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杰简介

   

   

  姓名:刘宝杰

   

  职称职务或社会兼职:副教授山东省哲学学会理事,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哲学、科技伦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荷兰学派的技术哲学研究(16CZX019)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荷技术哲学研究的比较与融通(2015M582108)

  3.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研究(J16YA05)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一)专著

     1.《技术哲学荷兰学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二)代表性论文

  1.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2月20日。

  2.“马克思机器思想”及其当代伦理启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3.简论里森技术哲学思想,《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4.简论杜尔宾的技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8年第1期。

  5.“荷兰时代”的科技引领者:西蒙·斯蒂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0日。

  6.“使用发明”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6年第5期。

  7.荷兰技术哲学之“思”“路”,《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4期。

  8.价值敏感设计方法探析,《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2期。

  9.新兴民生技术体系及其哲学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23期。

  10.技术哲学研究中的二元化问题探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

  11.技术-伦理并行研究的合法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10期。

  12.试论技术哲学的荷兰学派,刘宝杰,《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3.论作为支撑“超”人类未来存在的会聚技术,《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1期。

  14.试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范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7期。

  15.关于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理论的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5期。

  16.论“技术—伦理实践”在场的合法性——对荷兰学派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思考,《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7.论血缘文化的锁定及其突破——中国传统伦理的近现代转换,《齐鲁学刊》,2012年第4期。

   

  主要科研奖励:

  1.2017年济宁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2018年济宁市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生课程(硕、博)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博士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博士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硕士生)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硕士生)

   

  指导研究生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教学(思政)、MPA

   

  联系方式:

  电话及邮箱:13668675063,136686750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