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大问题Dialectic】的作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在无意识层面很容易解释的通的事情,由于自我的防御机制啊,在你的意识层面搞得你一脸我不理解的样子啊,那么怎么治疗你的这种不能自治的症状呢?道理很简单嘛,就是让你的那些在无意识层面你的纠结啊上升到自觉的意识层面,一旦在意识层面理解了你在无意识层面的纠结,你的病症也就消除了嘛,这其实还是要做一种认识你自己的工作,当然这个精神分析啊,是个临床的活儿啊,我们这儿呢只讲一讲理念,至于具体的求医问药的临床操作层面的事儿呢,这还得各位自己花钱躺沙发上跟分析师化疗啊。那么要让无意识层面的纠结上升到意识层面呢,最大的敌人啊,就是防御机制嘛,对不对,我们之前说了,这个防御机制干的活啊,就是防止无识层面的内容上升到意识层面嘛,那精神分析的重要工作就是要突破防御机制对你无意识内容的遮蔽,那怎么突破呢?这个主要的方法就是化疗啊,就是通过分析师和患者之间的谈话来治疗啊,这个化疗疗法呢,就是弗洛伊德开创大现在这个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这么壮大,这都是组。别弗洛伊德给的饭法了,一种重要的化疗疗法叫做自由联想法,就是在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面呢,你躺在沙发或者躺椅上啊,这个分析师呢,坐在你身后,然后呢,你脑子里面想到啥就说啥,不做任何筛选,就好比你是一个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车窗边的旅客啊,对于划过车窗的任何景象,你都把它报告出来,这个分析师呢,就是要通过鼓励患者不做筛选的报告书,任何一闪而过的想法,引导患者绕过防御机制,找到潜藏在无意识里的症结所在。那聊到后来呢,李奇怡的大门被逐渐打开,童年时期经历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呢,都涌上心头,对吧?最终大多会关联到童年时期的心理压抑之上啊,最后你才发现啊,比如说你之所以总是在读书学习的时候管不住自己要刷短视频啊,是因为你内心的深处啊,根本就不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你下意识的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而根本症结就在于,比如说童年时期的呢,问你妈妈什么事情的时候啊,她总是不告诉你,总是对你置之不理,对不对?当你意识到根本症结以后,你大哭一场,于是读书学习时候刷短视频的症状立即消失。啊,当然我在这儿说的特别轻巧啊,这个精神分析的理念很简单啊,但它是个实际临床的活儿,因为这个防御机制啊是很难绕开的,你的自我层面的否认三年的作用啊是很强大的,而且啊,这个精神分析他不是说啊,这个分析师的临床经验很丰富,他通过和患者的谈话,一眼就看出了患者的症结所在,然后呢,他把这个症结啊直接告诉给患者,就药到病除了,告诉可是不管用的,这只能让患者在知识上,在道理上知道了这个症结,这并不能消除病症,这还是属于是知而不行的状况,而要真正消除病症,就让患者对自己的无意识内容啊,有一种真正的知,要让患者本人随着谈话的展开,能够自己在经验上感受到这个症结,所以通常都是最后大哭一场嘛,这是患者真正感受到他的无意识里面的症结所在的,这才是一种对无意识内容的真正的知,所以呢,分析师直接告诉患者是不管用的,而是需要通过谈话来引导患者自己感受到自己无意识的内容啊,所以这个精神分析啊,是门艺术,当然了,包括对梦境的解释啊,对。口误的解释啊,都是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因为人在这个睡梦中啊,防御机制的效力就没那么强,因为他对你的无意识内容的扭曲啊就没那么严重,因为就能够为你探索无意识留下一些线索,当然是其中还有些具体的操作就不多说了,包括这个还有什么对这个患者对分析师的移情啊,一会儿又是把分析师当爸爸了,一会又是把分析师当妈妈了,然后呢,对这个患者对分析师的移情的处理,本身呢,又是对患者的精神分析治疗啦,总之呢,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谈话引导患者绕开防御机制,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无意识中的各种纠结,从而就能缓解不能自制这种癔症呢。
弗洛伊德性压抑自我的确立啊,是伴随着对你的本能的压抑的,那么本能长期受到压抑会有什么后果呢?当然啊,关于这个呢,弗洛伊德列举出了很多啊,什么投射啊,固着啊,升华啊,退形啊,反向形成啊等等等等啊,咱们节目里面啊,甭说那么复杂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啊,就像一个烧开了的锅炉啊,如果你总是绷着它,不让它释放,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就是要么绷不住它爆发出来的,要么绷得住,但它却转移到另外一个渠道释放了。而这个绷不住的情况很好理解啊,就是应该等我呢,就是想要去刷小姐姐的视频,但是呢,你的自我在超我的影响下使劲绷着啊,我是来就是去学哲学的,我要刷哲学视频,我刷哲学视频,但是呢,最终还是绷不住哲学视频刷着刷着就刷成小姐姐视频了,但是啊,这个崩虽然没绷住啊,但是你的抄我并不会因此而修饰啊,你的防御机制会在事后给你的自我制造出一种强烈的懊悔感。哎呀,我明明是在这治期学哲学的呀,我怎么就刷起小姐姐的视频呢?我怎么控制不住我自己呀,我真是个废物呀,这种事后懊悔感就是抄我带来的吗?好,这是绷不住的情。况啊,那绷得住又转移了是什么情况呢?啊,就比如说啊,你明知道啊这个抽烟有害健康,这个医治也劝你别抽烟啊,但是呢,你还是管不住自己要去抽烟,用一种弗雷德主义来解释啊,你管不住自己想抽烟啊,其实你小时候啊,过这个口欲期的时候啊,没过好,就比如说诶,你爸把你妈抢走了,你对母亲乳头的吮吸的本能啊被压抑了,这个童年时期被压抑的幸欲呢,就会一直卡在你的内心深处,直到你成年以后,这种被压抑的童年对妈妈乳头的欲望,一种其他方式释放了出来,那就是对吮吸香烟的欲望,当然了,这种压抑然后转移啊,也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你以为你犯的是烟瘾,其实这只是补偿你儿时缺失的妈妈的爱,当然,无论是绷不住释放了,还是绷得住转移了,这两者的底层机制啊,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你的本能被压抑了,要想方设法释放出来,但是这种压抑释放的过程呢,完全是无意识的,因此呢,当你最终做出某种无意识的行动来释放的时候,你在自觉能意识到的道理上啊,根本就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做出这种举动啊。搞得。我不理解的样子,这就是我们说的知情分离,不能自治嘛,这其中呢,有一种极端的状况,那就是癔症啊,或者翻译叫做歇斯底里,就身体上的某一部位啊,在病理解剖的意义上啊,没有任何受损,但却功能紊乱或者干脆失灵了,就比如说左手莫名其妙就抬不起来了,或者眼睛莫名其妙就看不见东西了,或者说整个身子干脆就瘫痪了,就浑身抽搐,马力打滚了,说是那这种癔症呢,就属于是一种极端的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不能自制的状况了。其实在这个意义上啊,我们每个人都是癔症患者,程度大小而已,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本能啊,都是被压抑的,我们都在无意识的释放着我们被压的本能,在这个意义上呢,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不能自制者,我们都会做出一些自己在道理上不能理解的举动,来释放着我们被压抑的本能。因为说到底,我们其实并不认识我们自己,我们最本质的那个自己是无意识的。
实际上弗洛伊德这个本能压抑学说啊,是和一个人的童年经历高度相关的,尤其是和这个童年性欲被压抑的经历相关啊。当然弗雷德这里讲的童年性欲啊,分为三个阶段,就是口欲期、刚欲期和性气期,分别从刚出生到六岁不断发展啊,这个口欲期的性欲表现呢,就是吮吸妈妈的乳头,然后呢就是刚欲期,这时候的性欲表现就是喜欢随时随地肆意排泄,最后呢,性欲才会逐渐转移到生殖器上,从自念转移到他恋,这就有时候呢,本来啊,你刚出生的时候啊,你就是个小宝宝,这个小宝宝呢,完全就是由本我主导的,完全放飞自我,肆意释放着自己的本能冲动,想干嘛就干嘛,这个饿了就要妈妈喂来,想排泄呢就随处排泄,但是呢,后来随着你的长大,父母就不允许再这么放飞自我,挥洒本能了,就比如说你不能再总是吮吸着妈妈的乳头了,比如说你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才能大秀便了,总之就是你要讲规矩了,你要是不讲规矩的话,就会受到父母的惩罚,就比如说这个小男孩啊,就会一种强烈的被父亲阉割的焦虑,所以就学怪了,我们之前说了啊,这个超我啊就是。这种内化了的父母形象,那么在这种超我的影响下,这种带有防御系统的自我最终就确立起来了。
弗洛伊德提出的著名的人格三元模型呢,就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啊,我们先说这个自我啊,按照我们传统的理解啊,这个自我啊,通常都被看作是笛卡尔说的我思,对吧?这个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个笛卡尔认为啊,我们自己对自己心里面的想法啊,这种第一人称的自我感知啊,是直接的,是清晰的,是透明的,对吧?简单说就是我自己心里面想什么,我自己能不知道吗?诶,你还真不知道哦,这个自我所自觉意识到的内容啊,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呢,这些内容啊是受到加工和扭曲呢,这种扭曲呢,是两种力量相互牵扯的产物,首先一种力量啊,就是本网啊,这个本我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人的最原始的一些本能,包括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就是那些很黄很暴力的东西啊,这个本我啊是人的行动的一种最根本的驱动力,它体现在呢,就是人啊,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冲动啊,就是刚刚说的,见到好吃的就要吃吃吃,见到漂亮小姐姐呢,就要上去和他发言,后来接到潜在的性竞争者呢,就要上去把他打死,这些个冲动啊,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啊,本我啊就是一个烧。开乐的锅炉,他总是要寻求释放,但是呢,你并不会真的见到小姐姐就真的上前和她繁衍后代,对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另外一种力量啊,在牵扯着自我,这就是超我。超我呢,就是一套道德教化,他鼓励着自我啊,建立起防御机制去对抗本我啊,你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哦,你要学习知识哦,不要刷小姐姐视频哦,这抄我呢,是围绕着一种内化了的父母的形象而建构起来的,对不对?就是每次你要做不健康的事情的时候,这时候呢,你突然想到我爸爸妈妈会怎么看待我正在做的这件事呢?顿时就会觉得我怎么会是这种人呢,对不对?这个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纠葛啊,也是无意识的,那么自我在超我的影响下,建立了一套防御机制来对抗本王,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你的本能冲动啊,始终是受到压抑的。
弗洛伊德无意识,当你听了可能不会同意,我这个人是很纯洁很健康的人,说是那些很活很暴力的本能在推动着我行动,我肯定是不能同意的,对吧?我们从小都是受思想品德课教育长大的,我的脑子里面啊,根本就不会想那些很荒恐暴力的东西,又何谈他们能触到我的行动呢?诶,这就要说到弗洛伊德给西方思想带来的第二大反转啊,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一个反转吧,就是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意识,简单说就是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要知道啊,那些真正推动我们行动的东西啊,绝大部分啊,都是无意识的,甚至自己的理性并没有自觉意识到的啊。这就是著名的冰山模型,就说人的这个精神结构啊,就像是一座冰山,人们自觉意识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一部分,这就是无意识。无意识是你不知道的,但却切切实实的主导着你的行动。诶,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自觉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动机呢?那是因为啊,你的心灵结构里边啊,有一种防御机制,那这种防御机制的任务呢,就是要防着你。内心深处的那些不可描述的原始本能啊,被你自觉的意识到,这就相当于什么呢?这就相当于啊,你的心里面啊住着一个审核员,而作为水面上的冰山一角的能自觉到的你呢,只是一个观众,那这个审核员呢,时时刻刻都在审核着后台上传的各种不可描述的很黄很暴力的视频,但是呢,这个审核员啊,有时候又顾不过来去下架那些不可描述的视频,但是呢,他至少可以打回去让上传者后改标题,诶,就比如说改成什么学习穿搭知识诶就能通过审核了,然后呢,作为观众的你呢,看到这个标题以后,诶,点开这个视频呢,其实啊,你的内心深处啊,就是想要来刷小姐姐视频的,但是呢,你总会抛出否认三年,我不是,我没有,别乱说,我就是来支持去学习知识的,对不对?而且呢,这个审核员的工作也是在无意识下进行的,而在这个意识层面呢,你是真的相信自己就是来知识去学知识的,简单说就是你自己骗了自己以后,自己还不知道自己骗了自己。
弗洛伊德性本能,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啊,就是这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啊,他的具体的心理学学说啊,在当今主流的实政心理学界啊,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但是呢,咱不得不说啊,弗雷德作为一个思想家,弗雷德主义这个思想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有学者评论说啊,弗雷德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地位仅次于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啊,我们看后面这两者啊,他们之所以有巨大的影响力啊,是因为他们的学说啊都是革命性的,都是推翻那一种传统而给人类开启了新的三观。弗雷德也是一样啊,他的学说也是革命性的,他给西方思想界对于人的看法带来了两个大反转,第一个反转呢,在某种意义上啊,是继承了修莫对伦理理性主义的反转,不过呢,这个弗洛伊德啊,把这种反理性主义啊推到了一个极端,在修莫那里呢,不是人的理性主导人,而是人的情感主导人,而到了弗洛伊德这里,主导人的是人们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并且不可描述的本能欲望,这些本能呢,主要就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啊,就是见到好吃的呢,就要想要吃吃吃,见到漂亮的小姐姐呢,就要上去和他繁衍后代啊,见到潜在的性竞争者呢,就要上去把他打死啊,总之就是很黄很暴力。弗洛伊德把这些原始本能叫做利比多,而正是这些很黄很暴力的利比多在驱动着你行动的。
驱动人行动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伦理。理性主义呢,特别强调理性对人的行动的决定作用啊,强调我们应该怎么行动啊,得讲道理,你只有在道理上把它掰扯清楚了,然后理在实践上才能做出正确的行动。但是休谟就要问了,理性真的能导致人们的行动吗?人们之所以做出一种行动啊,是因为人们首先在道理上把它想清楚了吗?熊猫并不认为理性对人的行动啊有任何作用,熊莫认为啊,这个理性发挥作用的地方啊,仅仅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二是对事实进行推理啊,这也就是所谓的修磨之差嘛。这前一种对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呢,其实也就是数学和逻辑的知识嘛,比如说二加三等于五,或者说如果A大于B且B大于C,那么A就必然大于C,对吧?这都是纯概念之间的关系嘛,那第二种对事实的推理呢,主要就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包括物理学啊,化学啊,生物学啊,社会科学啊等等等等,也就是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那休谟就要问了啊,理性这两方面的作用,请问哪一点能发动我们去行动呢?是树理逻辑的知识吗?还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好比说呢,你通过观察发现啊,知道这个大夏天的家里面呢有个西瓜,那这个西瓜旁边呢还有个冰箱,然后呢,你通过缜密的计算和推理得出结论,要把西瓜装冰箱,总共分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西瓜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带上,对吧?但是呢,一旦靠这些观察计算啊,推理啊,就能推导出你真的会做出把西瓜装进冰箱这个行动吗?并不能促使你把西瓜装进冰箱的是你想要吃冰镇西瓜这个情感和欲望。要知道啊,无论是数理逻辑的知识啊,还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啊,这些理性发挥作用的地方啊,都属于是事实领域的,也就是关于事不是的命题,而我们的行动呢,属于是要不要的命题,我知道这是一个西瓜这个是不是的命题啊,和我要吃这个西瓜这个要不要的命题完全就是两码事嘛,所以呢,这就能很好的解释啊,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道理懂得很多,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但却知而不行了嘛,因为知道和做到啊,完全属于不同的领域,知道并不能导致做到造成我们行动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啊,这就好像呢,你的老婆小芳问你啊,当初你为什么选择和我结婚,而不是选小袁呢?啊,你翻开了你的直男芯本本,左边这一页呢,写着取小芳的好处和弊端,右边这一页呢,写着取小圆的好处和弊端,然后一加总啊,取小芳的净收益打于取小圆的净收益。所以此题的解就是取小芳啊,你还舔着脸跟小芳说,嘿,老婆,你看这道数学题多么客观,多么理性啊,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你晚上估计就要跪一夜的电脑主板了。不要跟你的老婆讲道理,这倒不说你老婆是不讲道理的人啊,二叔啊,对于人们的行动,实践啊,道理啊是讲不通的。按照凶恶的看法呢,应当给出这样的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从理性上来讲,你没有小圆漂亮,你的身材也没有她好,你的学历也没有她高,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的内心啊,总有一种莫名的非理性的、抑制不住的情感,我就是想要和你在一起,老婆,我爱你,这个月的生活费,你看是不是兄弟们先把学会了,打在公屏之上,好,我们收回来呀。促成行动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由此呢,休谟一反伦理理性主义,提出了一种伦理情感主义的伦理学。这个伦理情感主义就是讲究啊,促成我们行动的是情感和欲望,而不是理性。别跟我扯,你和老婆之间是一种柏拉图主义的关系,其实不就是因为你当初情欲上头才想要和他在一起的吗?
理性只是情感的奴隶,理性在我们的行动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个理性起的作用啊,只是帮助情感打辅助,就是当你爱上小芳以后,注意哦,是你先有了爱上小芳,小芳和他在一起这个情感,这个情感呢,会导致你做出去追求他这个行动,然后呢,你的理性才开始计算和推理啊,到底是送小芳玫瑰花还是送菊花,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顺利实现想要和他在一起这个情感设定的目标对不对?但是无论理性推理出什么样的策略,促使你去行动的是你的情感。君莫说,理性是并且也只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也不能有任何其他职能。于是呢,休谟就完全倒转了伦理理性主义,按照这个伦理,理性主义呢?还记得之前提到的柏拉图的比喻吗?是驭马人在掌舵,指挥者马儿向哪走?而在休谟这里呢?关系立马就倒转过来了,不是驭马人在掌控着马的前进方向了,完全就是一条哈士奇在拖着牵狗人往前走了。
自我是如何确立的呢?这个自我的产生啊,是伴随着非我的啊,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这个自我意识啊,他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啊,它是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啊,这就像照镜子一样嘛,你肯定是要通过一个外在的镜像才能反过来看到自己的嘛,当你发现这个世界上又不是我的东西啊,也就是有异己性的东西的时候,你才能发现自我,那么当人意识到有这种非我的异己的东西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来处理这种非我的呢?啊,这里的关键词就是否定性,这个否定性就是说啊,要消除掉这个外在对象的异己性,去征服他,去占有他,把这个异己的东西呢,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啊,这个人呢,就是在不断的否定外在对象,征服外在对象的过程中,自我意识才逐步确立起来的嘛,自我的确立呢,就是通过否定外在对象来实现自身的啊,这就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嘛,在不断的否定中达到自我意识的螺旋上升,好,那么自我意识的螺旋上升的第一个层面就是欲望啊,就是吃喝拉撒咯,诶,为什么这个欲望能让人建立自我呢?因为这个欲。表现啊,又是一种对外在对象的否定嘛,就是要消灭掉异己的东西嘛,就比如说吃啊,你肚子饿了啊,你有这个食欲,你就要把这个树上的果子,这个外在对象啊给扯下来,吃进自己的肚子里面,消化掉这个外在对象,让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啊,这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否定和征服。笛卡尔说,我思过在,但是呢,这个思考呢,已经是比较高阶的自我意识了,这个人一开始呢,是我欲故我在的,我是通过满足自己的欲望,才觉得我不同于外在世界,我是一个我的。
自我由他人塑造,通过欲望来确立自我啊,是不够的,对吧?通过否定外物确立起来的自我呢?就是一种小动物式的自我,对吧?你成天吃最好吃的东西,玩最好玩的玩具,有什么意思呢?你只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仅仅满足动物欲望,这就让你感到很空虚,对不对?哪怕是你成天吃米其林三星级别的美食啊,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拍照发朋友圈的话,你嘴上的美食就不香了,对不对?诶,那这个时候呢,自我意识的确立就辩证发展到下一步就是你开始期待啊,得到朋友圈里面的点赞了,对不对?也就是说呢,你开始期待得到他人的承认,这就像你玩单机游戏啊,你在这个单机版的我的世界里面大杀四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还娶了一大堆纸片人老婆,但是呢,这个单机游戏里面的纸片人对你的承认,他不叫承认啊,那叫自嗨啊,那这个时候呢,你需要得到其他真实玩家的承认,需要一个同样是具有自我意识他者来承认你的自我意识,对不对?我们通常说啊,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啊,是通过他者的眼睛反射出来的,我需要他人对我的承认,我才会觉得啊。自己是有存在感的,对不对?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就是我们人活着很大程度上是图个什么呢?其实啊,我们并不是要图个吃喝玩乐过得舒舒服服的,我们寻求的是被别人认可,是要被别人看得起,对不对?要是有一个人啊,他活在这个世界上啊,所有其他人都鄙视他,都看不起他,或者就直接忽视他,那哪怕他成天吃香的喝辣的,他也不会活得幸福,对不对?
黑格尔,寻求承认的斗争好,自我意识已经从动物欲望辩证发展到寻求他者的承认了,但是问题在于呢,这个被他人承认了,他是个零和博弈,因为之前说了,自我意识的确立啊,是通过否定外在对象的方式进行的,那么要得到他人的承认,也是要通过否定他人,征服他人的方式来确立的嘛,而他人也是一个自我啊,他人也想通过否定他者的方式来获得承认。于是呢,人与人之间就有一种为寻求承认而进行的斗争关系,Struggle for recognition啊,这个真的就是内卷的啊,就是要么你承认我,要么我承认你,要么你服我,要么我服你,其终极表现形式。黑格尔把他形容为常你死我活的生死斗争,这是我要消灭掉对方,才能实现自我确认。于是呢,那些在生死斗争中豁得出去不怕死的人,就赢得了这场斗争,而那些贪生怕死活不出去的呢,就成了输家。那这个时候呢,赢家不会杀死输家,因为如果赢家杀死了输家,赢家就得不到承认的吗?死人是不会承认你的,对不对?这个时候呢?输家贪生怕死,跪地求饶,赢家就饶了输家一命,让输家成为自己的奴隶,赢家就成了输家的主人,这就是黑格尔所谓的主奴关系。奴隶跪倒在地,对主人山呼万岁,主人呢,就赢得了奴隶的承认,他在奴隶那里寻得了自己的存在感,找到了自我认同,而奴隶呢,为了保命,放弃了自己的自我认同,把自己的自我认同全部交给了主人,成为了主人的工具人。这黑格尔在这里用了主奴关系的比喻来说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斗争关系啊,其实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有对照的,就比如说呢,很多人不能理解啊,就是有些人啊,他不愁吃不愁穿,拥有的家产呢,可能几辈子都花不完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折腾,还要不停的卷呢啊,这就像鲁宾逊漂流记里面的鲁宾逊一样,就过不了安稳日子,满脑子想的都是要出人头地,哪怕他在这个南美的种植园啊,已经给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了,他还是忍不住要出海搞事情,对吧?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有这么多钱,那这辈子每天吃喝玩乐不香吗?为什么非得出海搞事情呢?你对。他们而言啊,真正的快乐啊,并不是来自于吃喝玩乐,真正的快乐来自于赢,对吧?就是我们刚刚说的要赢得寻求成人的斗争嘛,他们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啊,都是来自于优越感,就是要比别人强,就是要别人都服自己,这种优越感带来的快乐比吃什么山珍海味要快乐多了。但是呢,咱们话说回来啊,对于这种优越感的寻求呢,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的,富有豁得出去的梭哈精神的人呢,就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了,但如果输了就上天台了对不对?就像这个鲁宾逊这种创业者一样啊,赢了就南美种植园主了,输了就荒岛余生了对不对?而缺乏这种梭哈精神的人呢,就求稳啊,就求拿死工资,求保养,所以呢,他们就让渡了部分的自我人头给企业主,为企业主打工,给企业主收割。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