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新农合全面提价,最低缴费960元,乡村官员催缴,你缴否?
我们都知道,城市居民享受的是医疗保险,农村居民享受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新农合对农民的就医、治疗、康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农民的医疗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同时也降低了部分农民的医疗费用,使农民不至于因为大病而返贫。另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包括异地就医报销、药品目录调整、住院费用报销、报销比例提高等。
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够参加新农合,目前,全国各地都实行了延期交费的办法,将交费时间延长至六月底。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六月底之前交了新农合,你仍然可以获得政府610元的补助,你只需要自付350元的保险费。
而在7月1日之后参加新农合的,最低缴费金额是960元,也就是说,农民将无法获得610元的补助。现在距离六月底也没多少天了,还没交钱的可要抓紧时间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虽然村里的干部已经逐家逐户地进行了宣传,但是大部分人对新农合的缴费热情仍然不高,不少人已经开始“赊账”了。数据表明,与2022年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将大幅下降。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既然新农合可以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为何农民依然不愿意交呢?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缴费额逐年增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最初10块钱提高到350块钱,整整增长了35倍,不少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个人交350块钱,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可当一家多口一起交的时候,他的负担就变得沉重了。现在的农村,并非人人都富裕起来了。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在生活还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与其交那么多的保险费,不如存起来,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第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使用率不高。
按照国家的政策,新农合只能用于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报销,但是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他们的小病小痛,都需要自己承担医药费。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很好,不会因为生病而住进医院,这就导致他们很少参加新农合,就算参加了,也没什么用。因此,有的农民只能为自己的老年人和小孩交保险费,而自己却不交。
第三,交了新农合也没钱看病。
新农合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虽然从原来的六成提高到了七成,但是,在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只能报销六成,在县级以上的三甲医院只能报销五成。这样一来,他们的医药费就会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自己支付。所以他们宁愿不缴纳新农合。
第四、新农合不具备积累资金的作用
目前,城市居民医保帐户已经实现了“累计”的作用,当去年没有用光时,可以累计到明年。但新农合却不一样,如果你在这一年里没有用过新农合资金,那么你的钱在这一年里就会被清空。你要在下一年里再享受新农合待遇,你就得再交一次钱。而且,许多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积累作用,交了新农合就等于白交了。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实行新农合延期缴费政策。如果你能在六月底之前缴纳新农合保险费,你就能获得国家610元的补助。而七月一号以后才交的话,则要自付960元,并不能享受到政府的补助。
虽然新农合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但是只要有条件参加的话,就应该尽早参加。因为谁都无法预料生病时会发生什么。新农合会极大地缓解农民在发生重大疾病时的医药费负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