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考结束,聊聊那些恶魔附体的少年

  

  文 = 五花you

  高考、中考刚结束,就被一连串的杀人事件震惊了。

  行凶者的身份,基本都是初中生。

  01

  当老师和全班的面砍死同学

  6月12日,四川广安岳池县一中学的初三某班。

  中考在即,老师正带着所有同学做最后冲刺。

  突然一名男生掏出菜刀,对着另一男生的脖子猛砍三刀。

  就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他残忍的杀死了自己的同学。

  被害男生14岁,凶手15岁。

  据说,早前两人曾因琐事产生了矛盾。

  为此,老师和双方父母沟通调解过。

  一个月前凶手给被害男生写纸条,表示一定会杀了他!

  所有人,包括被害者自己都没有当真,却不料凶手是认真的。

  仍旧是四川广安。

  5月24日黄昏,广安武胜中学13岁的初中生小卢,被同学棍棒打死。

  据目击者称,当时两名学生手持棍棒追打另一学生,从学校一直追到街上。

  最终,小卢被打倒在街边,抢救不及身亡。

  事发后家长悲呼:

  早上把儿子好好送到学校,晚上放学接通知说孩子被打死了!

  02

  24小时杀两人、伤四人

  这两起案件虽有公开报道,但传播不广。

  在它们之前,北京曾发生一起更暴戾、更恶劣的中学生杀人案。

  5月15日,中国人大附中通州校区。

  早上第一节课,高二某班的一男生突然掏出铁锤,猛砸一女生头部。

  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赶紧制止,也被砸伤。

  女生逃出教室,男生紧追不放。

  之后,多名师生控制住了行凶者。

  就在此时,他又从身上掏出一把刀子,刺中了刚赶来的副校长的颈动脉。

  ……

  

  然而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

  头一天(14日)晚上,该男生先杀了邻居老两口。

  当天早上又把母亲殴打致昏迷。

  然后藏了铁锤和刀子,若无其事的到了学校。

  估计了解这些情况后,当天参与制止的所有同学和老师都会惊出一身冷汗。

  至于行凶的原因,有一种说法:

  凶手是同性恋,对象是另一班的男生。

  两人在街上亲热时被邻居看到,然后告诉了他妈妈。

  当晚,母子两人爆发激烈争吵,男生随即杀害了邻居两口。

  而他欲锤杀的女生,据说是他男朋友的追求者。

  03

  暴戾的不仅仅是男生

  暴戾的不仅是男生,女生亦然。

  5月25日下午,福建厦门松柏中学体育课。

  一名初二女生在饮水机上接满一壶开水,然后到操场上拍了拍一名男同学的肩膀。

  趁男生回头的一瞬,她将一壶开水全浇到男生脸上。

  男生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结果为二度烫伤。

  

  事件的起因,是女生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批评,她怀疑男生告密,遂在体育课上泼开水报复。

  4月6日,江苏也发生一起初中女生杀人案。

  事发学校是常熟实验中学。

  早上入校时间,一初三女生等在校门口。

  等一男生过来,一刀毙命。

  当时,送男生上学的妈妈就在不远处,亲眼目睹儿子被刺倒下。

  据说女生与男生早恋,因学校干预男生提出分手。

  女生强烈不甘,便在校门口将其杀害……

  厦门女生今年13岁,常熟女生14岁左右。

  04

  动机看似幼稚,杀意不留生机

  以上是近两个月来,公开报道的5起中学生杀人案。

  行凶者都在十三四岁左右,最大的也才16岁。

  谁能想到,翩翩少年有一天竟会残忍、冷血至此。

  近几年初中生杀人案基本没断过。

  2018年一起案件,甚至与本文开头的广安凶案没什么两样:

  2018年6月4日,距离中考只有几天时间了。

  这天放学后,山东淄博雪宫中学的初三男生秦某藏在某小区的楼道内。

  这座楼里住着他的同班同学小马。

  等小马进来的刹那,他一刀捅进小马的左胸。

  小马挣扎逃跑,他又一刀砍断了小马的颈动脉。

  小马逃出楼门便倒在地上,他跟上去又连捅十几刀才住手。

  事后发现,秦某一共捅了小马13刀,刀刀致命。

  有些网友可能还记得:

  小马的妈妈抱着儿子尸体痛哭,血流了一地的画面……

  

  两人是同班同学,成绩都很优秀。

  不过小马一直是第一,秦某是第二。

  这就是杀人动机!

  5月底会考前,秦某警告小马:

  “如果考得比我好,我一定杀了你。”

  6月4日成绩公布,小马依然压秦某一头。

  于是放学后,他杀死了“竞争对手”。

  对比两起案件,某些方面高度一致:

  都是初三生,

  都是中考在即,

  都是看似幼稚的动机,

  都是不留任何生机的杀意。

  05

  什么家庭培养了恶魔一般的孩子

  是什么让初中生满身戾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

  其背后多半和家庭有关。

  泼开水造成同学毁容后,厦门女生的家长不仅不道歉,反而心机百出。

  一会儿说女生不是故意的,一会儿说女生是被欺负才泼的。

  而且还以女生患有抑郁症为由,向学校施压,企图逃脱处分。

  表示:如果女生因处分而自杀,学校要负责。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学校竟然真的只对女生“警告处分”了事!

  学校还寄语该女生,希望她:

  “能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认真检讨,明辨是非,争取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家庭和学校,两根上梁都歪了,又怎么指望一个13岁的初中生明辨是非?

  厦门女生事后对同学说:

  “你看,我还不是好好来上学了,又不能把我怎么样!”

  她还扬言,男生回来后继续打。

  有过不究,骄横霸道。

  

  事件发生后,受害男生家长没有提赔偿,只要求该女生转班并公开道歉。

  可家长和学校方面都当做没听见。

  无奈之下,男生家长为孩子办理了转学手续。

  06

  凶案多发,入刑年龄下调至12岁

  关于初中生,这两年公开的凶案还有不少。

  2019年10月20日:

  大连一男孩蔡某(13岁)将同小区女孩小琪(10岁)骗至家中杀害。

  2020年5月7日:

  南通市小海中学的范某(14岁)伙同他人,将初三男生小盛(15岁)殴打致死。

  2021年2月17日:

  陕西省勉县东风社区的初一学生杨某(13岁),杀害了邻居家的男童程程(6岁)。

  2021年3月29日:

  株洲市体育路中学的五楼卫生间内,初三学生何某(15岁)将同班同学赵某割喉致死。

  ……

  其中,大连男孩(13岁)杀人案的社会影响最大。

  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刑法修正,将入刑年龄下调至“12岁”。

  休整之前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基本上所有初中生都在这一保护范围之内。

  多数初中生也对自己的这一“优势”了然于胸。

  有网友就曾在公交上看到两个初中女生吵架。

  一个说我想捅死你,我还未满14周岁。

  另一个说我也未满14岁,我也能捅你……

  法律保护了未成年人,却也助长了一些未成年人的歪念。

  有一种说法,初中阶段是最危险的。

  不仅仅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叛逆,最容易走极端。

  还因为他们已经懂得利用规则,来实现自己最疯狂的念头。

  而且,现在的孩子懂得更多、长的更壮,行动能力超强。

  他们一旦疯起来,造成的破坏与成年人没有两样。

  实际情况也看到了,初中生制造的凶案越来越频繁。

  为此,2020年12月我国通过了刑法修正案,规定: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07

  孩子的世界,大人没有守护好

  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快速成长、成熟,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

  尤其是男生,这种反差更明显。

  此时,如果家庭教育、家庭关爱缺失,孩子的心理发育就可能出现问题。

  本来,学校应该在这种情况下起到补位作用。

  可现在,学校几乎只下剩应试功能了。

  于是,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惯、不良思维被无限放大,直至不可控。

  不仅如此,应试教育本身也是催化剂。

  过去,是接近成人的高中生应对高考独木桥。

  现在,是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初中生应对中考独木桥。

  很可能,应试教育对初中生的影响(或说扭曲)远甚于高中生。

  成绩、竞争、感情、压力等因素,必然会干预自我意识的塑造、人格的培养。

  

  在有些人身上,青春是最美的年华。

  在有些人身上,青春却要在负能量里挣扎。

  “12岁入刑”后,初中生要为自己的暴戾负责。

  可我们不应忘了,无论如何,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不该一身戾气。

  只能说:

  孩子的世界,大人没有守护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