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每天都在崩溃和自愈的边缘行走,总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原标题:“每天都在崩溃和自愈的边缘行走,总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
我总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有时想得通,有时想不通;活着真好,但过一段时间就郁闷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游走在崩溃和自愈的边缘,在紧张和正常之间切换。
她是我好朋友W的好朋友,她是1994年的女生,目前在桂林一家国企工作,年薪25万。她去年刚买了房,打算今年买车。
按理说,这样优秀的人,应该过得风生水起,可事实是,表面再光鲜,也掩盖不了内心的不安。
我认识她的那天,是她休年假的最后一天。她还预约了下午三点到市医院,理由是怀疑自己因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心绞痛。
可能是因为遇到了好朋友,感觉很亲切。我们一见面,她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
她说自己毕业三年多了,也在社会上工作了三年多。现在她在工作上也算是小有成就,但压力太大了。沉甸甸的,她每天都觉得哪里都不舒服。许多女同事不孕。
她说自己一个人在外,没有亲人朋友,想去也没办法照顾好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调解。她每天都很郁闷,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
她说,她总觉得每天都有两个“是”在打架。一曰:“若欲成佛,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另一个说:“我的天哪,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想的很开,有时候又觉得自己钻进了死胡同出不来。我真的处于崩溃和自愈的边缘。
就像现在北上广深的进步主义在卖焦虑,她全身上下,从里到外,写满了四个字:“我很焦虑”。
她几乎每天都在自我调节中度过:白天是大家的人,晚上是自己的鬼。
她问我们她是不是也觉得自己精神错乱了,就像她一直怀疑自己的身体有病一样。
朋友W说,她从小就习惯了坚强,凡事都想做到最好,所以才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她还说要跟我学学,毕竟我现在超级佛系了。
我只是告诉她要多运动,至少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的确,比起她压力大得心绞痛,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现在只是个成年人,不会一边哈哈哈一边哀悼。
毕竟,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会耗尽我们所有的精力。
以前,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不好”的一面,因为我总觉得自己能传递给别人的只能是正能量。
所以一个人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愈中重生,捂着嘴不作声才倒下。另外,我总是喜欢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想告诉别人,但我希望能遇到一个懂我的人。
那时候总觉得自己有点不正常,因为总觉得正常人不会像我一样重复和挣扎。
我们每个人都有“病”,但出门就是正常人。如果一个人表现出他的缺点,他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傻瓜,但我们仍然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
所以,间歇性的崩溃成了每个成年人的日常,而持续的自我修复也是我们逐渐掌握的技能,因为我们都知道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一切又会照常进行。会肿起来,化妆也遮不住。
我问过很多人,也问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时代走得太快,无时无刻不在被胁迫、被压榨、被蹂躏、被变形,精神和灵魂也在打结、扭曲,所以我们总是想舒展布满皱纹的自己。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关注现在和未来”。
我也是从这个角度从抑郁中走出来的。虽然难免有时会被抑郁症拉回来,但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换个角度,走出抑郁症。
是的,我不否认“出柜”这短短两个字,但这需要足够的实力和勇气。
毕竟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和纠结都是不一样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的问题直截了当。说到自己,他们开始认真起来。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过去就是过去。既定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不过是在绑架自己不放过自己,或许需要踢开门让自己出来。
或许这也是人生: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还有另一个问题在等待,所以安心享受生活,活在当下,不管今天有多难,明天总会来的。
在日剧《四重奏》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能边吃边哭的人,肯定能活下来。
我认为人心就像一块土地。只要有温度和湿度,田间就会长草。徒手拔草,用不完。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田里种庄稼。只要庄稼长高了,草就没有生存空间了。
当草没了,只剩下收获的庄稼时,想想看,你的心还会不平静吗?
当你真正进入新世界的时候,所有的过往都将成为序幕。
文/狗爱鱼
用我的笔触及你的感受;用我的理由打动你的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