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某人访美时,妄用“人海战术”赢朝鲜战争?马克阿瑟:自不量力

  韩国总统前段时间访美,把国际形势搅得一团糟,,韩国内部对尹锡悦此次访美也是意见不一,但是更多的是“亡国式外交”、“自残式外交”、“屈辱式外交”!虽然韩国总是说自己也拥有着五千年历史,就是不知道他们可知道“赵王鼓瑟”等历史名篇?

  尹锡悦不惜以韩国总统的身份为美国议员们高歌一曲,更是在长达四十分钟的演讲里多次贬低中国,抬高美国,卑躬屈膝的样子真是可怜!那么他在演讲里提到的人海战术有可能是真的吗?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人海战术在人类战争史上,曾经长期存在并被广泛的应用。对于人海战术,不同的时代和战场环境下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在冷兵器时期,作战人员的多少与其战斗力是成正比的,就跟打群架一样,虽然同样运用兵法,但是三十个人打一个人,啥也不顶用。

  

  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指挥和通讯手段以及短兵相接的作战样式要求唯有排成密集的方阵才能有效发挥战斗力。因此,一堆人扎堆往前冲的人海战术在冷兵器时代就是一种非常高效、合理的战术。

  虽然科技进步使战争进入了武器时代时,早期技术发展刚刚开始,步枪威力有限,人海战术其实已经就是单纯的送战士上战场挨枪子,没有任何作用了,这可以参考八里桥之战的惨烈,两万余人几乎全灭,而英法联军死了不过五人。

  但随着火炮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以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自动武器的成熟,到一九零四年的日俄战争时,人海战术不异于自杀式冲锋,日军在此有话想说。还有一战时期,索姆河战役期间,排成密集队形发起冲锋的英军在德军的机枪和火炮的重火力打击之下,战役第一天就有近六万人伤亡。从此之后,人海战术退居二线。

  

  不太了解朝鲜战争的读者们也应该都听说过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之惨烈,从现在的卫星地图就能看出,几十年了还是寸草不生。在这四十三天之内,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中,敌军不计成本发送炮弹,近约二百万发!在这种情况下,连水都是热的。

  上甘岭志愿军守护的阵地,按时间来计算,就是每天平均落弹四万余发;按面积来计算,每平方公里平均落弹近五十万发。这样的猛烈攻击下,对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应该是致命一击。

  

  因此,美军在朝鲜战争的掺入已经显示了极大的错误性。但从抗美援朝整个时间线来说,上甘岭战役的兵力规模并不是最多的,与云山战役十五万志愿军兵力相比,上甘岭战役涉及的人员肯定不是最多的,但不能凭借人员数量就说这场仗真不重要,要是不重要敌军怎么动用这么多军事装备?

  在这场战役中,美军一共调集多国兵力多达六万余人,大炮多达三百余门,坦克数量居然将近一百八十余辆,出动战机高达三千余次。

  战役中志愿军步兵共12、15两个军九个团,加上战役中持续补充的新兵数量,共计不到万余人。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2师、7师、火箭炮209团,炮兵60团,多达十余个炮兵营,共计各种炮将近五百门。相较于战争初期的志愿军实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对于军事武器极为发达,尤其是掌握了绝对制空权的联合国军来说,都意味着战场战争的极度惨烈。

  

  而美军方面有人说过,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也就是说虽然此前的志愿军已经多次和美军交手,但真正让美军以及世界认识到中国军人的气魄也正是这场战役,看到了中国人民对于战争胜利的决心与信心,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更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

  虽然在朝鲜战争的各种分析上总是大篇幅的看到美军的战略物资与人员配置的详细分析,但是很少能看到这场战争里最应该提及的国家——占领朝鲜半岛一般的南韩。这就是因为韩国在这场战争中就是个笑话!那么韩国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被评价为笑话?

  就从白善烨来说好了,白善烨是韩军第一位陆军上将。

  

  一九四一年他从长春伪满洲国军官学校完成学业,并且参加了当时很多镇压抗日的活动,几年之后日本战败,白善烨逃回平壤,形势不好之下,逃到南方加入了韩军。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历任师长、军长,还曾任陆军总参谋长,朝韩停战谈判代表、韩国驻华大使、交通部长官等要职。

  白善烨当时指挥的韩军第1师团多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痛击,而他第一次被痛扁就在云山战役,这是他首次在志愿军这里吃到大亏。

  当时志愿军39军116师根据上面传达的作战要求向云山方向进军。从泰川以北龙岩里、龙兴洞山地小路等地急行军两日后,于十月二十六日晚上抵达指定作战区域,从西、西北对云山形成包围态势。而韩军又被朝鲜方面打的是节节败退,无法抵抗。再加上志愿军一旁协助,该韩军居然是弹尽粮绝,无法作战。

  

  美国虽然想把韩军就扔在这里不管,但是这里还有美军自己的部队。十月二十七日这天,美军从日本调集运输机进行空投,等到美军支援之后,高炮和坦克再次指向志愿军116师。

  战势再次进入胶着状态。而韩方这边得到美国军事物资支持,更是一时狐假虎威,炮火猛轰志愿军。

  但是志愿军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在347团长指挥下,该团二营的同志们迅速占得了有利阵型,随后以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强势火力,打的韩国部队四下溃逃,败不成军。到了当天夜里,347团的五连继续进攻,一鼓作气连续攻占五个山头。

  一直到云山战斗结束。志愿军共计打击敌军一个团和两个联队,还有两个炮兵营、一个坦克连,敌方在云山这里可谓是惨败。从十月一日这天发起总攻,五号结束战斗,大获全胜。志愿军约俘虏和击毙敌人两千,击落敌机一架。缴获四架飞机、将近二百辆汽车,一百二十余门火炮,枪支弹药不计其数。其中第116师就击毙敌人七百余人,包括美军六百多近七百余人,击毁坦克、装甲车多达十一辆、榴弹炮约二十门,缴获汽车百余辆。

  

  并且因为韩军队伍溃败,撤退时不成体系,导致美军在这场战役里为韩军挡了大部分的子弹。在这场战役中可以看到韩国部队不过是美军的“防弹盾牌”,几乎是成建制的被我军歼灭,他们在朝鲜战争中最大的功劳是在大逃亡中无意撞死了美国将军山姆·沃克,这也是唯一一个牺牲在朝鲜战争中的将军!而这场大逃亡就是发生在尹锡悦口中美军“大胜利”的长津湖战役!

  尹锡悦访美,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目的,不惜把韩国整个国家都沦陷于国际耻笑之中。但是他成功了吗?高高在上的美国人要是如此就被“哄骗”那就让人贻笑大方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尹锡悦在演讲里不提及美国在朝鲜战争胜利的战役,那麽多取得胜利的并且中方也认可的战役不提,非要篡改历史讲长津湖,韩国“偷”的习惯,真的是保持他们的一贯作风。

  但是那麽多已经故去的美国名将,都在自己的各种“传”证明,他们输的很彻底。美国人不会把这次演讲当做一次愉快的经历,因为这是尹锡悦打他们的脸,美国需要小弟篡改历史才能战胜中国,这让全世界都在看美国的笑话!尤其是看过《长津湖》的中国人耻笑他们。

  

  作为美国军队历史上有着赫赫威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晚年的时候,提起在朝鲜战场上输给中国志愿军时,仍然是心有余悸的警告美国人:“不要去挑衅中国,不管是谁,和中国人打仗那就是有病!”这位曾经作为美国远东总司令和盟军总司令、率领美军将日本打得落花流水、有着卓越指挥能力的著名将领,却在面对着自认为能够凭借着工业能力和军事技术全方面碾压的中国,被打得毫无毫无还手之力。

  后来,在麦克阿瑟下台之后,李奇微接替了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在他的指挥下美军甚至一度还反攻到了“三八线”以北的一些地区。

  不过,就在美军洋洋得意地以为终于找到了“制胜法宝”以后,志愿军又开始利用“三三制”进攻战术,对美军实行战略性、大规模的进攻。这一下子将美军刚学到的穿插作战给破解,重新将其打回到“三八线”以南。由于美军的整编能力和相互之间的配合作战远不如志愿军那么牢固,这也让李奇微无法再将战术照搬过来。最终只能投子认输,如同麦克阿瑟一样被调离了朝鲜战场。

  

  到了晚年的时候,与麦克阿瑟一样,李奇微也对志愿军做出了评价:“他们是一群最凶残也是最文明的部队。”最凶残指的是志愿军的进攻火力十分凶猛,让任何对手都难以抵挡,甚至朝鲜战场上的联合国军,在听到志愿军的冲锋号以后,就会吓得瑟瑟发抖,慌忙撤退。但是志愿军从不虐待俘虏,且绝对服从命令,这也是最文明的军队。

  但是,美国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们还是固执地以为自己只是在战略上出了问题,不肯承认会输给一个刚刚建立不久、一切工业设施都并不完善的落后国家。于是,他们又派遣了马克·克拉克来接替李奇微担当联合国军的第三位总指挥官。

  就连“草原之狐”和“五星上将”都没能战胜的对手,他又怎么可能成功。于是,一上任克拉克就开始采取被动防守的姿态,丝毫没有与志愿军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勇气。这也让双方陷入了在“三八线”南北两侧长时间的对峙状态。

  

  美国政府对克拉克的保守战略极为不满,不过这也让他们确信了联合国军确实没有再进行反攻的能力了。于是就勒令克拉克与中、朝两国的代表进行谈判,最终签订了停在朝鲜战争的停战协议。这也让是美军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战胜对手,就签订停战协议的战争。面对这个结果,克拉克沮丧地说道:“美国政府明知道志愿军无法战胜,还叫我来背黑锅,让我成为了美军史上第一位战败的将军。

  其实对于人海战术最好的反驳就是美国人自己拍的《猪排山战役》,当时为了挽救美国军队自己的形象,不仅把责任推给韩国,还要把自己的英勇无畏表现出来,毕竟最后活下来的只有格里高利派克这个主演的角色,那么志愿军是怎么打这场战役?为什么可以勇猛的八进八出猪排山?

  一九五三年的猪排山战斗,成为了中美两军最后的争夺战之一。猪排山,也叫255号高地,是朝鲜战争最后阶段中美两军争夺战的地方。对于在猪排山的战斗,美军后来称:“投入极大,却收效甚微。这是一场极其艰苦而血腥的战斗,持续了几个回合”。

  

  因为在这时毛主席确立了“零敲牛皮糖”战术,也就是打小歼灭战。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每次每军以歼灭美、英、土军一个营为目标。志愿军及时改变作战方针,建立了积极防御和短促突击的战术。

  在阵地战防守,面对敌人的进攻,志愿军要懂得主动收缩,不要轻易和阵地共存亡,要利用反冲锋和战术反击击退对手,夺回失去的阵地。如此战术指导之下与敌军周旋,待将敌人削弱到一定程度,则其突出部或薄弱部进行战役反击,从而消灭对手。

  志愿军在这场战役中不同以往的使用大量的炮弹攻击。大炮,是战争之神,是攻坚利器。在六月九日当晚的炮击中,敌人苦心修筑的堡垒瞬间被炸碎。仅用一个小时的时间,349团的两个连便将红旗插在了石岘洞北山的主峰之上。美军一个加强连全军覆没。

  

  秉承上级“攻而不守,速胜速撤”的原则,349团并没有恋战,迅速撤下了山,顺便带走了俘虏和烈士的遗体。就是利用这些战术,志愿军以及小的代价八进八出猪排山,给美军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噩梦。

  但是我军绝对不会说美国大兵一个个的都是傻子,除了武器这种外在加持,其他优势一概没有,这是在侮辱志愿军。美国在军事上除了战争资源充沛,单兵作战能力也很强。虽然我们的军队向来擅长以少打多,以弱打强,用敌人的物资装备自己。而且他们遇到的是刚刚结束抗日战争的中国军人,遇到的是保家卫国的志愿军,这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他们不止一次证明,想要侵略中国,除非从他们尸体上踏过去!而美国打的是侵略战争,美军作战目的和中国就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必输无疑。

  其实早在二零一三年奥巴马就公开表示朝鲜战争中,韩国是胜利的一方,他这种给美国找补颜面的做法,我们不奇怪,而且从他们的依据这种说法也靠得住,毕竟他们的目的是保持住美国对亚洲的军事控制,但是说韩国胜利,中国就输了吗?

  

  显然不是,他们这种按目的来评判战争的输赢,那么中国、苏联、朝鲜也都是胜利的,因为我方的目的就是不能在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完全沦为美国的军事登陆基地。打嘴仗是没有意义的,从被迫捍卫朝鲜的国家主权,到把美国按在谈判桌上不得不进行和平对话时,谁输谁赢早有定论,但是这种几年后,无论是跳梁小丑尹锡悦的“人海战术”还是奥巴马的“韩国胜利”的说法,都是在侮辱当时作战的美韩军队罢了。他们不肯承认中国的强大,对“敌人”的蔑视,其实都是自己打自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