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20岁苏辙18岁就高中进士,而苏洵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有考上进士

  苏洵,苏轼,苏辙,一家三文豪,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哥哥苏轼20岁时,弟弟苏辙18岁时,两人在同一年高中进士,一时轰动京城。而爸爸苏洵,一生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未考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中唯一没有进士身份的。这是为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难度

  在古代,考进士是全国统考,三年一次,一次全国也就录取200-300个,比现在考博士都难。很多学子考个20年、30年还不中,也属平常现象。没有两把刷子还真考不上。

  这么难的考试,苏轼和苏辙初次就中,而苏洵屡试不中,是因为才学不够吗?

  二、比才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三字经的这段,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里的苏老泉就是苏洵。苏洵真的是27岁才开始读书吗?当然不是,他是从7岁就开始读了。

  公元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苏洵的父亲苏序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倾其钱财,购置了大量书籍置于书房。苏轼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他祖父购置的书如汗牛充栋,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环境中。

  苏洵的两个哥哥都十分喜爱读书,苏洵天生聪明,辩智过人,却不爱读书。在苏洵12岁时,苏序专门请了先生来教三个儿子。每当先生讲课,苏澹、苏涣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唯有苏洵对先生所讲授的声律、平仄押韵等做文之道不感兴趣,甚至干脆跑出课堂到郊外去游山玩水。总之,翘课翘的很欢。

  苏洵十八岁时,参加了乡试,落榜。当时他的父亲苏序已年过六旬,并不想让唯一留在家的儿子外出任职;而且,他也非常理解他这儿子,因为自己当年也不爱读书。于是,他支持苏洵不再参加科举的决定。父亲的支持使苏洵彻底放飞自己,接下来的八年里,苏洵除了娶妻生子,就终日游山玩水,游手好闲。就这样晃晃荡荡,到了二十七岁。

  这一年,是苏洵人生的转折点,也就是《三字经》上写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转变了学习态度呢?

  首先是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这一变故让苏洵发现生命的有限与短暂,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除了游玩山水,是否应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第2点,这一年,苏轼出生了。苏洵可能觉得自己应该有点为人父的样子,开始追悔光阴虚度,痛自鞭策。

  第三,此时,他的二哥,内兄(妻子程氏的哥哥),还有两个姐夫,都已科考成功,就将为官作吏。这种事情对一个平庸之才,或许不会有什么刺激,但对天赋智力很高的苏洵来说,却是极大的激励。

  从此,苏洵用心读书。但令人遗憾的是,苏洵的科举之路异常坎坷。苦读一年多之后,苏洵人生第二次去参考进士科,再次落榜。又过八年,苏洵37岁,第3次参考,仍然落榜。

  三次考试都失败,对苏洵的打击很大。于是,他决定再也不考了,把主要精力用于两个儿子身上。父子三人常常同题作文,互相切磋。流传至今的《六国论》就是一例。苏洵说的是“弊”(六国因赂秦而亡),苏轼说的是“士”(人才),苏辙说的是“势”(天下大势)。二子的《六国论》基本上是就史论史,而苏洵则借古讽今,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他还带领二子游历名山名寺,以拓宽眼界,提升气度。

  公元1056年,苏洵带儿子苏轼和苏辙进京应试,并把自己写的文章呈于欧阳修,欧阳修很是赞赏,认为胜过汉代贾谊、刘向之文。于是向朝廷举荐苏洵,从此,苏洵文名大盛。他的文章公卿士大夫们都争相传诵模仿。次年,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虽然苏洵仍是没有功名在身,但此时他已经名满天下。

  苏洵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虽然一生科举不第,仍然可以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名不为才气纵横的儿子苏轼苏辙所遮掩,可见其才学造诣之高,考个进士应该不在话下。

  三、叹时势

  苏轼苏辙能够一举而中,是因为儿子比父亲更聪明的缘故吗?不是这样的。苏轼兄弟能这样轻松中举与欧阳修密不可分。这一年,礼部尚书兼礼部主试欧阳修正在发动一场改革文风运动。他借着科举考试的机会,整顿文风,把耽溺于雕琢文句、卖弄词藻、华而不实的文章通通淘汰,让科举考试变成选拔有才能之人的公正合理的考试。

  这太对苏洵的胃口了。因为苏洵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在他平时教导儿子的时候,就是力求使用朴质自然的文字,深究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这也是苏洵以往三次都不能中举的主要原因。如果这次苏洵也来参考,相信也将中举。

  欧阳修的文风改革,对苏轼苏辙来说是一大幸事。他俩同时高中,一举成名。由此可见,成功路上,时势和才华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势不利时,很容易徒劳无功。

  由以上分析可见,虽然想中进士很难,但是苏洵的才学造诣极高,是不成问题的。只是,因为他的文章风格淳朴,不符合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因此,屡试不中。而苏轼苏辙,很幸运地遇上了欧阳修整顿文风,从而轻松中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