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盾”挑战电池安全天花板,吉利以技术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吉利正试图将“安全”作为“灵魂”。5月13日,吉利将旗下银河系列专属的“神盾电池”向业界公认的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电池针刺”发起挑战。不仅如此,神盾电池还连续挑战了“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电池安全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四大挑战难度较高,但神盾电池不仅均顺利通过,且官方表示,吉利四大电池安全试验均以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完成。这一次,吉利算是狠狠秀了一把肌肉了,同时,这也为即将到来的银河L7预热,据悉银河L7是吉利银河旗下首款车型,定位于紧凑型SUV,同时也是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车型。
具体来看测试,在“电池针刺”试验中,吉利选用一根直径8mm、顶角45°的钢针进行针刺。试验表明,神盾电池被8mm钢针瞬间穿透,静置观察24小时后,神盾电池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烟,电压保持稳定,测试全程最高温度未超过40℃。
在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试验中,吉利将神盾电池电池包浸入到深度1米、浓度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连续浸泡24小时,取出静置观察2小时,未发生泄露、起火、爆炸等现象,并远超浸泡0.5小时的国标要求。神盾电池的绝缘电阻值测试结果为17.75G欧,换算后约为48.6兆欧/伏,远大于国标要求的100欧/伏。
电池包三面跌落重击测试中,电池包在2米高度,以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分别连续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静置观察2小时,电池包未发生电解液泄露,未起火、未爆炸,远超国标要求的单次1米高度跌落。而在外部火烧试验中,将电池包置于试验设备上进行火烧,直接燃烧105秒+间接燃烧90秒,远超直接燃烧70秒+间接燃烧60秒的国标要求,静置24小时后,电池包未起火、未爆炸。
神盾电池之所以能高标准完成测试,主要原因在于其配备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任向飞表示,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采用低反应活性电解液、高安全磷酸铁锂正极、耐热涂层涂覆技术、PACK层“田字型”电池结构保护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并以全场景极限工况对电池不断进行100多项电池包级测试,确保电芯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和安全的范围。
任向飞表示,除了这四项“基础安全标准”之外,神盾电池还完成了三项安全标准:整车安全标准、智能安全标准和健康安全标准。在“整车安全”方面,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拥有同级领先的7系铝合金防撞梁、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等,不仅保护电池安全,更让银河L7成为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在“智能安全”方面,“BMS 3.0电池医生”以吉利独创“多维融合AI决策算法”,对电池安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候监测。拥有超强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可以支持350万辆在线车辆的智算需求,能实时感知在线车辆的“三电”安全状态,实现云端在线实时诊断、故障统计分析等诸多功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神盾电池首创深入细胞层级的电磁防护体系,对高压电池包内部、高压电缆、电池、电驱等系统,都采用了有效的降辐射措施,对“电磁敏感人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此前,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已获得国内首张新能源汽车电磁防辐射001号证书。
实际上,在吉利神盾电池之前,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已率先完成电池针刺挑战:2020年,比亚迪对其刀片电池的针刺试验;2021年,广汽埃安凭借其全新动力电池系统对三元锂电池进行了针刺试验,最高温度为51.1℃。参考刀片电池为比亚迪、弹匣电池为广汽埃安带来的红利,相信神盾电池乃至首搭神盾电池的银河L7均将为吉利带来销量上的突破。
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比拼已然进入下半场,而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则是智能化竞争。然而,从神盾电池的推出来看,相较于智能化,吉利更偏向于在产品品质上发力,试图将“安全”作为“灵魂”迎战新能源领域下半场的竞争。而这一点,得到了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的证实:“吉利汽车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吉利要通过自身技术、能力来提升竞争力。”
不过,在智能化方面,吉利也开始发力,并试图以结盟的方式应对市场格局快速变化的新能源市场。5月9日,吉利汽车“牵手”长安汽车,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而其中,智能化、电动化将是双方合作的重点。虽然目前,双方并未披露此次合作的具体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强联合下,对于两者的新能源转型均会打开新局面。官方显示,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销量总目标为165万辆,其中新能源计划销量翻番增长,即超过60万辆。“神盾”挑战电池安全天花板,吉利以技术破局新能源下半场
吉利正试图将“安全”作为“灵魂”。5月13日,吉利将旗下银河系列专属的“神盾电池”向业界公认的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测试——“电池针刺”发起挑战。不仅如此,神盾电池还连续挑战了“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电池安全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四大挑战难度较高,但神盾电池不仅均顺利通过,且官方表示,吉利四大电池安全试验均以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完成。这一次,吉利算是狠狠秀了一把肌肉了,同时,这也为即将到来的银河L7预热,据悉银河L7是吉利银河旗下首款车型,定位于紧凑型SUV,同时也是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车型。
具体来看测试,在“电池针刺”试验中,吉利选用一根直径8mm、顶角45°的钢针进行针刺。试验表明,神盾电池被8mm钢针瞬间穿透,静置观察24小时后,神盾电池未起火、未爆炸、未冒烟,电压保持稳定,测试全程最高温度未超过40℃。
在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试验中,吉利将神盾电池电池包浸入到深度1米、浓度为3.5%的氯化钠溶液中,连续浸泡24小时,取出静置观察2小时,未发生泄露、起火、爆炸等现象,并远超浸泡0.5小时的国标要求。神盾电池的绝缘电阻值测试结果为17.75G欧,换算后约为48.6兆欧/伏,远大于国标要求的100欧/伏。
电池包三面跌落重击测试中,电池包在2米高度,以底面、左侧面、右侧面分别连续自由跌落到水泥地面,静置观察2小时,电池包未发生电解液泄露,未起火、未爆炸,远超国标要求的单次1米高度跌落。而在外部火烧试验中,将电池包置于试验设备上进行火烧,直接燃烧105秒+间接燃烧90秒,远超直接燃烧70秒+间接燃烧60秒的国标要求,静置24小时后,电池包未起火、未爆炸。
神盾电池之所以能高标准完成测试,主要原因在于其配备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吉利汽车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任向飞表示,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是吉利独创、吉利银河专属的电池安全技术,采用低反应活性电解液、高安全磷酸铁锂正极、耐热涂层涂覆技术、PACK层“田字型”电池结构保护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并以全场景极限工况对电池不断进行100多项电池包级测试,确保电芯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和安全的范围。
任向飞表示,除了这四项“基础安全标准”之外,神盾电池还完成了三项安全标准:整车安全标准、智能安全标准和健康安全标准。在“整车安全”方面,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拥有同级领先的7系铝合金防撞梁、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等,不仅保护电池安全,更让银河L7成为坚不可摧的“移动堡垒”。
在“智能安全”方面,“BMS 3.0电池医生”以吉利独创“多维融合AI决策算法”,对电池安全进行7×24小时的全天候监测。拥有超强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可以支持350万辆在线车辆的智算需求,能实时感知在线车辆的“三电”安全状态,实现云端在线实时诊断、故障统计分析等诸多功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神盾电池首创深入细胞层级的电磁防护体系,对高压电池包内部、高压电缆、电池、电驱等系统,都采用了有效的降辐射措施,对“电磁敏感人群”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此前,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吉利银河L7,已获得国内首张新能源汽车电磁防辐射001号证书。
实际上,在吉利神盾电池之前,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已率先完成电池针刺挑战:2020年,比亚迪对其刀片电池的针刺试验;2021年,广汽埃安凭借其全新动力电池系统对三元锂电池进行了针刺试验,最高温度为51.1℃。参考刀片电池为比亚迪、弹匣电池为广汽埃安带来的红利,相信神盾电池乃至首搭神盾电池的银河L7均将为吉利带来销量上的突破。
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比拼已然进入下半场,而业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则是智能化竞争。然而,从神盾电池的推出来看,相较于智能化,吉利更偏向于在产品品质上发力,试图将“安全”作为“灵魂”迎战新能源领域下半场的竞争。而这一点,得到了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的证实:“吉利汽车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吉利要通过自身技术、能力来提升竞争力。”
不过,在智能化方面,吉利也开始发力,并试图以结盟的方式应对市场格局快速变化的新能源市场。5月9日,吉利汽车“牵手”长安汽车,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而其中,智能化、电动化将是双方合作的重点。虽然目前,双方并未披露此次合作的具体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强强联合下,对于两者的新能源转型均会打开新局面。官方显示,2023年吉利汽车集团销量总目标为165万辆,其中新能源计划销量翻番增长,即超过6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