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pdf
《公共伦理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公共伦理学》 课程编号 ScPM3113
英文名称 Public Ethic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4 实验学时 2 实践学时
学分 2 预修课程 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 适用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伦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公共领域处理
公共事务的道德规律的科学。该课程是行政学、公共管理专业的选修课,是学生在学习行政
管理学、政治学等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方法等基础上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帮助学生学
课程简介
会用伦理学的视角思考公共管理基本问题,提高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了解作为国家公共管理部门以及国家公务员、各类行政人员在公共事务中应该遵循
哪些行为规范。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通过《公共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伦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楚公共管理主
体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其及品德素养,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原有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公
共管理主体在处理公共事务中的责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对公共伦理学如何调整公共管理主体与公共
利益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地探讨,并试着学会以伦理学视角去思考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
象有更为人性的理解。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计
第一章 公共伦理学概述 4 4
第二章 公共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4 4
第三章 公共伦理主体 2 2
第四章 公共伦理客体 2 2
第五章 公共权力与公共伦理 6 6
第六章 公共事务与公共责任 5 5
第七章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 3 3
第八章 公共伦理修养及养成机制 4 1 5
第九章 公共伦理的制度建设 4 1 5
合计 34 2 36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公共伦理学概述
第一节公共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公共管理与伦理
2 .公共伦理的内涵、公共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习题要点:公共伦理的内涵、研究对象
第二节公共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特点与研究方法
1.公共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 .公共伦理学的主要特点
3 .公共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习题要点:公共伦理学的主要特点
115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