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的故事》真实背景:18岁的哥哥已牺牲,二妹子下落不明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山东老太太家里三个儿子,两个参军当了解放军,战斗就在他们家附近的山上。老太太挂念着两个儿子,揪着心,一有担架抬下来她就上前仔细看看有没有他的儿子。幸运的是她的两个儿子都平安活着,解放后转业到地方都当了干部,老太太有个幸福的晚年。而另一位老太太,家里就一个儿子被征入伍,不久就牺牲在了战场上,她成了烈属。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而反映战争的文艺作品大都是浪漫美好的。杨子荣牺牲了,曲波的《林海雪原》却让他还活着。而多少年来杨子荣的亲人一直不知道其下落,1973年,牺牲了26年的杨子荣生前照片被拿到其胞兄杨宗富面前让其辨认,看罢照片杨宗富马上泪如泉涌:“这是俺兄弟宗贵啊!”

  

  同样,军旅作家胡石言为了怀念牺牲的战友徐金成,也让其活在他的小说及同名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这首歌传唱了许久,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爱情与理想。但《柳堡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的真实原型,彼此的感情远没有这首歌这么浪漫惬意,而是比较残酷、冰冷无情:“十八岁的哥哥”已在战斗中牺牲,“二妹子”下落不明。

  

  1943年,19岁的胡石言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油印报纸《战斗报》的主编,当时就驻扎在柳堡一带。有一次他下连检查工作,比他小一岁的二连通讯组长、副班长徐金成向他透露自己的一个“秘密”:他与柳堡头村子里一位长辫子姑娘“好”上了,表示要等抗战胜利后再考虑他们俩人的事。不幸的是,时隔不足两年,在日寇投降前的大反攻中1945年9月,徐金成在苏南宜兴丁蜀山战斗中牺牲了。事后,胡石言曾托人到柳堡寻找那位“长辫子姑娘”,可惜因掌握情况太少,一直未能找到,下落不明。

  

  此后,胡石言一直将徐金成与这位“长辫子姑娘”的事记在心上。回到了上海。1950年3月他以这个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柳堡的故事》,后又与黄宗江合作,以此改写出《柳堡的故事》的电影剧本。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国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