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和安禄山到底有没有暧昧关系?
没有。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带领十五万大军逼近长安。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一部分大臣贵戚仓皇出逃,刚走到马嵬驿,禁军将士就发生了哗变,他们杀死了杨国忠,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这就是“马嵬之变”。
查证新旧《唐书》,并不能找到杨贵妃和安禄山私通的记载,也没有相关的暗示。《新唐书》中有说:玄宗宠信安禄山,让他和杨家诸姨结为兄弟。安禄山“母事妃”(拜杨贵妃为干娘),每次朝见天子,杨家人必定设宴招待。这里的“杨家人”应该不包括杨玉环,因为她早已是大唐的“皇家贵妃”,已经不是杨家之人。而设宴招待,也必然是在宫外进行。 总之,故事细节越传越多。但我们仔细想想,却实在难以信服。
首先,新旧《唐书》没有明确记载,这两部史书都是后人所撰,没有必要也不会“为尊者讳”。
其次,从情理上分析,这事发生的可能不大。安禄山是外官,是胡人,他觐见皇帝的次数是有限的,进入后宫的机会更不会很多。即使他认贵妃位母的事情是真的,他拜见贵妃时也不可能没有宫女宦官在身边,而“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杨贵妃在宫里一直受到玄宗的专宠,俩人几乎“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差不多形影不离,假使杨贵妃和安禄山真有私通的想法,也是无机可乘的。
唐玄宗晚年虽然贪于享乐,不理朝政,但他并不昏聩糊涂。他的后宫并不是混乱不堪的,若说杨贵妃可以和安禄山通宵鬼混,又让唐玄宗毫不怀疑,也是没有可能的。
再则,杨贵妃会喜欢安禄山吗?从地位上来讲,杨贵妃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她若向安禄山投怀送抱,是要冒着失去这一切的风险的,包括她整个家族所获得的地位。从个人吸引力的角度来看,安禄山不仅比她大二十几岁,而且身体肥胖,容貌丑陋,言语粗鲁,杨贵妃又怎会瞧得上他?我们假设,即便老迈的唐玄宗无法满足正当盛年的杨贵妃,她需要找个“面首”,大概也不会选安禄山这样的。
再从安禄山的角度来看,他发动叛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新唐书》记载:“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安禄山造反,是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而且公开指责杨贵妃和她几个姐姐的罪恶。如果二人有私情的话,他大约不会指责杨贵妃的罪恶吧,要知道皇帝的宠妃私通外臣,岂不是最大的罪恶,他指责杨贵妃,不就等于指责自己吗?
杨贵妃在死后会背上这样的恶名,我觉得,除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在作怪外,传统的“红颜祸水”论是主要原因。
鲁迅说过:“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阿Q正传》)“但向来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且介亭杂文·阿金》)
那么,“安史之乱”也是需要一只“替罪羊”的,杨贵妃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她就承担了一切罪名和污名。这样,“马嵬之变”也就合情合理了,杨贵妃也就死不足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