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髻的种类与源泉,是如今古装造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乱世,南北各地王朝更迭频繁。严格地说,六朝是指三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建都于建康的王朝,也有南六朝和北六朝之说,还有学者将三国两晋南北朝统称为六朝。本文所说六朝时期南北朝兼指,主要涉及到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以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间上从公元 222 年至 589 年。

  目前学术界缺乏对双髻的专门研究,幸而实物遗存较多,近年相关珍贵图录的刊布足以弥补文字记载的缺失,成为窥探六朝双髻真实面貌的有力证明,也为笔者探究六朝双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确定这一选题,具有填补中国发型史和美术史研究资料空白的作用,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一、双髻形象的分期与演变

  1.317 年至 499 年

  该时段内相关实物较少,多见于卷轴画,如故宫博物院藏东晋顾恺之较为有名的《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女史箴图》、《斫琴图》,四幅画卷中皆有出现双髻人物,有童子、成人和女神,所梳发髻为 A 型双角髻和 A 型双鬟髻,这两种类型在东汉画像砖上就屡见不鲜,此时当为汉代旧俗的延续。邓县南朝画像砖墓重新出现了 B 型双挂髻和 B 型惊鹄髻。

  前者以贵妇出游画像砖之二侍女为代表,发髻如“m”字高挂于头部两侧;后者如侍从画像砖和贡献画像砖之童子。关于惊鹄髻,据文献记载始于三国魏,这两种类型目前未发现更早的实物,此时轮廓完整但稚气更强,很有可能是初创不久。

  状如鸟翼的惊鹄髻中有一种类型发生在云冈石窟,如第 5、6 和 10 窟,塑造写实,形制粗犷,劲健有力。该时段内出现的几种双髻实例极少,基本为高髻,形制较为简单,部分实物塑造稍微稚嫩,尚未形成统一的、成规模的造像风格,处于萌发期。有的双髻依然残留汉代的印记,有的双髻为此时段内出现的新样式,另有个别双髻样式独特,但只是昙花一现。

  2.500 年至 556 年

  双鬟髻此时新出现了 B 型,为 A 型双角髻和 A 型双鬟髻的结合体,仍然是高扬耸立的样式,南方有西安路梁太清五年(551)阿育王像背面侍女像、北方有北魏正光六年(525)曹望憘造像主侍从、西魏莫高窟第 285 窟北壁听法飞天。另外新出现的 C 型,与 A、B 型最大的区别在于 C 型双鬟髻为低垂至耳下的大发鬟,如北魏孝昌三年(527)宁懋石室扶持贵族一侍女以及董永孝行图中一女子。

  此时段内双髻进入高度发展期,为成熟与新变时期。分布地区广泛,多集中在北方,实物数量急剧增多。从双髻的造型来看,除了继承早期几种类型外,此时又创造出不少繁杂的新样式,变化丰富,塑造细腻。仍以高髻为主,但也有出现少数低垂的双髻,使用者身份也不多作限制,在宗教和世俗领域均有反映。从各个方面来看,这段时期内双髻大获发展。

  3. 557 年—589 年

  六世纪初期尤为流行的 A 型双丫髻、B 型双挂髻以及 B 型惊鹄髻,此时基本不见踪影。C 型双丫髻依然存在,但实物屈指可数,如北齐天保十年(559)高海亮造像碑“太子逾城出家”中围绕太子周边的五身飞天,延续上个时段的样式,无变化,只在细节处理上稍有夸张。

  双螺髻自出现以来,具体样式未有太大改变,发展至此时绾梳越发随意,全无早期的规整圆润,以《北齐校书图》中四位女子双螺髻为代表,头部左右为圈绕的叠层螺髻,螺髻上或饰有白色的圆形珠饰,成为更加日常的发髻。

  第三期双髻的发展已逐渐式微,实物数量减少,仍然延续前两期特征,部分类型不见踪迹,变化极少,基本是在已有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增添。实物分布较为零散,有颀长有丰润,有简约有复杂,不再追求细部刻画,表现手法更加成熟,形态自然,双髻多呈现出翘然秀逸的样貌。

  二、六朝“双髻”形象源流考

  1. 早期传统双髻形象的影响

  童子“总角”的原型为殷商之际人形玉器头部的丱角状饰物,之后这种饰物的棱角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圆润模样,战国已有实例。至东汉已经成型,变成两个椭圆形发髻,本文称为 A 型双角髻,如洛阳吉利区汉墓 C9M2367:7 俳优俑(,头绾双髻,五官清晰,露齿大笑,口唇涂朱,上身赤裸,鼓腹,腰间系朱色带,下身着喇叭裤。左手掌心向下置于大腿,右手举起,掌心向上。

  左腿弓着地,右腿抬起,作表演状,表情滑稽幽默。世俗人中也有不少相关实例,如宜宾市弓子山崖墓石棺一侧一倒立口吐串珠杂技者、彭县盘舞画像砖和郫县一号石棺宴客乐舞画像砖中表演柔术者、彭州市义和乡蒐集出土的市井画像砖二人、新津崖墓出土的十六号石棺中一人,还有河南南阳李相公庄出土许阿瞿画像墓志铭旁一孩童和一舞伎。

  上述人物所梳皆为最简单的 A 型双角髻,使用范围从具有严肃神秘色彩的人形玉器扩至世俗人物头部,身份也多样,可见这类双髻发展之迅速。

  2. 古印度犍陀罗弥勒菩萨发髻

  最初的佛教美术中,梵天并不梳双髻,在形象上与图像中的一般诸神无异,为头缠敷巾、佩戴项饰的王公贵族模样,如桑奇、巴尔胡特、菩提伽耶中被判定为“梵天劝请”的浮雕场面。到了贵霜朝犍陀罗美术中,梵天和帝释天在图像上明确表现为一对神的形象,如“树下诞生”、“太子灌顶”、“梵天劝请”以及“释迦涅槃”等佛传图常见有梵天和帝释天的二神组合。梵天的特征是将头发在头顶绾成圆形的髻,或者将卷发束起,或者让散开的头发披在肩上,不戴冠,除了双手合掌之外,多以一手提水瓶。不佩戴装饰物,有唇髭,甚至还有络腮胡。发式发型的弥勒菩萨基本保持一种较为稳定的造型模式,即戴项饰,上身着天衣,

  下身穿裙,左手持瓶,右手上举。本文主要论及弥勒菩萨的第一种“∞”形髻,不仅具有双髻特征,且有更多可以自由处理的空间,呈现出同蝴蝶结样整齐的“∞”状,头发以带箍住,余下卷曲长发披肩。

  文献较早记载中国出现弥勒造像是在东晋十六国苻秦时期。后赵末年,法师道安为避祸乱投襄阳,苻坚素闻其名欲结纳之,便“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每讲会法聚,辄罗列尊像,布置幢蟠,珠佩迭辉,烟华乱发。使夫升阶履闼莫不肃焉尽敬矣。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

  3. 日本双髻形象与南朝双髻的关系

  中国较早出现摩耶夫人作双髻的像例见于川博 4 号南朝宋元嘉二年(425)造像碑背面,《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描述该图:“右侧面第一格,一女子头梳双髻,身着交领广袖衣,腰束带,左臂抬起搭于树枝上,袖口处一婴儿,后立一侍女。”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飞鸟时摩耶夫人及天人像,为法隆寺献纳宝物,摩耶夫人头部即梳双髻,身穿汉式交领广袖及地长裙,右手握枝,背部略微弯曲。

  摩耶夫人裙摆背面所出现的四组上宽下尖的层叠三角物早在汉代已经出现,时人称作“髾”,形似燕尾,是衣服上的假饰,这种衣饰的出现说明此像借鉴了中国的服饰元素。有形容该藏物:“摩耶夫人的服饰和双髻发型是模仿中国的风格,尤其是随从的天人像与北齐的陶俑非常相似,也可以说是仿照的六朝风格。这种形态非写实手法,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存在,衣纹线条的刻画干净有力,感觉与止利式的佛像有共通之处,是七世纪比较早期的作品。结合典籍记载,此处表现的明显是“树下诞生”故事,这是现存最早的头梳双髻的摩耶夫人像。

  结语

  总体而言,双髻在中国服饰史和美术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与图像资料揭示了六朝双髻的样式演变特征,并论述了印度、日本与中国双髻的关系。据实物显示,双髻在汉时已然成型。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但尚处于混沌期,极少出现双髻佛教造像。三国西晋年间所作佛像仍延续汉时造像特征,出现佛像与其他神像混用的情况,如梳双髻、生羽翼或着仙人服饰等。六朝时期,开窟造寺频繁,佛法隆盛,佛教的广为流传带来了佛教艺术的蓬勃发展。南方成为佛教艺术的中兴之地,双髻开始真正作为佛教的重要造像因素而被广泛使用。北朝随着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实施促进南北文化交融碰撞,此外佛教、道教与魏晋玄学等多文化的渗透融合,使双髻在六朝时期得以兴盛发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