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城历史文化和地域沿革概览

  多少年来,营子区因为体量小,虽名在承德城区之列,远离闹市100多公里,但屡屡被人视为一块城市飞地。不管是称呼她营子,还是鹰手营子矿区,还是鹰城,无论称呼哪个名字,人们都知道她在哪里,都知道那是一个小城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她曾经是一个古城、老城,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老掉牙的、老资格的城市。

  营子区是1956年从兴隆县划出来的鹰手营子镇和寿王坟镇,东临承德县,西、南、北为兴隆县所环抱,北距承德市区100公里,辖鹰手营子、寿王坟、汪家庄、北马圈子四个镇。清代,这里的一部分土地属于清东陵风水禁地,开禁后,煤矿业日益兴盛。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寿王坟铜矿和兴隆矿务局,建立涝洼滩煤矿、胜利煤矿、东风煤矿等企业。境内的国投水泥公司,所生产的热河牌水泥曾经获河北省质量50佳称号。食品行业中,怡达牌水果罐头是在同类产品中销售量位于前例。

  在营子城区柳河岸边发现的四方洞遗址,是河北省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遗存,也是燕山深处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足迹,仅1988年在3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出土7种动物化石和1430件石器,在全国文物普查中,承德旧石器考古获得前所未有的突破。

  说起鹰城的古洞穴遗存,必然会想到古洞沟,想到寿王坟。20世纪50年代初,原热河省文物工作队曾调查了承德境内汉代矿冶遗址,其中古洞沟、龙漂沟及寿王坟附近的调查,证实这座铜矿已经有2200年之久,至少在战国晚期及已经开始采炼。汉代是这座矿业的发展盛期,当时的矿坑、选矿厂、冶炼厂和储运原料的旧址,出土了大量刻有文字的铜锭和五铢钱、瓦当、铁工具等。

  在公元1367年,朱元璋北伐元朝,大将常遇春曾经与偏将李文忠,率步兵、骑兵计9万余人讨伐元军,胜利后在班师回还的途中,经过郑家庄附近的柳河川一带时,得病去世。驻军副将沟的李文忠将常遇春遗体运回了南京,但是在南沟搭建寿堂,曾经令将士祭拜的地方,将常遇春的随身携带衣冠埋在那里,得名“寿堂坟”,后演化为“寿王坟”。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即1661年,“后龙风水禁地”划定于康熙二年,即1663年,但康熙时的“后龙风水禁地”,范围还很小,只深入长城外几十里。到雍正、乾隆年间,才扩大到后来的规模,直达长城外百里之处。到了雍正年间,风水禁地扩展到了鹰手营子附近,在这一带树立了禁区的边界标志红桩、白桩,鹰手营子部分地带也一度成为禁地。

  据一些书籍记载,营子区主城区曾被百姓称为闷葫芦场。在大清朝时代,皇帝北上木兰秋狝涉猎有选用马匹和猎鹰的需要,这里曾被宫廷养马的人相中,开辟为清廷御用养马场;也被宫中驯鹰官员所相中,成为皇家猎苑的专业驯鹰场。为了保护养马场和驯鹰场,清朝政府在这里设置哨卡,以防御敌人的袭击,这样的哨卡发展为屯兵之处时,就被称做“营”。后来由于这些地方相对固定,并由单一的屯兵发展为有居民居住的村落,经过民间口语演化,就被称之为“营子”。

  随着驯鹰手艺的繁荣发展,一些爱好养鹰的人陆续来此学艺谋生,这里聚集了很多富有经验的驯鹰能手,至此“鹰手营子”这个名称就叫开了。准确地说,这里曾是大清国皇帝和皇亲国戚们去围场围猎的时候,供应马匹和上好猎鹰的皇家饲养场。

  到民国时代,养马驯鹰的人都失业转行,有的专门侍弄土地,有的开始从事屠宰业,有的经营起矿业。一片草长莺飞、骏马成群的土地,开始被开膛破肚,黑色尘土乱飞,大车穿梭,曾经有不少岁月,数不清的矿石经历几度春秋、几度风雨,被运往远方。

  话说1956年设立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的时候,管辖原兴隆县鹰手营子矿区、下台子区所辖的鹰手营子、寿王坟两镇及马圈子、克梨木、姚栅子、煤岭沟、下坎子、上窝铺、下台子7个乡。1958年撤销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划归兴隆县。1965年恢复设立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

  这时的鹰手营子矿区里面只是包含鹰手营子镇、北马圈子镇、寿王坟镇、汪家庄镇。鹰手营子镇辖铁路北、桥西、兴煤、东风社区和鹰手营子、河北、跳沟、喇嘛沟、老厂子、老爷庙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鹰手营子村。北马圈子镇辖北马圈子、新平社区和北马圈子、南马圈子、金扇子行政村,镇政府驻北马圈子村。寿王坟镇,辖东街、西街2个社区和郑家庄、罗圈子、南沟行政村,镇政府驻郑家庄村。汪家庄镇,辖东区、西区社区和汪家庄、姚家庄、涝洼滩行政村,镇政府驻汪家庄村。

  2012年,省民政厅批复将鹰手营子镇的铁道北、兴煤、桥西、东风居委会,北马圈子镇的马圈、新平居委会,汪家庄镇的汪庄东、汪庄西居委会,寿王坟镇的寿王坟南、寿王坟北居委会整体划出,设立铁北路街道。至此,营子区所辖就变成铁北路街道办、营子镇、汪家庄镇、寿王坟镇、北马圈子镇。

  如今,克梨木归兴隆平安堡镇管辖,姚栅子、煤岭沟、上窝铺归兴隆北营房镇管辖,下坎子、下台子归兴隆李家营乡管辖着。

  这就是鹰城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与地名沿革有关事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