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职业道德和医学道德的含义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的概念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
●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
第一节职业道德与医学道德
一、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定义与特征
职业离不开工作,工作实际上就是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职业活动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就会对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提出一定的要求。同时,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人也通过职业训练逐渐养成了特定的职业心理、习惯和职业责任心、荣誉感,从而也就形成了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它主要体现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1.职业理想。即人们对职业活动最佳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它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是从业者创造职业成就,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
2.职业态度。即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职业活动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岗位工作相对稳定的劳动态度和心理倾向。它是从业者精神境界、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例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等就是职业态度的具体表现。
3.职业义务。即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地履行对他人、社会应尽的职业责任。我国的每一个从业者都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的职业义务。就如医生对病人有救死扶伤的义务,教师对学生有教书育人的义务等一样。
4.职业纪律。即从业者在岗位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条例等职业行为规范。例如:汽车驾驶员严禁酒后开车,机关人员必须廉洁奉公、甘当公仆,公安、司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等。这些规定和纪律要求是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
5.职业良心。即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所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是从业者依据自己必须履行的道德要求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自我检查、对行为活动进行自我监督、对活动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人们所从事职业岗位的职业义务不同,其职业良心的表现形式也往往不一样。例如:商业人员的职业良心是“诚实无欺”,医生的职业良心是“治病救人”。
6.职业荣誉。即社会对从业者职业道德行为的价值所作出的褒奖和客观评价,以及从业者在主观认识上对自己职业道德行为的一种自尊、自爱的荣辱意向。当一个从业者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时,就会由此产生一种荣誉感。它是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良心和职业行为的价值体现和价值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