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某系改名:元宇宙之热下还应冷思考

  原标题:南信大某系改名:元宇宙之热下还应冷思考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有着25年历史的“信息工程系”,改名成了"元宇宙工程系,网友对此抱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不务正业”,有人好奇教学内容。人们热议背后体现出当下元宇宙概念的火爆,而我们更应该在此热度之下进行冷思考。

  南信大的改名,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追热点”的一种行为。2012年为元宇宙元年:从Facebook 改名为Meta,到名类软件推出的元宇宙体验空间,再到各类资本竞相涌入“元宇宙"相关领域。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不同行业对于元宇宙”这一新概念的追逐。作为兴起的领域,人们往往对此了解不深,因此但凡有关事物被打上元宇宙的标签,势必会在“注意力经济”下引来人们的关注。南信大借用"元宇宙”这一符号或许也是为引起更多的注意。

  南信大的改名,若能将元宇宙相关研究扎实推进,对学校及学界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其毕实在元宁宙概念爆火的当下,并非只有南信大这一家学校有所动静。今年年初,清华大学成立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元宇宙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甚至在校庆日推出了中国首家元宇宙新闻传播学院。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在推进元宇宙”研究过程中展示的积极班的信心。如果能保证研究能真正落地,而不只是“纸上谈兵”或许有关元宇宙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元宇宙概念火爆之热下,各界都应静心“冷”思考。诚然“元宇窗”这一概念的兴起,为人类有关社交空间的想象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但是新技术的诞生往往隐藏“危机。”比如在Meta推出的元宇宙游戏中,一名女子称遭到“性侵”。虚拟空间中存在的伦理失范问题如何界定成了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话题。元字宙沉漫式的空间是否会让人们沉迷其中,沦为技术裹挟下的“新型容器人”这也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如海德格尔曾言:"技术是时代的座驾,而能够驾激驭技术影响时代进程的,永远是拥有主体性意识的人。“元宇宙”的未来必然会超越出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学界名大高校的“元宇宙”实验室的设立,还是资本的蜂拥入局,都应该在元宇宙之热下进行冷思考,让元宇宙的到来成为“感赐”而非包袱。

  一方面,高校设置元宇宙类的学系,有助于引起学生及老师的关注从而投入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汇集不同领域的优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助力该科道的发展,促成学界研究能进快转化为业界成果。

  作者 山卿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