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硕士捏造偷拍事件引网暴,引发新闻伦理反思
网曝他人的人,必将受到反噬。在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以真实、公正、客观的态度报道事件,为公众提供正确的信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免会发生一些违反新闻伦理的行为,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抵制。
事件始末:女子怀疑男子偷拍,闹得不可开交
2023年6月7日,四川某大学新闻硕士,在广州地铁8号线上怀疑一男子对其偷拍,在地铁上,闹得不可开交,一个劲儿的让该男子打开手机相册,查看是否有偷拍到她的照片。
真相调查:男子并没有进行偷拍行为
非常可惜,翻找了几次,压根就没有发现该名女子所说的偷拍照片,相册里除了赫然醒目的收款二维码,再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街拍。
偷拍确实不对,但是如果人家没有偷拍,现场是不是就可以适可而止了。但偏不,女子硬是要跟男子前往派出所,男子也非常实诚,全程没有过多的解释,跟她来到派出所。两人在警察的面前,查找了各种他们能找寻的证据,最后证明,该名男子并不存在任何违法行为,包括该名女子一口咬定的偷拍行为,就这样,两人在派出所达成了和解协议。
网暴引发反噬:女子利用专业知识和网络力量传播虚假信息
但不成想,这名女子依靠自己专业的知识,煽动网友痛恨偷拍者、猥琐男等愤恨情绪,在网上大肆传播该男子“偷拍”她的“事实”。
但这届网友可不是吃素的,女子想做什么还是能够看的出来。果然,有不少人在评论区里给女子评论,“分明就是你咄咄逼人,人家大叔什么都没说,很是配合你”、“这就是偷拍?”、“警察都查过了,什么事情也没有,都和解了还要发到网上?”......
女子叫嚣到:“称手法娴熟不是第一次作案,并表示既然没有偷拍,那他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
舆论哗然:网友对女子的行为表示强烈抵制和不满
听到这里,在联想一下这名男子的年纪,一位50后,众多网友坐不住了,想起如果这是自己的父亲,被人这样诬蔑,心理十分不爽,纷纷呼吁,希望男子能够出来,让这名女子得到应有的惩罚。
就在这件事发酵的不可收拾的时候,一位自称是该名男子的儿子终于出面,他说,因为自己的父亲不会用那些复杂的智能手机,平时连收款码都是自己下载打印好给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在网上传播的这么厉害。以为当时女子删除了视频就没有事了,没想到自己的父亲在网上被人编排成了这样。
他表示,女子行为已经损害到父亲的权力,但他们不需要女子赔偿金钱,只希望该名女子可以出面,在网上公开给自己的父亲道歉,挽回父亲的颜面。
舆论反噬:终道歉
顶不住压力的女子,终于在网上公开了对男子的道歉,但是大众并不买账,因为大家觉得,作为一名新传人士,特别是一名拥有超高学历的新传人员,不追求新闻事实,一味依靠自己的臆想,妄加定论,利用网络力量网暴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满足自己的私欲,并不是一位好的新传人士。
网友认为,如果这种人往后在新闻媒体行业立足,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遵循职业道德和诚信原则是绝对必要的。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尊重事实,散布虚假信息或者歪曲事实,那么他或她就不符合这个行业的标准,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诚然,在大众看来,这名女子捏造事实,诬蔑他人,已经是一位不尊重新闻事实的工作者,如果放任她在这个行业越走越远,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受到伤害也不一定。
所以,有不少网友甚至跑到该名女子的学校,还有向其他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希望这名女子得到应有的处罚。
目前,四川某大学对于该名女子的处罚尚未出来,但可以知道的是,不少人都希望学校可以撤销其研究生学籍,保留本科学籍,希望给予警示。
职业警示: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提升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写在最后,这起事件是一次关于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教训。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守真实、公正、客观的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炒作话题的“假新闻”,并积极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新闻行业的发展,共同营造一个真实、公正和透明的信息环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