我很喜欢的那句话:

  让人们用一种充满理解和尊重的方式互相沟通,出于对彼此的喜悦,而不是利用惩罚、奖励、指责或内疚等强迫手段,这才是更自然的。

  但是,这样的转变需要一定的觉悟和努力。

  转变不易,却很值得。

  因为父母的话里,藏着孩子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