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爱的侄子,却叫江青妈妈,成为联络员,却反对邓小平复出

  一,“坎坷的童年”

  毛远新是1941年2月14日在新疆出生的。一周之后, 毛泽民决定给孩子取名“远新”,他意味深长地说:“中国革命任重道远, 孩子是在新疆出生的, 我看叫远新挺好的。

  

  5岁的小远新已经懂得很多事了。他瞪着大大的眼睛对朱旦华问:“妈妈, 叔叔们都说我的大伯叫毛主席, 他是什么样子?长得和爸爸一样吗?”她告诉小远新:“毛主席是你的亲大伯, 他和你爸爸长得很像, 你看了就知道。你等着吧, 大伯一定会让你去见他的。”

  朱旦华心中的那种盼望, 终于成为事实。这是朱旦华与毛泽民结为夫妻后, 第一次以弟妹的身份去见毛泽东, 心情不由得既紧张又兴奋。朱旦华牵着小远新来到王家坪, 毛泽东在看见了朱旦华母子后, 大步上前, 伏下身子, 一把抱起小远新, 动情而大声地说:“噢, 润莲的儿子, 我抱抱, 大伯抱抱!”

  

  朱旦华赶紧对儿子说:“快叫大伯, 叫大伯!”由毛泽东紧紧抱在怀里的小远新, 一点也不认生, 甜而脆亮地叫了一声“大伯!”稚声稚气地问:“大伯, 你怎么有毛主席和毛泽东两个名字呢?”毛泽东听得乐开了怀, 哈哈地笑了。

  毛泽东心里很喜爱毛远新。江青看出了毛泽东的心思, 而且她自己无子, 毛远新又与李讷的年龄差不多, 也就把毛远新视同己出, 时间一长, 还真的培养出了类似母子的感情来。毛远新称江青为“妈妈”, 江青则总是叫毛远新的小名———“小豆子”。

  二,林立果曾被毛远新要求喊“叔叔”

  1961年, 毛远新在哈军工第一个暑假, 恰逢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 毛泽东叫李讷、毛远新跟着上了山。

  有一天, 毛泽东和毛远新游了一会儿泳, 回芦林一号开会去了。林立果当时还是初中生, 个子高高的, 看见正在上岸的毛远新, 叶群一旁告诉林立果, 这个大哥哥游泳游得最好。林立果叫了一声“远新大哥哥”, 毛远新穿上了哈军工发的新军装, 对国防部部长的公子开起玩笑!“我今年已是解放军了, 你应该叫我解放军叔叔。”林立果有点尴尬, 小声地说:“那就解放军叔叔。”

  

  三,非常时期“显露头角”

  这时候的毛远新, 绝非一个普通的空军战士所能相比, 早在1964年, 即毛远新还在哈军工上学的时候, 毛远新就曾成为毛主席的传言人。这年暑假毛远新回到北京, 由伯父带着到北戴河, 在一次游泳当中, 伯父与侄子作了一番关于大学生的谈话。开学回到哈军工后, 毛远新向院长、政委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哈军工教职员工全部下乡搞“四清”的指示。

  回校后,毛远新又将北戴河毛主席的谈话讲了。哈军工党委很快地将毛远新的传达整理成材料, 上报给国防科委, 国防科委又形成文件下发。

  1965年, 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后, 曾下连队半年。毛远新到北京时向毛泽东汇报了东北的局势, 毛泽东嘱咐他多留意一下辽宁的形势。事后, 红将这次谈话整理印刷成传单, 题为《毛主席和侄子毛远新的谈话》, 广为流传。从此, 毛远新开始为世人所知, 并逐渐逐步成为东北三省、辽宁政治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四、成为联络员

  1975年9月后, 毛泽东身体状况日渐恶化, 讲话吐字开始含混, 难得会见客人, 于是需要一名“联络员”。在这种情况下, 深得毛泽东宠爱的毛远新被调到北京担任毛泽东的“联络员”。

  毛远新在做毛泽东的联络员期间, 有一次江青把他叫去, 要他把她保险柜里的文件给登记一下, 以便她查找。他就把她保险柜里的文件, 编成目录一一登记下来。江青说, 这样我还是只知道题目, 不知道内容, 能不能每个文件都搞个内容提要?他觉得这样做, 很费时间, 没答应。

  

  江青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谈这件事, 还是要求毛远新给她搞每份文件的内容提要。在这封信上毛泽东画了一个圈, 没批语。毛远新不知是什么意思, 就去问毛泽东。毛泽东说:“你帮帮她的忙吧!”

  邓小平复出后进行的全面整顿, 使“四人帮”恨之入骨。1975年9月底到11月初, 他们利用毛远新的特殊身份, 多次向毛泽东作了歪曲情况的汇报, 使毛泽东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态度发生了急剧变化。

  丰泽园内, 毛泽东躺着, 身旁一个穿军装的便是毛远新。“外面的情况怎么样?”毛泽东已82岁高龄, 再也无法视察大江南北, 只靠“联络员”。毛远新看看手中的笔记本, 很严肃地说:“我感觉到一股风, 比1972年借批极左还要凶些。”从毛远新嘴里, 说出了江青的话。

  

  后来有资料说, 是毛新远推荐华国锋做接班人。他说:我有什么资格向毛主席推荐接班人, 周总理逝世后, 毛主席就翻来覆去地考虑谁做总理, 在几个副总理中, 掰着指头数。说实话, 毛主席当时最看中和属意的还是张春桥, 但又觉得他不能服众。

  五,毛主席去世后

  1976年, 毛主席去世后,江青提出要把毛泽东的文件, 交给她与毛远新保管, “因为我是毛泽东的妻子, 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侄子”。华国锋不同意。张春桥提出, 可交给张玉凤保管, 由毛远新帮助张玉凤登记。

  江青同意这个意见, 但华国锋仍然不同意。于是, 江青就与华国锋争吵起来, 一直吵了5个多小时, 华国锋也没有让步。后来, 华国锋说, 这次会议, 叶帅、先念没有参加, 不是常委会, 不算数。

  

  之后, 江青每天都去找张玉凤, 纠缠着要由她和毛远新保管毛泽东的文件, 还从张玉凤那里骗走了两份。张玉凤赶紧向汪东兴和华国锋汇报。

  江青只好交回这两份文件, 但文件已经被她改得乱七八糟。华、汪二人对此很生气。此后, 华国锋下令, 封存毛泽东的文件。这样, 江青让毛远新留在中央整理毛泽东文件的图谋, 没有得逞。

  六,保外就医

  毛远新在南昌保外就医的日子,深居简出。1990年全秀凤的母亲中风,全秀凤回到上海伺奉老人。毛远新一个人独自住在里洲,往往做一顿饭菜吃上几天。著名作家叶永烈有一次曾找到他家,毛远新什么也不讲,一言以蔽之,“记忆力不好,忘记了”。那几年毛远新哪里也不去,惟有南昌——上海一条线。

  

  1966年2月毛远新刚从哈军工毕业曾去过井冈山。26年过去了,井冈山还是那样的巍峨,黄洋界还是那样的险峻。毛远新站在茨坪毛泽东故居塑像前,久久地不愿离去。1995年,毛泽东102周年诞辰日,朱旦华和毛远新被纪念园邀请坐在开园庆典大会主席台上。

  当时毛远新一再推辞,韶山人一再邀请:“故乡的情故乡的人,主席家的娃儿。请,请……”真是盛情难却啊!毛远新望了望朱旦华和迎着他的张张笑脸,走上台去。这是毛远新近20年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出现在“主席台”上。

  从1995年以后,毛远新几乎每年在毛泽东诞生日都要回到韶山。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馆中的遗物展、毛泽东纪念园,毛远新每年都要来参观。他的话渐渐地多起来。

  

  七,回上海重新工作

  重新参加工作后,毛远新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在全所有口皆碑,他和大家一起谈天说地,相处愉快。无论是工作上的问题还是一些个人问题,许多人都愿意找他,他几乎年年被大家推选为研究所的先进工作者,放大的照片挂在大门口。

  1997年,上海《科技日报》转载了一篇文章,透露了毛远新在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的消息,并说他化名“李实”,研究所的同事们争相传看。

  

  2001年2月,毛远新结束了8年研究所办事员的生涯正式退休了。所领导曾多次表示,希望他能返聘继续工作。但受病痛多年折磨,他需要认真考虑治疗了。

  毛远新退休后,现在按照国有企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职工退休标准,每月领取1080元的养老金。上海市民政局还为他办了烈属待遇。每年春节,区民政局和街道居委会都派人前来慰问,在他的家门贴上“光荣之家”的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