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到了38岁领悟到什么吗?就算决定是对的,但结果有可能不对
“小时候我以为到了38岁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大人。知道所有事的正确答案、只做出正确决定的那种大人。但是您知道我到了38岁之后领悟到了什么吗?
就算决定是对的,但是结果有可能不对——只领悟到这些!”
这是热门韩剧《请输入搜索词:WWW》中的台词,不得不说,韩剧那种精致的匠心还是很带感的,一句台词就可以击中人的灵魂。
好的影视作品,总会有贡献几句经典的台词,这是对口型、PS头像等之流所不能企及的。
虽然爱因斯坦老人家说时间是错觉,但我们毕竟是在不知不觉的变老,一眨眼,80一代要集体进入不惑之年了。
我小时候看40岁,总觉得那是太遥远的未来,遥远到没有形状,似乎40岁的男人就已经算是老人了吧。
如今逼近40岁,成为了一名曾经幻想过的大人,有苦笑,有沉默,有不堪,有羞耻。纪伯伦说“我曾7次鄙视自己的灵魂”,一个小孩变成大人,其过程当中的可鄙处,又何止是7次。
前两天看到李连杰的照片,面容、形态、神态已经明显苍老,我看了老半天,怎么也不相信当年《少林寺》里青春逼人,锋芒毕露的觉远已经56岁了(嗯,录像厅的银荡小王子任达华都已经64岁了也)。
再过几年,《少林寺》、《上海滩》、《霍元甲》等燃烧过的青春和热血可能就会成为80后久远的记忆,偶尔拿出来拍拍,飞舞的都是岁月的烟尘。现在的小破孩知道什么许文强和“四大天王”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印记和符号。
当一个人开始回忆过去,那就代表他开始变老了,只有变老的人才会像忙碌一天的菜贩,晚上坐在床上一张张数白天的钞票,而年轻人都在忙着去赚钱,根本顾不上怀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8岁意味着不得不成熟,古人说三十而立,其实是说人的心理变成熟的一个尺度,而现在社会瞬息万变,很多人都难以在三十岁立起来。
“就算决定是对的,但是结果有可能不对”,在各个城市流浪的年轻人,早已习惯了事与愿违。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说你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无论工作还是感情。
不许职场见白头,35岁的职场人都已经处在新陈代谢的线上了,何况38岁,你要是没有几把刷子,老板看不到你的价值(现在和未来可提升的价值),那你最好还是早点干脆走人算了。
每当我看到三十来岁的“年青人”开始白发、秃顶,变得精神萎靡又油腻,我就觉得变老实在是一件极残酷的事。
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家庭。人到中年,早已暴露了铠甲下的软肋,表面看上去光鲜牛逼,实际上自己知道是色厉内荏,西服下面掩盖的都是虚弱和苦恼的小心。
大概几年前,我看到了任正非讲“灰度”的文章,自己琢磨了两三年,才算是稍微懂得了一些灰度的道理。
灰度是一种哲学认知,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我的体会是,人生是动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有获得自我提升才算有意义的。
有时候,人不得不到达一定阶段才能真正懂得一些道理。任正非也是人到中年才领悟“灰度”哲学的。
“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我们要接受世界的不完美,我们更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凡、渺小,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人才有可能伟大。灰度的内涵就是真实的面对,开放,妥协,坚持,方向,进化……这是我的体会。
就说到这里吧,千言万语,只能说之一二。38岁,就是这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