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学笔记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健康管理学概述

  一、健康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1、健康管理由健康体检发展而来,由健康保险推动而发展,由健康信息技术支撑而普及,由世人不断增长的健康物质和精神需求牵引而壮大。

  2、1994年,《健康医学》中,将“健康管理”作为完整一章,在我国首次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健康管理的初步概念与分类原则、实施方法与具体措施等。

  3、什么是健康体检?用于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评价与疾病风险预测、预警及筛查的一种医学行为、方法和过程。健康体检是开展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本手段。

  4、健康危险因素:广义的健康危险因素是指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诸多疾病(主要是慢性病)或伤残的因素,包括生物、化学、物理、心理、社会环境及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等。

  补:健康危险因素特点:遗传性、潜在性、可变性(多种危险因素)、聚集性以及可测、可控性。

  5、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指对非穿让行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归因危险和通过基本的健康干预手段能够改变,并且在人群中比较容易测量的那些因素。

  6、健康评估:指对收集到的个体、群体健康或疾病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连续的科学分析与评价过程,其目的是为诊治疾病、维护、促进和改善健康,管理和控制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7、健康风险评估:用于分析测算某一个体或群体未来发生某种疾病或损伤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肯能性大小,是一种对个体未来健康走向及疾病/伤残甚至死亡危险性的量化估测。健康风险评估以风险因子调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相关信息分析为基础,以循证医学为主要依据,结合评估者的直接观察和经验,对个体当前和未来疾病发生风险作出客观量化的评估与分层,为个体健康解决方案的制定和健康风险的控制管理服务。

  8、生活方式病:由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的躯体和心理疾病。

  9、健康干预:指对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危险因素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健康状态进行综合处置的医学措施与手段。

  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营养与运动干预、心理与精神干预、健康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就医知指导等。健康干预是健康管理的关键所在,是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的重点。10、健康信息技术:用于支持健康信息的采集、存储和交换的软件、硬件、基础设施的产品和系统,并构成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支撑平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总称。其目的是提升质量,减少差错和提高效率,从而改善人类健康的医学服务提供。

  11、健康保险:用于提供抵御个体或群体疾病、伤残、意外伤害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精神损失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或保障性服务。其基本要素包括补偿被保险者治疗疾病和伤害的费用以及由此造成财产损失的费用。

  12、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为核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生理-心理-医学社会模式),弘扬“治未病”传统思想,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应县讲课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用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体检是前提,健康评估是手段,健康干预是关键。

  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子,健康管理服务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