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过去了,赵本山和范伟的差距,已经变成了“一天一地”
2023年的上半年可以说是好剧接连不断,前有《狂飙》激起热潮,后面不同类型的好剧更是接二连三地出现。
《漫长的季节》这部披着悬疑皮,有着幽默打底,让人又笑又落泪的好剧也悄悄到来。
![]()
这部剧首播就获得了9.0的豆瓣高分,大结局后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达到9.4分。
已经61岁的范伟再次证明了自己宝刀未老,在荧屏前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实力。
![]()
剧中形象
当初范伟离开赵本山,放弃春晚舞台,让很多人惋惜,甚至有人直言“这是将自己的路堵死了。”
快二十年过去了,范伟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或许,分开是对两人最好的选择。
![]()
默默无闻的小品演员
很多人都想不到,荧屏前为众人贡献了众多笑点的喜剧演员范伟小的时候却是个内向自卑的人。
![]()
有人说搞喜剧的人都非常敏感,这令他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人忽略的想象,帮助他们创作。
不管是喜剧大师卓别林还是中国的喜剧天王周星驰,他们私下的性格都和表演中的相差甚远,并不爱与人交谈。
![]()
范伟也是如此,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也正因为最小所以总是会被忽略,所以他从小话就不多。
![]()
范伟从小就是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儿”,外形的自卑加上不善言辞,范伟对那些能言善辩的人非常崇拜。
从小时对着电视收音机学习相声,到后来鼓起勇气向父母坦白,在他16岁的时候范伟终于拜师陈仲连,正式开始相声学习。
![]()
可惜和小说中拜师学艺立马走上巅峰不同,范伟在这方面的天赋并不算高。
学艺五年,范伟都是在练习基本功,“说、学、逗、唱”仅第一个就让范伟磕了几年。
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在琢磨基本功,看着师弟妹们都开始登台表演,自己还达不到上台的标准,范伟后悔了。
![]()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不行就换一条。
1983年,范伟考进了沈阳曲艺团,继续自己的表演路。
在学艺的时候范伟也一直在创作,进入曲艺团后范伟也没停止,没多久《一个厂长的日记》让曲艺团的领导注意到了他。
![]()
当时很多人的相声都是老段子,范伟的创新让这个作品甚至被央视注意到,中央广播播放。
范伟的创作才能让他终于有了登台的机会,正式成为了一名相声演员。
1986年,范伟带着自己的作品《如此发财》去参加全国的相声大赛,可惜经验不足让他遗憾落场。
![]()
如果说生活中范伟是个社恐自卑的人,那他对自己的作品就是自信,对梦的追求是执着的。
1991年范伟的《烦恼》就获得了东三省的小品明星奖,第二年的《小偷奇遇》让他蝉联最高奖。
![]()
虽然获得了当地小品的最高奖肯定,但是范伟却缺少机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和范伟出道的艰难不同,赵本山可以说换行后很快就获得了肯定。
他小的时候是跟着盲人二叔学二胡的,其实就是村里红白喜事的时候去挣个生活费。
![]()
从换行进入小品表演,赵本山就仿佛开进了人生的快车道。
先是因为《摔三弦》闯出了名头,之后和潘长江搭档的《瞎子观灯》更是让他在当地表演了几百场,成为了沈阳的名人。
![]()
![]()
1990年,33岁的赵本山就凭借小品《相亲》登上了春晚舞台,自此开启了长达21年的春晚小品制霸路。
在1993年的时候,赵本山准备的春晚小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同样是东北的范伟就成为了赵本山的第一人选。
![]()
而那个时候范伟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好几年了。
铁三角的互相成就
范伟是个为了梦想敢拼的人,一到赵本山的邀约,范伟立马放下了手里的所有活动,买票去北京。
可惜有的时候成名也需要运气,而那一年显然范伟差了点运气。
![]()
范伟一到北京就和赵本山试戏,他不介意自己是个话少的配角,并且可以更加生动的促进这个小品的笑点。
可是因为他新人的身份,遭到了导演组的拒绝。而那个时候的赵本山虽然已经参加了两年春晚,但是还没能力拒绝安排。
![]()
范伟就这样兴冲冲的来灰溜溜的回。除了车票,什么都没落着。
不过这并没有让他灰心,那年他的作品《要账》不仅在沈阳斩获最高奖,更是直接获得中国相声表演的第一名好成绩。
![]()
而范伟的这次出行,也让赵本山记住了这个敢拼还有才能的人。
1995年,范伟终于圆梦,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牛大叔提干》这个小品表演让范伟发现这种可以灵活展现表情动作的或许更适合自己。
![]()
这次小品的成功让赵本山欣喜,范伟也和赵本山成为了搭档。
紧接着《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让范伟成为了春晚的常见户,不过因为都是配角,范伟并不是很火。
![]()
当时的范伟虽然跟着赵本山上了几次春晚,但是他的形象并不鲜明,没引起太多注意轰动。
看着赵本山以农村大爷的形象参与春晚,范伟终于发现了自己欠缺的是特点。
![]()
在2000年,范伟决定试试改变形象,将头发剃短,一句“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让他一夜成名。
![]()
《卖拐》让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一夜封神,也因为这个小品的火爆,还有人希望这三人继续组合。
借着这股风,赵本山三人在第二年又推出了《卖车》。
![]()
三人组的再次合作还是那样逗趣,很多人将他们三称为“铁三角”,希望可以看到他们的继续合作。
2003年三人合作的《心病》再次让他们获得了那年春晚的一等奖,可惜这是三人组的最后一次合作。
![]()
赵本山本来以为范伟可以和他一起合作,可是他们的春晚合作在2005年结束了。
2005年《功夫》这部作品一开场就是范伟出现的画面,也是他的第一句台词让他下定了离开春晚舞台的决心。
![]()
“借你借你一眼慧眼。”这句台词的错误让范伟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承受不住春晚的压力了。
![]()
高秀敏前两年就因为合作的工资分配等问题和赵本山闹掰,2005年也因心脏病离开。
“铁三角”互相成就了彼此,创下了在春晚上的最好成绩,但是却也因为压力意外等原因彻底分开。
![]()
各自发展
从2005年的那个小品结束后,范伟真的就没有和赵本山再合作。
因为有高秀敏这个前车之鉴,很多人都猜测是因为利益。
毕竟高秀敏会和赵本山闹掰就是因为分配的钱不均。
![]()
很多人都认为范伟和赵本山分开也是这样。因为早就有传言说一场42万的演出范伟只能收到7千块。
不过这个传言很快就被范伟亲自澄清,“我只是去帮忙,那笔钱本来就是许诺给本山大哥的,7000块是本山大哥自掏腰包给我的。”
![]()
范伟一直是个敢想敢做,也懂得换个车道达成目的的人。
在相声、小品界浮浮沉沉多年,他其实一直没能到达这个赛道的顶端,既然如此干脆换个更适合自己的。
![]()
从相声演员时他发现自己虽然有创作才能却难作出被全国喜爱流传的爆品。
小品的表演形式让他发现了自己在表演上面的天赋,而被赵本山邀请参加的《刘老根》《马大帅》更是让他证实了自己可以。
![]()
“当演员或许更适合我。”这个观点就这样在他心中出现。
春晚的压力还有失误让他终于决定放弃这个舞台,开始尝试演员。
![]()
不得不说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奇妙。郭德纲于谦是全国出名的相声大师,但是郭德纲成名后转战影视圈却都以赔钱收场。
于谦反倒是获得了影帝的奖杯。
![]()
赵本山和范伟也是如此。
虽然在小品的舞台上范伟一直是配角,但是在演员的道路上他反倒早早成为了主角。
2004年,他就主演了电影《看车人的七月》,将失业小人物的辛酸无奈展现的淋漓尽致。
![]()
都说电影很难叫好又叫座,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高,但是范伟却获得了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杯。
在2006年的《芳香之旅》让他获得了开罗电影节的特殊表扬奖。
![]()
在国内许多专业男演员还只能在国内的电影节参与评选的时候范伟已经接连获得了多个国际电影节的承认。
《不是问题的问题》让他第二次获得影帝的称号。
![]()
不过范伟并不是因为主角这个身份才参与表演,他在许多电影中也客串演出了经典的配角形象。
《天下无贼》中他是一个好色的盗贼,《道士下山》中他更是当时最令男人嫉妒的男演员之一。
![]()
范伟在演艺界发展的越来越好,赵本山的事业也开展的 如火如荼。
他的赵家班收了众多弟子,培养了无数草根艺人。
![]()
从刘老根电视剧到刘老根大舞台,他将商业化展现得很好。
![]()
可惜赵本山后续弟子接二连三地出问题让他晚年的名声受到了影响。
![]()
结语
有人说赵本山范伟彻底闹掰了,但是在《刘老根3》中范伟那句台词“只要你叫我,我都会回来,”却更像是真情流露的话。
![]()
两人分开快20年,赵本山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影视作品,《刘老根》《乡村爱情》创下了最长的电视剧纪录。
![]()
他捧红了东北许多草根明星让二人转演员得到了发展。
范伟则摘掉了“万年老二”的标签,用一部部影视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他们互相成就了彼此,也在分开后在各自领域达到了顶峰。
范伟和赵本山的演艺道路都有坎坷,可是他们二人的成功却毋庸置疑。
就像《漫长的季节》中的那一幕,人生不容回头,往前看才能更好的发展。
![]()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们将持续更新明星八卦、娱乐事件,点个“关注”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分享,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探讨,再次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