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在淄博。
原标题: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在淄博。
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在淄博。
爱情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中国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无数民间爱情故事,深刻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这些故事传承几千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成为典故、被人熟知,被人传颂。
这其中,被誉为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白蛇传”最为知名。由于这些民间传说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国最具魅力的民间文化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和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关于它们的起源考证成了各地政府不遗余力进行研究和推广的方向。
据各类史料记载和学术考证,中国四大爱情故事中最为知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传说”的故事起源地都在淄博。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是流传最广的古代民间爱情故事之一,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是我国最早描写星星的文字。
据记载,“牛郎”“织女”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诗中“牛郎”被称为牵牛,但这里的“牛郎”和“织女”还是指天上的星星,并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到了汉代,牛郎和织女开始具象化,成为人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记载:“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中已经把“牛郎”和“织女”称为恋人,此后关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更加普及,并有多种版本在民间流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梁文学家萧统在其《文选·曹植〈 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中注引曹植《九咏》时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第一次将“牛郎”和“织女”演变成夫妻两人,并且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此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典故,而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也衍变成中国的七夕节,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节日,其传播范围之广泛深远,深入民间文化之根深蒂固,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和道德观。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考证
位于沂源县燕崖镇的牛郎庙、织女洞,最初修建时间可追溯到唐朝时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传说为题材的古建筑遗址,在国内同类资源中具有垄断性、唯一性。
根据专家考证,《诗经·小雅·大东》中的“大东”,在今天横跨山东淄博、曲阜一带,沂源是“大东”的核心地区,其中地处燕崖镇的“牛郎织女景区”以海拔532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景区中的“织女洞”与隔沂河相望的“牛郎庙”东西相对,其一河两岸的地理位置与天上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形成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奇观。
牛郎织女景区
织女洞位于大贤山临河的峭岸上,洞口写着“织女仙洞”四个醒目的大字。织女洞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元,为二层楼阁式建筑,与牛郎庙隔河相望,构成了一幅“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景。据说这一类景观在国内只此一处,被称做“中国旅游资源中的绝景”。
而牛郎庙旁的千年古村——牛郎官庄,村里的人大部分姓“孙”,与牛郎(孙守义)刚好同姓。村庄自明朝年间就有,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每至七夕节,牛郎官庄的妇女都会纸折出金元宝,供奉在织女洞中。
沂源是牛郎织女传说唯一有实物佐证的地方
沂源举办“七夕节”的时候,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史学专家和文化学者。2020年,中国民俗学会负责人来到活动现场,研究分析了大贤山各处留存的碑刻资料和原沂水孙氏家语(燕崖镇过去属于沂水县),对沂源何以成为牛郎织女传说地,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据专家考证:大贤山上有一座金代石塔,石塔上面有金代泰和六年(1206年)的线刻人物像和文字题刻。题刻主要记述了大贤山道教的开人物张道通的事迹,碑刻文字中有张道通云游至大贤山,定居于织女岸的叙述:“乃游此地,谓人曰山名大贤,织女崖口,乃同徒众登眺巅峯,山清水秀,而乐居焉。”这里的“织女崖”,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与织女有关的碑刻记载。
今存于大贤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为破解沂源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和发展之谜提供了重要依据。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立于山顶玉皇图的《重修迎仙观玉帝行祠记》,这样解释大贤山和迎仙观的来历:“所谓山之大贤者,因织女之称也;观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贤山之贤人是织女,迎仙观之仙人是张道通。所谓织女之“贤”,强调的是作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女子的“贤惠”的品德。
此外,原牛郎庙虽然被毁,但遗址中的10余块碑碣尚存,均记载着这一传承千年的爱情故事。织女洞也被定义为国内唯一“中国爱情文化源地”。
2008年,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称为“中国爱情文化源地”,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集中播出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沂源牛郎织女寻踪》,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