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7岁胡友松嫁给76岁李宗仁,李宗仁死后,她定居台儿庄

  

  1966年7月26日,位于北京总布胡同5号的“李宗仁公馆”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这座府邸本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旧宅,李宗仁回国后,就一直居住于此。

  这一天,76岁的李宗仁在这里,正式迎娶了自己最后一任妻子——胡友松。

  此时,李宗仁刚刚丧妻4个月,而这一年的胡友松年仅27岁。

  对于一个27岁的美女和一个76岁的老人的结合,在世人眼中,很难将这样的场面和爱情联系到一起。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老夫少妻的事情虽然不少,但是相差50岁的年龄,还是稀罕的,而曾经当过代总统的新郎,历史上恐怕就只有李宗仁一人。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李宗仁,也一改平日老态龙钟的形象,显得分外精神。本来早已经稀疏的头发,也被梳理得很整齐,饱满的“国”字脸,平日显得有几分老态,今天因为兴奋,焕发出一层淡淡的红晕。

  在李公馆的客厅前,李宗仁穿着一套深灰色的西服,和年轻美貌的夫人胡友松,各自胸前都戴着一朵鲜花,彬彬有礼地恭候来祝贺的客人。

  李宗仁今天的语言和动作都异乎寻常的爽快和敏捷,不由得使人想起28年前,他指挥那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后,在徐州跨马游街的风姿,而那时候,胡友松甚至还没有出生。

  在好友故旧的祝贺和寒暄中,“德公艳福不浅”的话语,让李宗仁的笑容中又多了几分惭愧和羞涩。

  而在李宗仁身旁的胡友松,也显得有些腼腆,于腼腆中又颇有几分大方。

  一个女子到了27岁的年纪,多多少少也都见过别人的婚礼,胡友松自然知道,这种时候,新郎新娘的身世、身份、相貌、年龄,必然是人们的中心话题。

  此时看着交头接耳的宾客,胡友松的脸上始终都保持着微笑。

  两人的婚姻,没有当时年轻人的那种热闹,也没有各种热闹的鞭炮和锣鼓,更没有婚礼上的各种繁文缛节,两人只是宴请亲朋,就算是完成了婚礼。

  来的宾客,多是当年李宗仁的古旧,所以这婚宴上的话题始终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李宗仁今天尤其高兴,在异国的凄冷让他如今格外的喜欢热闹,看着如今这么多人来祝贺自己,李宗仁感到十分的舒心。

  在这样的氛围下,这婚礼逐渐的成了一众人的追忆从前的聚会,反倒是今天的主角胡友松显得有些拘束。

  还是一向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黄绍竑心细,他接过服务员的酒瓶,亲自给新娘斟了一杯酒,然后提议,为“嫂夫人”早生贵子干杯!这下子,可把大家逗乐了。

  

  胡友松刚开席时抿了些许酒,就已经脸飞红霞,这下要来一杯,怎么了得!但这杯酒,又不能不喝啊!李宗仁见状,忙抓起胡友松跟前的那杯酒,笑着说:“夫人的酒,由我代劳。”

  “不行,不行!德公不要挡驾。”

  “诸位,诸位,夫人的酒量我是知道的……”

  “哎呀,德公真是好丈夫哟,夫人刚过门,就护得这么出脸!”

  “哈哈,夫人嘛!我不护着,谁护呢?”

  “哈哈……”

  黄绍竑一杯敬酒,才把个变成了忆旧会的婚宴,弄得喜气洋洋,也算是为胡友松解了围。

  与一个比自己大近50岁的老男人结婚,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会招致一些非议的事情。

  看着眼前的这些宾客,绝大多数的人,胡友松并不认识,虽然他们都是李宗仁的亲朋故旧,今天到来嘴上说的也都是恭维的语言,只是这些言辞的背后,有多少人是真心的呢?

  胡友松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但是此时此刻的她并不在乎!

  李宗仁这位抗日名将,这一生颇为传奇,身为“桂系”领袖的他先是参加北伐战争,然后又长期同蒋介石作对。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日战争期间的最大胜利。此后,蒋介石下野,李宗仁又成为代总统。

  解放战争结束后,李宗仁不愿同蒋介石一起败退台湾,于是便以养病为理由去了美国,这一去就是十六年。

  随着时光的流逝,身在大洋彼岸的李宗仁对于家乡的思念也越来越深。而此时,蒋介石已经罢免了他代总统的职位,如果回台湾,那么等待李宗仁的结果不会太好。

  而与此同时,我党也加紧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李宗仁回归大陆。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十年间,李宗仁先后五次派程思远到北京,晋谒周恩来总理,为回归祖国大陆作准备。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从美国回到北京,周恩来总理到机场欢迎。李宗仁在机场宣读声明,表示要为完成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

  而对于李宗仁的回归,党和国家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周恩来评价李宗仁一生做过两件好事:一件是台儿庄,一件是回归祖国。

  李宗仁回国的时候,他的第二任夫人郭德洁随李宗仁一同回归。

  在李宗仁旅居美国期间,郭德洁对他十分的重要,在美国的李宗仁已经失去权势,流落异邦,自然是门庭冷落。再加上李宗仁既不谙英语,又不熟悉西方文化,郭德洁就成了李宗仁在美国唯一的慰藉。

  李宗仁经常在家阅读自己的回忆录打发时光,郭德洁则随国画家汪亚生练习花鸟虫鱼,生活颇有情趣。为了替李宗仁解闷,郭德洁经常找人陪他打打麻将,作为消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4年,医生确诊郭德洁患了患乳腺癌症,这对于李宗仁来说实在是一个晴天霹雳!由于郭德洁不想手术,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到了1965年已是癌症晚期了。

  病中的郭德洁对于故土的思念与日俱增,渴望回到祖国,而李宗仁此时对于回国却顾虑了起来,毕竟自己曾经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他不知道回国后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还是郭德洁通过多方搜集当时大陆的信息,同丈夫沟通,终于打消了他的疑虑,李宗仁决心回国。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冲破重重困难,乘坐飞机从美国来到北京,在机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彭真等领导和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回到新中国后,郭德洁和李宗仁看到了十几年来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令夫妻二人激动不已。她们想再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但回国后不到半年,郭德洁就病逝在医院。

  而郭德洁去世后,李宗仁也是倍感凄凉,人生活到他这个年纪,功名利禄早已如过眼云烟,消散殆尽。对于人生的追求,只是能够平安地度过余生而已。

  如今,妻子去世,偌大的宅院,进进出出的只剩下李宗仁一个人,形单影只之下,多少有些凄凉的味道。

  于是李宗仁身边的人都劝他再一次续弦,找一个人在身边照顾自己,而对此李宗仁也没有拒绝。很快,李宗仁身边的人便都行动了起来。

  此时的李宗仁,虽然年逾古稀,但是迟暮的英雄终究还是英雄。

  听说李宗仁有续弦的想法,短短的几个月内,他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四十多封女子的来信,这里面有的是故友推荐的,有的则是毛遂自荐。

  这些女子中,不乏条件出众者,有一位广西的张小姐,是李宗仁一位旧部的女儿,甚至专程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见了李宗仁一面,其坦诚之心溢于言表。

  但是这些人之中,李宗仁一位都没有看中。

  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对此十分的苦恼,而这时候他的好友当张成仁突然灵光一闪道:“有个自称胡蝶女儿的女子,现在正在通县医疗队劳动,她生得极好,你可以去看看。”

  于是便将胡友松的照片给到了李宗仁,可能是胡友松出众的外形和气质吸引了李宗仁,也可能是两人缘分已到,看到胡友松的照片后,李宗仁当即表示想要见一见她。

  对于胡友松的一生,如果你去查阅,会发现有一个名字与她密切相关,那就是号称“民国第一美女”的著名影星蝴蝶。

  当时,包括胡友松自己在内,很多人都说胡友松乃是蝴蝶的私生女。

  

  但这事,一直以来都是胡友松自己的一面之词,从来都经不起推敲,也从没得到过蝴蝶本人的认可。

  众所周知,蝴蝶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几任伴侣都没有让她留下一男半女。

  而且,胡友松1939年出生在上海,而蝴蝶早在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便已经和丈夫潘有声举家逃难到香港。如果胡友松确实为胡蝶的女儿,她应该出生于香港,而不是在上海。

  而胡友松所谓的在她6岁时,便被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将她带到了北方,则更是不可能。按照胡友松的说法,沈文芝乃是张宗昌的九姨太,张宗昌暴尸山东后,沈姨太一直带着她住在南京一家饭店里。

  而张宗昌是1932年9月4日张宗昌在山东济南火车站被仇人枪杀,这时候距离胡友松6岁的时候已经有13个年头,时间根本对不上。

  另一方面,张宗昌的九姨太叫做富贵儿,原是一个杂耍艺人,平日里浪迹街头巷尾,张宗昌有一次观看曲艺,相中了富贵儿,经人撮合,收为九姨太,她也从未叫过什么沈文芝。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胡友松从小到大的经历,是十分坎坷的。

  

  人在痛苦的境遇下,想象力反而会越发丰富,胡友松便是如此。在大量闲暇无聊又痛苦的时日里,她经常一个人在屋子里做梦。人总是如此,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想要什么。

  在胡友松的成长环境中,几乎没有享受过母爱,她的童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但是这样的孤独,并没有让她变得沉默,相反,她变得比同龄的孩子更爱表现了,她希望可以赢得更多别人的目光,让这种虚荣,来填补她情感上的缺失。

  随着胡友松年龄的增长,她也出落得越发的美丽大方,眉眼之间的神情,颇有几分民国第一美女胡蝶的神韵。

  为了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胡友松开始告诉身边人:自己其实是影星蝴蝶的女儿。但是对于自己的父亲是谁,胡友松却绝口不提。

  对于胡友松的话,周围的人都将信将疑。但是,世人对于这类名人的风流绯闻都有着天生的敏感,所以胡友松这话越荒谬就越有人信。

  而胡友松这一番“炒作”,无疑也是成功的,“蝴蝶女儿”这样的身份,给了她一种光环,让她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正因为如此,张成仁才会将她介绍给李宗仁。

  在认识李宗仁之前,胡友松刚刚同初恋男友分手,27岁的年纪,在那个年代无疑是大龄剩女了,再加上原本就不顺心的护士工作,让胡友松对于自己的未来更加的迷茫和失望。

  但是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在你对它极度失望的时候,它往往会给予你惊喜。

  1966年的一天,胡友松正在工作,通过张成仁的介绍,程思远找到了她并问到:“您好,胡小姐,我这里有一份新工作,您有兴趣吗?”

  当时的胡友松,对于能够换一个工作环境早已经迫不及待,于是她想都没想便说道:“我愿意呀!”

  这之后不久的一天,程思远开车带她去了一个地方。

  路上,程思远告诉她:“胡小姐,今天我们要见的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叫李宗仁,他曾是国民党副总统和代总统,也是抗日英雄。如果今天面试成功了,你以后就在他的府邸工作。”

  听到李宗仁的名字后,胡友松当即就愣住了,她虽然不懂政治,但对于这个名字,她却是熟悉的。

  两年前,李宗仁回国时,广播里曾多次报道过。那时候她就想,这个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竟然享受了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连国家重要领导人都要前往迎接。

  她更没想到的是,自己两年后的今天,自己竟会和这个大人物扯上关系。

  当即,胡友松对于此行也多了几分期待,毕竟在女性的心中,对于李宗仁这样的抗日英雄总是有几分崇拜的。

  

  车来到李公馆门前,李宗仁已经在门口等待,这一天的胡友松穿了一件开叉的旗袍,看起来韵味十足。胡友松第一次见李宗仁,感觉不像76岁的样子,不仅人十分的精神,看起来很健康。

  第一次见面,李宗仁只是简单地和胡友松吃了一顿饭,聊了聊彼此的情况。李宗仁说道自己的夫人前几个月刚刚离世,他需要找一个私人助理来照顾自己。

  李宗仁给胡友松开出的工资也不低:一月100元。临走时,他还给胡友松送了一个红包,里面竟有300元。

  300元,在当时已经不算小数目了,足够寻常人家一年的花销。

  此后,胡友松便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了李公馆照顾李宗仁的起居生活,而胡友松初来工作时,李宗仁就以西方礼仪亲吻了她,而胡友松竟也没有拒绝。这让李宗仁觉得,她对他是有些好感的。

  第六次见面时,李宗仁就直截了当地向她求婚了。对于李宗仁突如其来的求婚,胡友松有些懵,于是她提出:想要考虑半个月。

  结果,未等半个月,仅仅三天后,李宗仁就把她叫到李公馆说:领导已经同意了我们的事,如果你也没异议,我们就举行仪式结婚吧。也不知是出于何种考虑,胡友松竟很顺从地点了头。

  一个年轻女人,嫁给年长自己50岁的男人,是爱情?这话,胡友松自己是不信的,她说了:

  “没想爱情不爱情,那么大岁数谈什么爱情啊,我就是觉得我去(嫁)了,我就是主人了。你看王昭君、文成公主、杨贵妃,人家怎么样,我不就是现代版的一个例子吗?我没考虑以后。”

  这段话,胡友松很大方地承认了他嫁给李宗仁的动机:

  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辛苦,为了改变自己的境况,同时让自己的人生不平凡。

  这样的答案可能会让很多站在道德最高点的人不齿,但是未经他人苦,我们真的没办法去评判她人的生活和选择。

  而胡友松也不在乎世人的眼光,她想的非常清楚,也知道如今的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个人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便足够了。

  

  虽然,胡友松答应了李宗仁的求婚,但其实他心理并没有真的接受李宗仁。真的到了婚礼的当天,胡友松看着镜中的自己,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她又看了看身边的李宗仁,不知为何,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此时此刻,胡友松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婚姻竟是和这样一位76岁的老人,这同她想象中的画面相差的实在太多。

  对于这段婚姻,胡友松看不到多少未来,但她别无选择,她只能继续走下去!

  婚礼上,胡友松一直保持着微笑,仪式后她和李宗仁频频向宾客敬酒,氛围也十分的融洽,但是胡友松的心中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随着酒越喝越多,胡友松的意识逐渐的不再清醒,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喝了,她怕自己真喝多了会说出什么不好的话来,或者会落下泪来。

  胡友松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去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她在丈夫耳边说了句“我有点不舒服先上去休息”后,李宗仁拍拍她的肩膀点了点头。

  这一刻,胡友松心里又有了一丝暖意。

  酒宴一直到很晚才结束,胡友松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知道,李宗仁就在自己的身边,她回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是如此的不真实。

  自己这27年来,对于生活和婚姻曾经有过无数次的幻想,但是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会成为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夫人。

  “以后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了!”胡友松心里说,这话像是在告诉自己,又像是在安慰自己。共处一室,她能听到李宗仁的呼吸声,她想转过头去看看,但是却又不敢,初为人妻的羞涩,让胡友松一动不敢动。

  而此时的李宗仁也没有睡,上了年纪的人入睡本就困难,而这“洞房花烛夜”,作为新郎又怎么能轻易的结束呢?

  李宗仁深呼吸一口,将身子转过来,看着新婚的妻子,两人一句一句的谈着,李宗仁给胡友松讲了很多自己当年经历过的奇闻趣事。胡友松也逐渐的放松下来,讲了自己的小时候的经历。

  这二十多年来,她从未有过家,也从未有任何人真的关心疼爱过她,包括那个初恋的男友。但此时,胡友松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一种她从没感受到过的温暖。

  当晚,李宗仁与胡友松在这样的氛围中,度过了婚后的第一晚。

  便恰如苏东坡的诗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第二天早上,胡友松刚刚睡醒,发现李宗仁早已起床,胡友松走出卧室后,发现李宗仁已经准备好了早饭,正在等着她。

  这一刻,胡友松的心里,感受到了一份轻松。李宗仁对于这位小妻子十分的疼爱,为了让妻子晚上休息的更好,李宗仁更是主动的搬到了其他的卧室。

  只是,每天到了半夜,李宗仁都会从他的卧室轻手轻脚的出来,来到胡友松的卧室,静静地看几眼妻子,然后为她盖好被子。

  李宗仁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胡友松十分的欣喜,但是也感受到了心理上的压力。这不仅是因为李宗仁每晚的到来影响了她的睡眠,更重要的是,在胡友松的心中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达到这样亲密的状态。

  在感情生活中,男人对于女子的爱意总是来得迅速,可女人,往往需要长久的相处才能生出爱意。

  

  于是,胡友松便跟李宗仁讲:“德公,您以后半夜不要到我房间来了。”

  李宗仁听到妻子的话后,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年逾古稀的他,此时真的没有太多的睡眠,看着妻子睡觉、给她盖被子,已经成了李宗仁生活的一种习惯和寄托。

  他从没有想过这会给妻子带来不好的感受,听到胡友松的话之后,李宗仁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答应了下来。

  从此之后,胡友松半夜真的再也没有听到过李宗仁的声音。直到后来,胡友松才知道,李宗仁不是没来,只是换成了光着脚板蹑手蹑脚地来。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任何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长久关怀下都会心软,更何况胡友松对李宗仁本就有崇拜和好感,此时此刻,她的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其他的感情。

  慢慢的,胡友松在生活的各种细节里感受到了李宗仁的爱,李宗仁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胡友松第一次有了被爱的感觉。

  有一次,胡友松肚子痛,李宗仁知道后便告诉她:吃四两南瓜子可以消痛。

  胡友松听完后,又好气,又好笑,说道:“四两,将近半斤,这得嗑多久,肚子没痛死,人倒被嗑死了。”

  李宗仁听完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第二天早上,待胡友松醒来睁开眼时,她竟看到:床头摆了一盘整整齐齐的瓜子仁。正在她发愣的当口,李宗仁走过来道:“若梅(胡友松)啊,我把瓜子都给你磕出来了,你赶紧吃吧。”

  此时的胡友松才知道,李宗仁竟为了让她吃南瓜仁方便,为她磕了一夜的瓜子。

  那一刻,胡友松的泪水夺眶而出。

  人世间,没有那个人可以拒绝真情。胡友松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李宗仁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竟会这样娇惯宠溺她。这也是第一次,胡友松打心眼里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便是如此,你如此待我,我必然也会如此待你。

  李宗仁逐渐的发现,妻子对待自己的态度跟从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他在妻子的脸上看不到太多的情感,但是如今,妻子却每天都挂着微笑,对自己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

  无论走到哪里,妻子始终都是与自己形影不离。胡友松这样的变化让李宗仁十分的欣慰,他对于胡友松本没有太多的期待,毕竟自己这样的年纪,要求的太多,实在是不合适,但是自己的真情,终究还是打动了胡友松。

  此后的两人,举案齐眉,生活的十分幸福。胡友松也开始像一个女主人一样,安排着这个家中的一切,看着李宗仁每天的模样,胡友松第一次感受到原来爱一个人也可以很开心,很幸福。

  但是久而久之,胡友松的心头总是会有些担心。毕竟李宗仁已经是70多岁的年纪,虽然现在身体很健康,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有多久。

  胡友松很害怕,她害怕失去这样的生活,害怕失去李宗仁,她不想再回到原来一个人的日子,那样的滋味,她不想再经历了。

  因此,每当李宗仁有点小病痛,胡友松都非常紧张。看着娇妻紧张的神情,李宗仁总是笑着安慰她道:“若梅,你放心把,我是上过战场杀过日本鬼子的,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胡友松每次听他这么说,心虽安了些,在照顾上却反而更仔细了。

  

  对李宗仁的感情发生变化后,胡友松的思想也有了变化,如果说最开始胡友松接受李宗仁的求婚,更多的是看中婚后的物质和地位,那么现在的胡友松更在乎的则是同李宗仁的感情。

  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情,她特地向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声明,她说:

  “在李公馆,我不管钱,所有存折、钥匙都不管,我也不会继承财产,我只是照顾李先生的起居而已。”

  对于自己的承诺,胡友松真的做到了,三年的时间里,胡友松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李宗仁,但从没有在物质上有过更多的要求。

  眼看妻子如此,李宗仁的心里倍感欣慰,也十分的愧疚。他知道,自己终归是要走在前面的,而妻子还有漫长的人生需要度过,他愿意将自己的一切交给妻子,可胡友松却根本没打算要。

  1969年1月30日,79岁的李宗仁因肺炎在北京辞世。

  而在李宗仁病危的日子里,留在他身边一直悉心照顾他的便是这位刚刚30岁的娇妻胡友松。

  李宗仁生命中的最后时光里,她一直寸步不离地陪着。关于这段最后时光,接受过无数采访的胡友松一直不肯提及,哪怕只言片语。

  可想而知,对于胡友松而言,她是多么的怀念这段时光,虽然只有三年,确实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李宗仁的离开,都结束了。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哭得肝肠寸断,在旁人眼中,大抵会觉得她是在为自己失去靠山而悲痛,只有胡友松知道:她哭的是他。

  李宗仁去世后,胡友松在生活上也失去了依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很快就搬出了李公馆,而李宗仁的所有遗产也全部捐给了国家,她没有带走一分。

  在旁人看来,胡友松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不过是“李宗仁太太”这个头衔罢了,如今李宗仁去世,她完全可以再嫁,去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可自从李宗仁去世的那一刻起,胡友松便已经将自己的爱封闭,她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守护这一切。

  后来,周总理念及过往她与李宗仁的种种,将李宗仁前妻郭德洁的遗物交到了她手里。

  胡友松拿到后,没有任何犹豫,转手将它们捐赠给了中国历史档案馆、广西李宗仁官邸和山东台儿庄史料馆。然后,她一直守在离台儿庄史料馆最近的地方待着,期间,她受政府之邀做了该史料馆的名誉馆长。

  这对于胡友松来说,是最好的安排。

  到了晚年,胡友松回首自己的一生说道:

  “我这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与李宗仁结婚,一件就是继承李宗仁的遗志,定居台儿庄。”

  此后的人生,一直未出嫁的胡友松开始研习书画,后来又开始接触佛法。

  

  在学习了佛法之后,胡友松对于自己的一生有了全新的理解,自己和李宗仁,可能就像是《红楼梦》中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自己这一生,是来偿还他前世的恩情。

  后来,胡友松选择了出家,法号妙慧居士。

  但是,即便是出家,胡友松依然无法割舍对于李宗仁的感情,她选择出家的寺庙,依旧是在离李宗仁文史馆最近的寺庙。

  就这样,一代佳人,在青灯古寺,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2008年11月25日下午6时,直肠癌晚期的胡友松,在山东德州庆云县海岛金山寺去世,终年69岁。

  自此,胡友松不平凡的一生正式画上了句点,在守候了39载之后,胡友松终于可以和李宗仁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在世人眼中,李宗仁与胡友松的这段里,胡友松终究是亏了。三年的感情,却用一生去守候,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可在感情世界中,又何来亏,何来不亏呢?唯有当事人才明白个中滋味,外人无法言说。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