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性看待玩游戏?
谈到游戏,年轻人都会津津乐道,每个人都会说上一款最近在玩或者曾经玩过的游戏,而大部分中老年人只会说玩游戏不好,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对于这两种思想的碰撞,往往容易让两代人产生矛盾与隔阂,那么玩游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先来谈谈游戏作为娱乐项目本身的含义。它是所有哺乳类动物学习生存的第一步,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规则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同时这种行为方式也是哺乳类动物所需的一种降压减排的方式。
程序员朋友说:“写了一天的代码,感觉又累又枯燥,下班玩会游戏能让我换一种思考方式,缓解一下神经疼痛。”
设计师朋友说:“想设计一个角色,但是没有思路,玩游戏能让我找到灵感。”
销售员朋友说:“今天遇到的客户太让我生气了,玩游戏让我忘掉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由此可见,适度游戏确实是有益处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游戏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与此同时,许多家长认为未成人玩游戏有很多坏处,他们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他们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从而导致上课开小差,做习题的时候不专注,学习成绩下降。
还有家长认为,家里的小孩经常玩游戏会产生依赖性,他们经常通宵玩游戏,偷偷地去网吧玩游戏,作为家长一旦干预他们的行为,这些孩子就会异常烦躁,长此以往,他们的社交功能变差,不愿与人沟通,产生心理问题。
沉迷游戏会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长,这是事实,这也导致很多家长痛恨游戏。

其实,最初的游戏旨在练习各种技能,比如体育游戏中的游戏实践、棋类游戏的战略思维训练和文字游戏的训练语言,它们能帮助人类对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更好的理解,让我们去适应多人训练的合作模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玩游戏是为了劳逸结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相比于其它需要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兴趣爱好来说,游戏的性价比很高,容易上手,学习成本也很低。然而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人却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无法自拔,导致现实生活中迷失了方向。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不管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千万别用游戏来麻醉自己,别把游戏当作逃避现实的工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