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分人生】晚不安的2020年华语电影五佳推荐
晚不安: 其实故事放在文艺片里讲,它是很简单的,它就是父亲患病这样一个故事,其实我们可能生活中或多或少也都会经历亲人患病这种事情。它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带来共鸣,然后切入大家个人生活的一个题材。像现在大陆最近最火的一个电影叫《送你一朵小红花》,它也是抗癌题材的。这种故事它可以很容易激起大家的共鸣。
另外一点也可能让大家觉得,他拍得特别平常无味,但是我觉得《小伟》就是属于那种,他抓到了很多生活中很细微的细节,那种细节是很扎实,让你对里面这些人物都能够感同身受。甚至让你能够回想起来自己的一些经历这种细节,这个是我觉得他在剧作上特别厉害的地方;
另外就是他在整个拍摄上,作为一个青年导演,他有很多的想法在里面,比如说电影中有蛮多那种长镜头的设计,他是有一个先在的想法,而并不是说我不会做分镜了。 对我来讲,我是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的,那些运动镜头,包括一些凝视,能让我特别地代入;
第三点就是里面一些超现实的段落,其实现在青年导演越来越喜欢拍超现实了,尤其在一个长镜头里去展现这种时空的转变,这个当然是电影的一个魅力了,这样做的话大家会一下子感受到时间变了,对观众来讲会受震撼,如果你拍得足够好的话。
头叔: 这部是我2020年华语片的Top 1!
晚不安: 我是觉得其实蛮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到一个很好的香港的本土片,就是今年我还听了反派影评做的一个节目,就是他们做了香港十年的回顾,我会觉得比如说《树大招风》那一年之后,香港本土片就没有那种特别强的,足够出圈的作品,能抵达到内地影迷这边,能激起一定的讨论度,激起一定的反响,这个我觉得很少见吧。
头叔: 亲密关系上,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说在感情上追求什么,我觉得《金都》里都有蛮细腻的刻画。 它没有把那些很赤裸的东西不断地放大,变成很狗血的东西。很多时候她的笔触是淡淡然的,提及,举重若轻,可是会激荡起非常大的涟漪。其实她更多想探讨的是婚姻里面到底还有没有自由,在一个亲密关系之中,还能不能拥有自我。
晚不安: 黄绮琳她其实之前主要都是作为编剧,她也编过相当多其实评价很好的作品,比如说《玛嘉烈与大卫》、《叹息桥》,她其实常年是深耕在现代人的爱情这个领域的,所以她在这个领域不断地往下挖以后,其实挖到很多蛮深刻的东西,其实我们刚才也都有提到的,就是在文本上的。那在镜头语言上面,它其实没有那种我们之前在说《小伟》一样的,那些很出挑的那种设计,比如说就长镜头或者超现实,这些它都没有。它在一个都市爱情片的框架底下,但是有一些镜头的设计真的是会让你眼前一亮的。 “杭州新浪潮”
晚不安: 为什么当初会关注到这部电影?实际上近年来在内地的影迷圈乃至学术圈,都开始重视一个概念,就是杭州新浪潮,或者称之为杭州新影像。因为杭州新影像已经正式变成一个策展的概念了,今年有一个在英国读策展的一个同学,他的作品就是做了杭州新影像这么一个展。然后邀了一些杭州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
比如说仇晟的《郊区的鸟》
祝新的《漫游》
包括方天宇的一些短片
以及郑陆心源的一些作品
因为他们都来自杭州,然后他们拍的这些片子拍的也是杭州,你就会发现,杭州新浪潮这个概念真的是越来越成立了,因为真的就有这么一帮新的年轻作者,在很持续地记录这个城市的样貌,并且他们每个人的视角真的都很不一样。然后都很有才华,就是不断地提升我对这个电影的期待值。“但我觉得她这些也不是炫技。导演的审美,跟她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都是自洽的。”
我最早知道郑陆心源应该是2018年,她参加了FIRST的训练营,她拍了一个短片叫《公车上的白色蝴蝶》,女主角也就是《她房间里的云》的女主角,你就会发现,她影像上很灵动,有很多手持的镜头,主要去呈现的也不是说想要讲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而是想要去拍摄青年男女的情绪状态,我觉得她那种捕捉挺精准。
然后到了《她房间里的云》,真正是一个长篇了,你发现也是延续了她的那个短片里面所要传递的东西,就是一种情绪性的东西,只不过说作为长篇它体量更大,所以纳入的人物也更多,然后使用的手法也更多。
她其实用了很多很多影像的手法,她有一些手持的部分,能拍出那种特别私影像的感觉;然后也包括她用了一些更加实验的方式,比如说做了一些负片的效果,去强化一些情绪。但我觉得她这些也不是炫技,导演的审美,跟她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都是自洽的。这个故事里,这些东西其实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媒介的介入,就好像这个女孩她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的介入,但是她其实好像对这些介入,她的生活始终缺乏一种很强大的激情,很强大的爱,一直是很疏离的一个状态,这些东西都让我觉得特别准确吧。品味电影的慢
晚不安: 其实一开始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也是在线上影展,那个时候一度会怀疑是不是我播放器有问题,因为它所有的人,感觉在0.5倍速……不是那种常规的那种速率的,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调到0.5了还是怎样,我是不是要把它调回去?
但是你怎么样看进去呢?其实它这个电影,它提到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也谈到了阅读的速度,你怎么样品味这种慢,怎么样品味文字的慢,那你怎么品味电影的慢,你怎么去品味旧时代的慢,这个电影里有相当多对香港60年代的街景,他们的生活刻画特别多。你如果能够代入到他的情感流动当中去,那种慢慢滋生的那种情愫。其实像我到了后半程,其实已经完全习惯了这个速度了。“变态的情书”?
如果杨凡说这是一封送给香港跟电影的情书的话,我觉得就是“好变态”的情书,但这个“变态”里真的就含着一种“变态”的感情,你知道吗?这种时代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种种冲突扭曲在一起,它就会形成一种特别变态,但也特别深刻的东西。就好像片子里对情欲,尤其情欲部分的一个展示,它也并不是特别直白地,但是它会用一些特别华丽,特别经由想象,然后画面的变化,那种形态的变化,我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但是你就会感觉到情欲的滋长,在动画这种形式里面,它能发挥出动画这个形式的一个魅力,去拍出那种情欲,所以我觉得这十年杨凡交出这么一个作品,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虚度光阴。
第二位:《情诗》
晚不安: 其实它的故事很简单,他拍的就是一对新年的夫妻带着他们的孩子,要去乡下探望他们的祖父,然后就在车里,包括下了车,这对夫妻之间的一些对话,爆发一些冲突,进而体现出来一些两人的情感状态。后面在这个基础上也是在车里的一个镜头,很难去概括后一个镜头了,有很强的自反性,你会发现他们好像在扮演,好像又在真实袒露自己。后面那个镜头,我已经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了。就又回到电影的一个形式上,我觉得这个电影只要是看过的观众,第一时间都会被它的形式不能说吸引,但至少也是震惊。剧情片/纪录片?
我当时为什么还会很激动?你一看到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个绝对是超低成本完成的一个作品,他根本没有花什么钱,他的投入全在他的想法上。他要去想,我怎样用一个极低的成本,要去完成一个电影,然后他就不断地去琢磨,我觉得他已经到了形式的一种类似极致吧,我就要在一个长镜头里,然后我要不断地翻转,我要不断地让观众,一开始你觉得是纪录片,后来又觉得剧情片,后来这不还是纪录片吗。就是让观众不断地在这种边界里振荡,这个东西是让我当时觉得特别特别惊讶的东西。电影的伦理
其实《情诗》也是一个遭遇到蛮两极评价的一个电影,我刚才讲的其实都是形式上的部分,但他其实内容上会让很多观众会有反感,甚至说直接打出很低的分数,就是你也会去考虑这种形式的一种伦理,就是你在镜头前面你去揭露,比如说妻子的,揭她一些伤疤,然后让妻子在镜头里面,你好像在刺激她,导演不断在刺激他的妻子,然后让她做出一些反应。大家其实会在想,你这种刺激是道德的吗?其实有种互相伤害,好像为了拍这个电影,你们必须要这样琢磨自己,因为他这方面也是做的很极端。
头叔: 可能我对你的印象是比较文艺青年,我真的是没有想到你的第一名会给一部院线的商业大片。
晚不安: 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但是没有想到就是看完,它让我缓了很久。它提供给我的冲击,真的是远大于其它的院线电影,而且它又在于它是院线电影,你看我其它选的几个片子,不是在电影节看的就是等的资源。你很难想象在院线里,你能看到一部这么猛的电影。我的涛涛太棒了!(详细点评请收听播客)
2020年,你最喜欢的华语片又有哪些?欢迎评论跟我们分享。也希望你可以继续锁定我们的播客:2020年外语片、纪录片推荐,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