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悯皇贵妃
皇长子
皇长子,永璜,定安亲王。
雍正六年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生母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藩邸格格。
乾隆十三年,高宗东巡,还跸次德州,孝贤纯皇后驾崩,其子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丧,但其间因与三弟永璋表现得不够伤感,被高宗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亦不懂礼节,更暗示二人被取消立储资格。其实当时永璜只有二十岁,永璋更不过十三四岁,年纪尚轻,再者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得呼天抢地,豪哭流涕,乾隆帝未免有点因丧妻而失控。小兄弟莫名其妙地丧失承继大统资格,永璜更从此郁郁寡欢,没多久便于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卒逝。高宗虽感后悔,但为时已晚,遂痛心地下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
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十五日申时薨,年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永璜,高宗第一子。乾隆十三年,上南巡,还跸次德州,孝贤纯皇后崩,永璜迎丧,高宗斥其不知礼,切责之。十五年三月,薨。上谕曰:“皇长子诞自青宫,齿序居长。年逾弱冠,诞毓皇孙。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备成人之礼。”追封和硕定亲王,谥曰安。
长子绵德,袭郡王。坐事,夺爵。
次子绵恩,袭。五十八年,进封亲王。嘉庆四年正月,封其子爱新觉罗·奕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八年闰二月,有陈德者,匿禁门,犯跸,诸王大臣捍御。论功,赐绵恩御用补褂,进奕绍贝子。二十年,授御前大臣。道光二年,薨,赐银五千治丧,谥曰恭。
子奕绍,先以上六十万寿进贝勒,至是袭亲王。十五年,奕绍年六十,封其子载铨为辅国公。十六年,奕绍薨,赐银治丧,谥曰端。
载铨袭。载铨初封二等辅国将军,三进封辅国公,授御前大臣、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袭爵。道光末,受顾命。文宗即位,益用事。咸丰二年六月,给事中袁甲三疏劾:“载铨营私舞弊,自谓‘操进退用人之权’。刑部尚书恒春、侍郎书元潜赴私邸,听其指使。步军统领衙门但准收呈,例不审办;而载铨不识大体,任意颠倒,遇有盗案咨部,乃以武断济其规避。又广收门生,外间传闻有定门四配、十哲、七十二贤之称。”举所绘息肩图朝官题咏有师生称谓为证。上谕曰:“诸王与在廷臣工不得往来,历圣垂诫周详。恒春、书元因审办案件,趋府私谒,载铨并未拒绝。至拜认师生,例有明禁,而息肩图题咏中,载龄、许诵恒均以门生自居,不知远嫌。”罚王俸二年,所领职并罢。九月,仍授步军统领。三年,加亲王衔,充办理巡防事宜。二月,疏请申明会议旧章,报可。四年九月,病作,诏以绵德曾孙溥煦为后。是月,薨。追封亲王,赏银五千两治丧,谥曰敏。
溥煦袭郡王。光绪三十三年,薨,谥曰慎。
子毓朗,袭贝勒。光绪末,授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宣统二年七月,授军机大臣。三年四月,改授军谘大臣。[2]
皇次女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
雍正九年四月,弘历第二女出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时为藩邸格格。当年十二月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