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泡枣”和“借种”,背弃道德、伦理,陈忠实大尺度的“浓艳”描写不止是
《白鹿原》中大胆、荒诞一幕——“借种”和“泡枣”,内容太过浓艳!因此,陈忠实1993年发行《白鹿原》时,一再强调:“不炒作,不声张,只印10000册”。奇怪的是,《白鹿原》的销量异常好,陈忠实为何选择不宣传?事情的原委,需要从“鬼才”贾平凹说起。
陈忠实谈《人生》https://www.zhihu.com/video/1658903214244978688几乎是在同年,贾平凹的《废都》问世了。《废都》是贾平凹在好友路遥去世、身体肝病复发和妻子和他离婚后写作的生命“涅槃”之作,贾平凹对其怀着无限希望,然而短短半年时间,《废都》变成了禁书,社会各界一致声讨,认为《废都》是黄书,内容露骨、尺度太大,将文人风骨剔除殆尽,男女之事的情节太过浓艳。
有鉴于《废都》被封禁的先例,陈忠实的《白鹿原》似乎有一些后怕,一步不慎就可能步《废都》的后尘。陈忠实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看过93版未删减版《白鹿原》的朋友都知道,《白鹿原》的尺度和情节描写,比起《废都》丝毫不让,对于男女之事的尽情描写和刻画,令人浮想联翩,难以接受。
比如,贾平凹笔下的庄之蝶是西京城的文化名人,他却和唐婉儿等一共5个女人纠缠暧不清,甚至过着偷鸡摸狗的男女情事,尺度之大,令人惊讶。陈忠实笔下,以田小娥、冷秋月为代表的女性,她们命运悲惨,或者成为男人释放欲望的工具,或者是压抑情感、没有夫妻生活独守空房的女性,又或者像白嘉轩死去的六任老婆一样,以悲剧而告终。
《白鹿园》中的田小娥,豆蔻年华,年轻貌美,但是她嫁给了70岁的老头。更加可悲的是,70岁的郭举人是一个人面兽心的伪君子,他娶小老婆不是为了满足生理欲望,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其实他也没有那样的能力),而是因为民间一个传说的驱使——吃“泡枣”能够延年益寿,增强体质,中补阳气。
什么是“泡阴枣”呢?简言之,秋天收的枣子干瘪之后,到了冬天用女性的下体浸泡,等到枣子膨胀后拿出来吃掉。郭举人乐此不疲。田小娥不堪其辱,她为了报复郭举人,将枣子取出来扔进尿盆中,然后拿给郭举人。
与《白鹿原》中这一幕高度雷同的是,贾平凹笔下,也曾写过“泡荔枝”的荒诞事件,操作方法几乎如出一辙,一模一样。类似这样的情节,其实是对人性之恶的呈现和揭露,这种民间流传的陋习没有科学道理,而且有不健康的疾病隐患,甚至令人觉得有些心理变态。
陈忠实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情节?一则,文学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要真实呈现社会百态,这是文学意志,不可改变;二则,《白鹿原》书写了从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沧桑变迁,这一事件深刻揭露了传统社会遗留的“男尊女卑”问题。
除了尺度大“泡枣”事件描写,《白鹿原》中更令人后背发凉的是“借种”事件。顾名思义,“借种”即是因为自家男人失去了生育能力,从而让女性去和别的男人结合,诞下孩子跟着自己姓。初读《白鹿原》时,被书中这样的情景所震撼,为了面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孩子,人的下限真可以一降再降吗?
封建社会下,中国人的子嗣延续思想就是如此根深蒂固。截至现在,其实都有这种思想,一些广告“重金求子”贴在电线杆上耀眼夺目。
《白鹿原》中这样写“借种”一事。和电视剧所演绎的出入非常大,原著小说中,白嘉轩还有一个儿子白孝义。白孝义娶了媳妇之后,久久怀不上孩子,白嘉轩为了不让白孝义断后,让家里的佣人“兔娃”(小说中不曾出现)和儿媳妇一起睡觉。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在白鹿原南边的秦岭山脉段,每年会举办“棒槌会”,棒槌会专为那些想要孩子但是没有生育能力的男女准备,到了6月初前三天,婆婆会领着儿媳妇去山上,到了山上后,用纱布将女人的眼睛蒙住,然后带到一个幽暗地带,此时一些光棍青年就会出动,他们在和女子一番云雨过后,就会散去。饶是如此,重复三天。如此一来,女子怀孕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反之,如果经过了“棒槌会”的洗礼,女子如果还是迟迟不能怀孕,则说明不能生育的是女性,男人就会停妻再娶。
《白鹿原》的尺度之大,是电视剧所不能呈现和演绎出来的。原著中,白嘉轩死了六个妻子,白母一句话令人大为诧异,他说:“女人是糊窗的纸,死了再娶一个就是了,没有必要哭丧着脸”。
《白鹿原》大胆、露骨超乎人的想象,正是因此,93版《白鹿原》才引来了质疑,在1997年评审“茅奖”时被抨击、指责,认为颜色情节太过浓烈,描写过于露骨,因而陈忠实不得不删除了其中近乎50000字的露骨内容。
那是一个思想落后、观念陈腐的时代,人们“谈性色变”,但是到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由于思想开放,那些被删减的部分重新回到了原著《白鹿原》,93版未删减《白鹿原》重现天日,不曾读过原著《白鹿原》,不妨戳下【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