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高中生到底该看什么类型的书?
今天我买了一本《洛丽塔》,然后我妈妈看书后简介,看到了“疯子”“精神病”等词语,便认为我挑选书总挑选神经病畸形类的书。自我有抑郁症,她便特别敏感。以前她从来没有限制过我读书或者认为我读的书不好怎么样。现在她似乎把我生病的一切矛头都指向我的书。类似于《百年孤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房思琪》三毛的书等等,只要一含有“疯子”“尸体”或者任何关于悲剧,她都认为会使我变得低沉消极,甚至说读太多文学书也不是一件好事。我想到了房思琪,但是也有刘怡婷。
我妈妈是怕我误读,然后是自己陷入困境。她认为我应该读一下类似于《如何积极向上》《阳光心态》或者与人交往之类的书。
我基本会杂七杂八的什么的书都看一些,育儿经验,心理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销售,交流技巧,悬疑科幻等等。这都是上高中前读过的
高中后一般就这些
我真的很宝贝我的书,不是很亲很亲的朋友借我都不借的,借出去久了我会牵肠挂肚。亲戚绝对不借!从来没还过!!很不喜欢我妈妈这样评价我的书。
我思虑再三,还是想来答一下您的问题。
我与抑郁症算是颇有渊源了,甚至我创作的第一款游戏,题材也都是抑郁症。
太多太多人不懂抑郁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子,兴许我也不懂,但我一想到有人会因为自我抑郁而陷入困境,尝试过努力过却又挣不出来、又不能被所有人都理解,我就觉得心里发堵,我是流着泪在写这么两句话的。
我猜,你是文科生。看得出来,您很喜爱阅读,这点我远不如您。
也许,你可以尝试一下回归课本,去背书,去把那些知识点背的滚瓜烂熟。
如果,您是理科生,那么,我想,你恐怕很难抽出空去阅读了,高中的课业只会越来越重,理科对刷题的要求可能会更高一些吧。
其实,在我看来,越了解人性,就越不忌讳人性。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读《欧也尼葛朗台》,读《老人与海》,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无论是孤独、寂寞、悲惨、痛苦,还是欢喜、欣慰、庆幸、感动,都是人类的思想感情,了解它们,是否也有助于了解自己呢?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你能找到答案,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不被外人约束,在书的世界里畅游的答案。
也许,试一试《时间简史》?又或者弗洛伊德?经济学也很抽象,读一读?如果你想试试杂七杂八的书,可以看一看自己能不能读懂那些在某些专业上具有一定层次的书。哈哈,当然,如果不想学,别妄想读懂任何一本有价值的计算机类书籍。
嗷,对了,袁腾飞的书很有意思,《这个历史挺靠谱》中国古代史的部分我读完了,但我实在看不进去近代史,看着来气,所以后面的没读。《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也是他写的,让历史有趣起来,在这一点上他还是很厉害的。
书啊,当然是看自己喜欢的咯。
不可否认,书是有阅读门槛的。
看不懂的书,硬看,就只能闹笑话。
同一本书,有人看了有益,有人看了反而有害。
但是,让别人来决定看什么书就更糟了。
因为书是思想的载体。
让别人决定看什么书相当于让别人决定你的思想。
这可不是件好事。
而你自己想看什么书
也取决于你想接收什么样的思想。
你想接受什么样的思想,也取决于自己现有的水平。
在思考和反省中不断升华
舍弃糟粕,汲取精华
强化优势,弥补不足
这是读书的作用。
你现在什么书都看,
很正常,也很好
说明你愿意了解更多的领域
比天天瞎玩的人强多了
但是希望你能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选择性地钻研一门
因为
时间是有限的,书是无限的
而且阅读广而不精,是读书人的通病。
至于你妈妈的担心,
不要怪她
我刚才说了
书是有阅读门槛的
她觉得这些书不好
不是因为这些书真的不好
而是她无法理解
这是水平有限导致的。
所以,该看啥书还是得看。
但是,记住一点。
你已经18岁了。
你应该学会怎么让意见不合的人接受你的想法。
以后会遇到很多不讲道理的人。
他们没听说过你的东西,也不愿意去想,就把你全票否决。
这时候怎么办?
决裂或者企图让对方理解。
都不是好办法。
别人闻所未闻的东西,怎么可能一下子接受。
但还是可以说服对方
只要他能明白这不是坏的东西
并允许你的这一套存在
就算成功了。
这属于说话的艺术。
人都会有抑郁情绪,也都很可能经历抑郁的阶段,但是是否有抑郁症,这个最好不要轻易自己下判断,这个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判断。而且,要注意,心理医生的水平良莠不齐,并不是说一个医生诊断了是抑郁症,就确定无疑的。
另外,抑郁症这个东西,跟感冒一样,不是你想得就能得的。
再来说一说读的书的问题。
一个人在什么阶段喜欢上什么样类型的书,是具有很大随机性的。按照一个人喜欢读的书的类型反向去推理一个人的性格,是非常不科学的。
喜欢读探案小说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没有什么观察能力,喜欢读心灵鸡汤的人也不一定就充满了正能量。
世界之大,没有人能将所有书读完。甚至没有人能将所有书中的千分之一读完。所以生而为人我们终究只能一窥世界的一小小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规定高中生“应该”读什么类型的书是不恰当的。
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书,对什么书感兴趣,什么书对你的影响比较大,这些都是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的。
所以对于“应该”的这个问题,不要太纠结。
读就行 读啥都行,读自己喜欢的
量上去了
你自然而然就知道读什么了
读自己喜欢的 其他的涉猎一下有兴趣的拣出来慢慢的就这样
看了看题主的书架
都是很不错的书呀
看书就应该包罗万象(除去垃圾文)
题主看的书很正常,但你妈妈推荐的书却食之无味,弃之果断
照你妈妈说的应该是让题主看一些心灵鸡汤之类的书
不过说实话我就十分反感心灵鸡汤,因为心灵鸡汤的说教有用的话,那么他的作者怎么不飞黄腾达呢?还搁这苦逼地写书?而且大部分心灵鸡汤的文笔其实很烂,讲的故事大多空洞无物,一昧强行升华,强行正能量。
我觉得题主妈妈的行为和举报喜羊羊的家长的行为异曲同工,每天担心书籍影视会带坏孩子,殊不知自己的行为才会毁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