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改变别人 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试图改变周围的人,但实际上这并没有必要。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你会感到不适,你试图改变的那个人也会感到不舒服。

  

  当认知水平存在差距时,他无法理解你的好意,反而可能心生不满。要明白,每个成年人都非常顽固,改变他们是非常困难的。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以及不断更新的社交圈。就像保持房子价值一样,需要不断更新,人也是如此。

  

  一个聪明的人会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寻找那些与自己频率相近、能共同前进的人,而不是试图改变那些频率不同的人。因为大多数人很难突破固有的思维和社会阻碍,无论是认知水平还是社会层面。试图改变一个成年人往往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的。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父母遗传下来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大多数家庭中,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父母的翻版。当一个人在成年后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时,想要改变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人无法成为百分之百合格的父母。孩子小时候,往往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心里也会不服气。因为大多数家长在二十多岁毕业后就不再学习,知识结构和审美水平与新一代孩子有很大差距。

  

  大多数家长无法用知识和威严约束孩子,只能依靠武力。当孩子不服气时,家长只能生气。然而,当孩子长大成人,尤其是进入中年阶段后,他们可能会觉得父母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多数孩子无法突破原生家庭的阶层限制,父母中年后的人生经验正好派上用场,然后代代相传。

  

  为什么大多数人很难跳出原有的阶层呢?因为你最终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本质上是双向选择的结果。成年后,人们在选择朋友时会选择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相近的人。成为朋友的本质是双向选择价值观、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结果。

  

  即使是过去关系很好的同学和朋友,在工作多年后,大多数人的交集也会越来越少。原因是大家在认识问题的层面和知识水平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收入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消费水平不同导致对世界的认知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使得彼此难以相处,自然会从对方的世界中慢慢淡出。

  

  因此,大多数人成年后的社交圈不断瓦解,又不断形成,以动态的方式改变。你身边会逐渐聚集与你水平相近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抱团。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如此。

  

  很多人如果没有社交媒体,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彼此也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社交媒体表面上让大家看起来更近了,能够一起交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最终能与你交流的人,还是现实生活中与你相近的人。因此,网络和现实生活非常相似:由于对世界认知和理解的差异,大家都被固定在自己现有的圈子里,很难突破进入其他圈层。大多数人在网络世界里,只是找到了与现实生活中相似圈层的人,很少有人能够突破。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在哪里,能让人持续交往的一定是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相近的特点。如果你追求的是不断学习和成长,你会慢慢替换掉那些与自己步伐不一致的人。

  

  朋友这个词,其实一直是分开说的。朋是经常接触的,友是志同道合的。你身边的人群类型及其平均状况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平均水平。记住,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