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千问》

  答:问问自己,害怕的是什么?它们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你想象的?

  答:去看有哪些事情,自己做起来不得劲却能做得很好。

  答:体会这件事情带给内心最深的感受,是像棵树一般,脚踏实地而又持续性地获得生长,能够给予内心宁静,喜悦与自足,还是一种不安,空虚而焦灼的状态。不管这种帮助是有形层面还是无形层面。

  答:人的喜好,无须让他人认同,可以寻找同类。

  答:有时看到那些不急吼吼地索要或占便宜,或想要的东西不太多,欲望比较少的人,哪怕他没有太多钱,看起来也是很优雅的。

  答:没有试图把他当做一个工具为自己服务。无条件,对他保持善者与祝福愿意他得到自由与提升。

  答:多摔打几次。让它先破碎。

  答:愿意做的时候,去做它。不愿意做的时候,也去做它。

  答: 感觉到来自内心深处的信任和相连。对方的缺点你已经完全了知并觉得可以接纳。见到这个人没有什么事也是愉快的。身心联结都密切。

  答:不看电视。如果电视节目肤浅,容易让人的大脑习惯于懈怠,麻木。

  答:交到朋友不仅仅是依靠谈吐或交际能力。真正的朋友通常是被我们的真诚,善良,内涵,品格所吸引。

  答:花开了都会谢,为何要强求别人始终如一如当初?我们又应该凭靠什么得到他人持续的喜爱?

  答: 心态与情绪不可能恒定不变,它们像大海的波浪总是在起伏,像天上的云团时时变幻。不如练习看着这一切生灭而不陷入其中。

  答:好像没有见过任何这样的规定。

  答:忘了吧。人的负担已经很重,装备要轻。

  答:及时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并且尽量完成得出色一些。与上司保持适当距离,也无须在内心轻率地评判她。你未必真正了解她的整体与内外。

  答:先做到少看手机。

  答: 保证自己基本独立的衣食住行。同时克制虚荣心与过度物质消费。

  答: 如果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可以依靠自己而生存,那么离开故乡,离开亲友,可以让原生家庭的影响力变小。有依赖就会被束缚,更不用说彼此紧紧捆绑。

  答:发展自己的能力,天赋以求独立,注重心性修养与学习。这样才能不过度爱慕物质,也不过度依靠来自他人的感情。

  答:手机里提供大量热闹而无效的信息,娱乐与放松貌似能带来短暂的舒适和麻醉,但会妨碍我们的内心觉知。也不会带来真正的身心满足与成长。如果任由这肤浅的舒适与麻醉填塞时间,只会一无所获。

  答:不对男人的感情和物质抱有索取、依赖、计较的态度。不把自我认知局限在肉身和色相上。去除仅以自己为重的自私。要有见识与深度。

  答: 一、要通过阅读、进修、学习,持续深入地自我教育;二、努力工作,有独立经济能力;三、懂得爱人,值得被爱;四、不迷恋物质,不追剧,多旅行,多帮助别人。

  答:与现实共处,去认真而努力地生活。恋爱、旅行、阅读、学习、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经历各式风景与人情。而不是活在网络、幻想当中,好高骛远,散漫度日。

  答: 交朋友的前提是平等,没有自卑或者自傲的复杂情绪。对别人产生真诚的兴趣,帮助他人。

  答: 如果有现实的压力,先考虑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没有太大压力,看一下它是否能够提供磨练和提升的机会。

  答: 你可以认真工作,多读读书,出门旅行,发现一些兴趣与技能,先充分过好独自的生活。而不是无所事事的在家空等,这样确实是等不到的。

  答:应该时常关注自己的身口意,尤其是话语部门。轻率、恶意、偏见、独断的话语都会伤害到别人,同时射出去的箭也在无形中回转能量,让自己的心更为受限。说话时的自我关照,在于不随便去判断、下结论、负面指责、以及试图控制对方。尽量说柔和的、有益于对方的言语,以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

  答:我会清理出书中重点,在笔记中重抄一遍,目的是再次加深印象及整理核心内容,以便日后单独重看和消化。

  答:我们对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缺少根本的信念,也没有稳定的价值观。外界的一切声音、观念、潮流、事件,很容易就煽动或推动我们,干扰本心。是自己的心力与思考不够。

  答:心情不好的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看着难过或暴躁的浪潮冲击。这样就好,一切都会变化。海浪翻滚一阵,自然平息。不要投入其中。不要执着这变幻的片段。

  答:直接说不。

  答:当人能够控制好情绪与心念,不无端生气、悲哀、愤怒、多疑、自卑、自傲……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让心保持在一种稳定、清明的状态时,感受是比较快乐的。此前提是,需要掌握如何去认知、管理情绪与心念的方式。

  答: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处境,忽略不计。如果对你来说有些重要,那么给予有力的回击,以此至少让对方知道礼貌是必要的。

  答:前提是,你是否能够先保证自己经济独立、身心健康、内心理性,并且不给家人和其他人增添麻烦。

  答: 少看电视,少看手机,不依靠刷视频、看直播购物、买各种廉价的不明物品来消耗自己。可以读一些好书,去大自然中跑步走路,骑车锻炼,爬山,听音乐,绘画,学习一门有兴趣的技艺。也可以跟朋友相聚,与恋人谈情说爱……人类所有从古到今的美好而真实的事情都值得尝试,而不是只活在虚拟世界与欲望当中。

  答:那是因为心力不强,不能让自己实际地去实行。事情想好了就去做。

  答: 现在当下就可以活得真实,以及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无须让他人欣然接受自己的想法,人可以各自有自己的想法。

  答:想要获得这些的想法没什么对错。只是,我们得到什么,需要有因的存在。自己是否有能力得到这些,如何去获得和积累这些能力,这是基础。

  答:不需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保留观点是自己与他人的一种自由。甚至也不需要去评判他人的观点。只需要清楚自己的观点就可以。

  答:没有永远的快乐。暂时的快乐也会成为苦。这是生活的本质。

  答:也许,到底是对方多爱自己一些,还是自己多爱对方一些,都没什么重要。有没有共度余生,有没有得到婚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遇见过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因为彼此的存在,互相渗透、启示,带来确实的成长与提升。

  答:阅读好书、参加一些俱乐部或活动小组、去大自然里面从事户外活动、看一些好的电影或展览、做义工、帮忙做家务、下厨房做顿饭……能做的事情这么多,为何沉迷于刷手机?

  答:女生可以用温柔、真诚、敞开的心态与对方来往,这已是你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对方接收到,并且也喜欢你,男人会是主动一步的人。如果他没有这么做,有他的原因,不要勉强。有些事情让他们来做。

  答:人与人之间真实而可靠的关系,只能发生在现实中,发生在你们对彼此真实生活的理解与接纳之中。否则都只是妄念。想让他人来温暖自己,先让自己具备一些能够去温暖他人的能力。这样他会来得快一些。

  答: 我的比喻是,一个杯子突然被打碎,那么扫一扫,把它清理干净,然后扔掉。

  答: 身为子女,如果觉得与原生家庭关系不和睦,影响到自己,可以通过精神独立、经济独立的各种方式,努力达到能够独立生活的状态。如果自身依赖父母、家庭的支援,不能分开生活,收到捆绑束缚,很难实现个体成长。独立生活、保持距离是关键。但对父母要尊重,承担必要的照顾与责任。

  答:先从小事做起。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为身边的人做一顿好饭,不沉迷与手机与网络,每天安静地阅读一会儿,锻炼一下身体,尽量帮助他人,认真做好手上的工作…去做这些似乎并不困难。

  答:知道所有的人和自己一样,希望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因此,多提供一些帮助、温暖、欢乐和宁静,而不是去损伤他们。

  答:成人首要的是,不急于用自己的期待、功利心、世俗概念去染污和要求他们。让孩子尽可能保持单纯干净的心灵空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长。

  答:竭尽所能地去学习、阅读、吸收、体验、实践。做喜欢的事情。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娱乐、无聊节目。多做一些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答:性格内向,不需要强迫自己去变得外向。性格本有不同分类,如实接受自己的本貌。关键仍是要去充实内外,多阅读、学习、思考,见多识广。人的心灵饱满、丰富,自然会有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信心也由此而生。这是逐步积累和改变的过程。对任何人,保持基本善意与礼貌即可,提供一些帮助。不需要去特意取悦、迎合、靠近。

  答:工作是为了获得一定收入,可以维持肉身生存和日常生活。同时,工作也是一个人可以载体,可以因此服务他人。但这两者都不是人生目标。也就是说,工作不是人生目标。但是它是你去追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工具。

  答:当你足够了解对方的缺点与软弱之处,却依然想和他在一起,这个关系大概可以长久。真正爱一个人,不是只被彼此的强壮、美丽等优点所吸引。而是理解与接受彼此的弱小。

  答:失控的时候,如果自己能够看到,觉知,不算是全部的失控。人的状态与情绪起伏变化有时难以避免,如实接受这种变化,并进行有效分解,尽快恢复与平衡。这个恢复与平衡的速度代表我们自控、自我管理的能力。

  答:对生活的满足不在于年龄,在于人的心境。夏日一阵凉风吹过,有没有去好好感受它带来的舒畅与清爽?在生活中除了完成必要的责任与任务,留给自己一份怡然自得、从容、自然的心境。这会带来更广阔的内心空间。

  答: 看到冬天茫茫飞雪或春日的花枝烂漫,心里没有喜悦吗?拥抱爱的人在怀里,或抱起幼小的孩子亲吻时,心里没有喜悦吗?喝到一杯芳香而充沛的热茶时,心里没有喜悦吗?在露台听看雨声,或看到月亮圆满发光的时候,心里没有喜悦吗…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觉得人生里有很多喜悦而可被感激的时刻。感激你自己得到生命,来人间一游。这一趟旅途,即便经历各种问题与考验,当以此生为渡船,不虚此行。

  答:其实有很多可以聊,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发生过的各种事情,甚至面前的一杯茶,都可以来说说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这是一种自然的个人魅力的散发。人与人的连接在深度时不需要语言,但在必要时需要语言。扩充自己的内外能让语言更有影响力。

  答:喜欢挑剔的人,大多对自己也不满意,心里有很多受限的规范和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偏见。有局限性的不够开放与接纳的心,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当我们能够扩展内心,放下分别、偏见,会发现一切都是一体,有更广阔的同理心与理解力。

  答:放下手机,停止各种干扰。让自己独处。读一本可以静心的书,煮水泡茶喝一杯,在公园的树林绿地里跑步,或者趴在阳台远眺,吹一会儿风……有太多方式。我觉得这些小事任何一件,都会让我感受到内心的静谧与悦意。

  答:视而不见,停止轻率的评断态度。多观照自己的表里。

  答:不仅仅喜欢他身上让你赏心悦目的那部门,也能理解与容纳他的缺陷。不企图改造他,控制他。视之为鲜活的生命体,允许他鲜活地变化、发展。而不是你的专属物品。

  答:这是需要警惕的状态。也是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和家庭之后会出现的状态。不要被物质与有形的世界所捆绑,画地为牢。要始终记得,保有一处心境,抬头看看日月、天空,俯身看看大地、万物。丰富的阅读是让心灵和意识保持进步的一个途径,选择真正对心有提升的书籍。如果人不阅读,只看各种剧、购物、关注衣食住行、牵挂家庭亲友,这一生是受限的。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