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阿姨哭诉心声:“和亲家走得太近,是我做过最愚蠢的决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诸多亲戚的问题中,婆媳关系是最难解决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对于夹在中间的那个人而言,无论站在谁的立场上,都将伤害到另一个人,支持婆婆则意味着伤害了妻子,支持妻子则又会寒了母亲的心。

  除此之外,亲家之间的相处也是一道亘古难题,既不能走得太亲近,也不能完全不走动,保持一个合适的尺度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当代社会讲究自由恋爱自由婚姻,但结婚这件事绝不仅仅是领个证就能结束得了的,男女结婚其实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正是因为男女双方正式组建了家庭,所以男方一家和女方一家才产生了如此强烈的羁绊。

  尽管人们总说亲家是亲人,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亲家关系都能好得像真正的亲人一样。68岁阿姨哭诉心声:“和亲家走得太近,是我做过最愚蠢的决定”。

  从双方的长辈视角来看,大家自然希望孩子们的家庭幸福美满,但在很多情况下,两边都会因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而造成诸多矛盾,而矛盾多了就会引发争吵,进而致使夫妻的感情受到影响。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两边的父母住到一起,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只有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时不时走动一下,才会让感情融洽稳定。

  陈阿姨就是因为和亲家的关系太过于紧密,从而使得两家的感情受到了影响。

  陈阿姨六十八岁,她的老伴两年前去世了,陈阿姨的孩子担心她一个人生活不方便,于是便让她搬来与妻子孩子一块居住。

  事情到这里本来没什么问题,可就在后来,亲家母要来这里治病,于是就暂住家里,没想到这一住对方居然不想走了。

  亲家母毕竟是儿媳妇的亲妈,所以儿媳妇自然没法说什么,只能让母亲住下来,但由于母亲生病需要人照料,而夫妻二人的工作又很忙碌,这个任务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陈阿姨的肩上。

  陈阿姨一方面要照料着亲家母的生活起居,同时又要带好孩子,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若说亲家母懂得陈阿姨的辛苦倒也罢了,可偏偏对方毫无感激之心,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陈阿姨应该做的。

  直到那一次陈阿姨因为太过疲惫忘记了煮饭,于是亲家母便在小夫妻都在的情况下哭闹,说是陈阿姨嫌弃她。

  事实上陈阿姨对亲家母没什么好感,对方之前就游手好闲,一身的坏习惯,可偏偏儿子很疼媳妇,对她百依百顺,鉴于此,陈阿姨便不愿再住下去,自己搬了出去。

  六十八岁的陈阿姨哭诉心声:“和亲家走的太近是我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

  双方的缺点容易显露出来

  大部分亲家都不生活在一起,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见一次面,如果见面的次数很少,那么彼此自然没有矛盾,见面时也能格外亲热,从小夫妻的角度来看,见到双方的父母融洽相处自然也是乐事一件。

  但如果亲家走的太近,乃至于生活在同一间房子里,时间越长,彼此的缺点就暴露的越明显,正如前文所提到的亲家母,她便是一个懒惰且不知感恩的人,而这样的特质显然让陈阿姨难以接受,就算向儿子诉苦,这件事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陈阿姨在照顾亲家母这件事上已经尽心尽力了,可偏偏亲家母仍觉得对方做得不够,时间长了不光家人对此不满,就连外界的人听到此事。也会想当然的认为陈阿姨才是那个做错的人。

  容易让小夫妻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亲家若是走得太近,那么他们一定会让小夫妻左右为难,所以保持适合的距离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前文中所提到的亲家母显然人品不好,浑身陋习,可偏偏由于陈阿姨的儿子疼爱妻子,于是他只好忽略母亲的委屈。

  若是儿媳妇能表明态度将母亲请回家中,事情也算是圆满地解决了,可偏偏儿媳妇并没有这样做。

  双方容易比较

  亲家母常常在夫妻二人面前演戏,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善解人意的长辈,还时不时的说陈阿姨的坏话,让小两口对陈阿姨的印象日益糟糕。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这种对比将愈发强烈,届时夫妻二人只会认为亲家母毫无过错,而陈阿姨却处处针对亲家母。

  总而言之,亲家之间千万不要走得太近,这也是为了夫妻二人的感情着想,不知道大家在这个事情上有着怎样的想法呢,一起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生煎包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