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级十八禁,这片太生猛了!

  说起去年的恐怖片,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当属《遗传厄运》

  这部小成本电影,在全球创下了出品公司A24票房最高的成绩,口碑更是一路飙升,《好莱坞报道者》甚至赞扬它:“注定名垂青史的恐怖电影”。

  作为处女作,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导演阿里·艾斯特自然也被不少影迷追捧。

  说起这部片子的出品公司A24,也是在独立电影圈占得一席。

  这几年颁奖季的种子选手,大多来自A24旗下::《月光男孩》、《伯德小姐》、《鬼魅浮生》、《房间》等等。

  今年,阿里·艾斯特再次自编自导,带来他的新作,准备用新的风格带给大家一轮刺激——

  《仲夏夜惊魂》

  这部新片,第一反应是:邪。

  与导演前作里那种黑漆漆的压抑风格不同,这部新作从始至终都是清新美好的风格,但恰恰是这样,看完反而给人一种细思极恐的感受。

  这部影片评价两极分化严重,喜欢的噌噌给打上五星 ↓

  不喜欢的一星奉上 ↓

  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

  女主丹妮是个情绪极不稳定的学生,她妹妹患有双相障碍,经常给她发恐吓信。

  更严重的是,她妹妹杀害了父母,还自己吸汽车尾气自杀。

  于是,一夜之间丹妮成了孤儿。

  尽管亲人都没有了,还好丹妮还有个关心她的男友。

  哦不对,这个男友正在考虑同她分手,只不过看到她遭遇家庭重创,不忍马上拜拜。

  为了安慰丹妮,男友决定带丹妮一起去瑞典旅行,观摩欧洲仲夏夜习俗。

  其实这也是男友的同学佩尔的热情邀请,说这是他家乡哈嘎镇的一项传统。

  在进村前,她们还结识了另一对来自伦敦的小情侣,康妮和西蒙,两人甜蜜无比,羡煞旁人。

  到达哈嘎镇,这里与世隔绝,蓝天绿地,鲜花盛开,所有人都身着白色衣服,甜美的少女们头戴花环,这里仿佛一处世外桃源。

  原来,哈嘎镇每九十年便会举行一次仲夏夜盛宴,持续整整9天,从村民们的筹备来看,他们相当重视这次盛宴。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无忧无虑,这让几位访客感到非常心安。

  但这个小镇隐隐也有不太对劲的地方。

  首先,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出现了极昼,几乎全是白天,晚上睡觉需要拉下窗帘遮光。

  而睡觉是他们六个人在一个大房间,毫无隐私可言。

  此外,房间的墙上也画满了他们看不懂的画,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隐喻。

  就连就餐仪式都在井然有序中,透着某种诡异。

  更不用提丹妮的男友,居然在自己的杯子里吃到了女子下体的毛。

  原来,这里的传说是:女子将符咒放在心仪的男子床下,再用阴毛与经血制成食物与饮料,骗男方吃下,这样对方就能对女方死心塌地。

  emmm,好重口的爱情传说,跟这个外表清新的小镇一点也不搭啊。

  在这里丹妮还总是出现莫名的幻觉,比如看到自己手上长草,脚和绿色的草坪化为一体。

  餐后,重头戏来了。

  几名参观者看着村民将老人抬到悬崖边上,先在刻满神秘符文的巨石上抹血,这就已经够惊悚了吧,

  接着老人纵身一跃,从悬崖边跳下,即便没有摔得粉身碎骨,也残疾不能自理。

  因为哈嘎镇的人认为:18岁前是人生的春季,18-37岁是夏季,36-54岁为秋季,54-72岁则是冬季。

  所以等你活过72岁怎么办?那就快乐地迎接死亡啊!

  不是,这摔得血肉模糊的样子,哪里快乐了?

  更可怕的是,看这个悬崖似乎也不是特别高,所以老人摔下来并不会马上死掉。

  于是,年轻的村民拿起锤子,狠狠往下一敲……

  【场面过于血腥,假装此处有图】

  相比被这个场景吓得花容失色的几人,村民对此似乎见怪不怪,还围在一起,为摔成肉泥的老人们举行火花仪式。

  经过这一段小插曲,再看鲜花缤纷的哈嘎镇,似乎显得更加可怕。

  要说这几个访客也不是一般人,胆小如我,见到这种大场面,早吓得赶紧离开了。

  这几个人还是人类学博士,于是见了这场景,丹妮的男友和他的朋友乔什,居然第一反应是,以哈嘎镇种种特殊习俗为内容,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

  看看读博士多苦啊,不但愁得掉头发,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搞研究,比起来,翟天临真是轻松多了。

  以下剧情涉及剧透 ↓

  这几个人,尽管想在这里搞研究,但却不把哈嘎镇的习俗当回事。

  比如马克就在镇内的先祖树旁随意小便,于是……领了便当。

  其他几个人,也……没能活着走出哈嘎镇。

  像被剥皮吊起来装成飞鸟这种,都是小意思 ↓

  反倒是最开始被男友的朋友们一致嫌弃的丹妮,在这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还在五月柱舞蹈中胜出,成为镇上的五月女王。

  而她的男友却难抵诱惑,投入了这里其他女子的怀抱,最终等待他的,自然也不是什么好结果。

  因此,当熊熊烈火吞噬了祭司神殿时,原本被亲友抛弃的丹妮,却彻底融入了哈嘎镇,并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因为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原来哈嘎镇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出现畸形儿,便会派村民寻找外来人员,比如热情邀请他们的佩尔。

  来到哈嘎镇的访客只有两种下场:冒犯这里的传统或者打算离开,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彻底融入这里,成为哈嘎镇的一份子。

  因此,有观众表示:

  如果你的同学邀请你去他家乡参加什么神秘节日,答应我赶紧跑路吧……

  对于失去父母和妹妹的孤女丹妮,佩尔一开始就把她当做了吸纳目标。

  当失去亲人时,男友考虑的是什么时候跟她提分手,而佩尔却在她身边,对她嘘寒问暖,感同身受。

  除了送丹妮画像当生日礼物,当她在哈嘎镇感到难过时,佩尔也会在她耳旁洗脑:

  这里每个人都接纳我,包容我。

  就连丹妮发现男友背叛自己,失去了最终的精神支柱,在木屋痛哭时,哈嘎镇的其他女孩都围在她身边,用和她同样声调与方式哭泣,仿佛是跟她一起经受了被背叛的痛苦。

  哪怕最后村民被活生生烧死时,在神殿外的村民也表现出被烈火焚烧的痛苦,发出痛苦的哀嚎。

  试问,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洗脑下,丹妮能不自动将自己代入成这里的一份子吗?

  在村民的欢迎中,片尾的丹妮,甚至恍惚中在这里看到了她的父母——显然,她已经从内心深处认同了这里,以及这里的价值观。

  表面上看《仲夏夜惊魂》似乎没有什么恐怖元素,但连通整个故事来看,完全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传销洗脑。

  难怪有人评价:丹妮被PUA了。

  因为她觉得自己孤单悲伤,在这里得到了大家的接纳,但实际上她受到的痛苦是谁带给她的呢?

  跟哈嘎人的村民分不开关系。

  比起之前的《遗传厄运》,主题是牺牲家人,换取自己的利益,强调原生家庭对人的负面影响,

  这部洗脑主角的《仲夏夜惊魂》,更注重展现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

  尽管影片宗教隐喻不少,各种生殖崇拜的符号挺多,看起来有种神叨叨既视感,但它的主题却并不难懂,也更加令人警醒:

  世界上绝对不止一个哈嘎镇,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支柱,不要轻易被同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