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奇人生

  相传李治看了情诗后,被武则天的旧情所打动,心中萌生了许多奇想……    第三、泪洒怀情。永徽元年(650)五月二十六日、是唐太宗周年忌日,这天唐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忌日行香,为先帝祈福。李治一进感业寺就认出武媚,一见面,二人感情再次展露。据《唐会要》中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这次见面,高宗彼武则天的狐媚所征服,生起接武氏回宫的念头。    感业寺一事很快在宫廷内外传开了,也传到王皇后的耳朵里。王皇后怎样想,她想如果皇上有意接武媚回宫对自己也无大碍,说不定会帮自己对付肖淑妃。即便成了皇上的女人,碍于礼法,也不会给她什么名分。因为她是先帝的才人,是高宗的庶母,那有庶子娶庶母?再说她如果知道是我要皇上接她回宫,她会一辈子感恩于我。王皇后看透了高宗的心思便说,你如喜欢武媚就把她接回宫来,也好帮我伺奉你皇上。唐高宗得到王皇后的同意,令武媚蓄发等待。   王皇后为什么想借武媚来对付肖淑妃,她俩到底有什么恩怨?史书记载是为争宠而产生的矛盾。王皇后没有子女,肖淑妃有个儿子叫李素节,永徽元年被册封为雍王。雍王是管理长安及周边地区,其封爵高于其他封王,儿子封为雍王意味着肖溆妃的地位提升,平时肖溆妃还在王皇后面前炫耀自己儿子,王皇后担心肖溆妃会取代她,为此产生了矛盾。    永徽二年(651)年纪28岁的武媚第二次入宫,入宫后对高宗皇上和王皇后卑躬屈膝,恭敬入微,再三对王皇后表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你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分咐。但好景不长。第二年三月武媚为高宗生下一子,取名李弘。母以子贵,不久武媚被册封为昭仪(二品)。接着武昭仪施展才华,大肆笼络人心,凡是对王皇后、肖淑妃关系不好的人竭力垃垅,并在其身边安插自己的人,监视她俩一举一动,寻找话并,于以打击。在后宫皇帝赏赐她的东西毫不吝惜,倾其所有与大家分享,平时到处称姐道妹,广结善缘,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已取代皇后作准备。    综合历史资料证实,武昭仪用极其悲劣的手段夺取皇后。一是残酷迫害王皇后;二是巫陷迫害忠良。永徽五年(654)初,武昭仪生下一个小公主,很讨人喜欢,尤其是唐高宗几乎每天要来看一次。小公主满月后的一天,王皇后来到昭仪宫里看看小公主,武昭仪趁王皇后一走,马上来到床前将小公主活活卡死,又迅速离开;片刻,皇上驾到武昭仪陪同进宫,揭开被子一看小公主死了,武昭仪嚎淘痛哭。高宗震惊了,大喊,有谁来过,宫女答道,王皇后来过。皇上愤怒吼道:“后杀吾女,且能容忍”。这对王皇后来说,真是祸从天降,有口难辩。为此,高宗将王皇禁后宫。     武昭仪仍不罢休,见皇上没处死她,再度加害。一天,武昭指使宫女用巫术陷害皇后,然后密告皇上,高宗听后立即命令宦官搜查皇后后宫,结果从床下搜出一个桐木人,木人身上写着“武媚高宗”四个大字,胸部和腹部订满钉子。这是后宫绝对禁止的,高宗皇上想起皇后杀死小公主,今又搜出桐木人,这一切坚定了他废后的决心。

     十二年后,武则天当上了皇后,回想冤死的小公主感到心中时时出现一道阴影,为了抹去阴影,武则天决定追加小公主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同时按照亲王的礼仪隆重厚葬于昭陵。这一行为反映了武则天对小公主深深的歉疚之情。    根据贯例,废后需征得大臣们的同意。一天,退朝后高宗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位重臣入内殿议事。高宗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朕想废王氏,立武昭仪为皇后,爱卿意下如何?”褚遂良马上跪地说道“皇后出身名门世家,是先帝挑选的,先帝临终对我们说,朕佳儿佳妇全托付你们了;况且皇后也无大错,不能废。”唐高宗听后不快,退到后宫去了。其他大臣对望离去。     第二天上朝又议此事,褚遂良坚持说:“陛下如果一定要改立皇后,可从名门闺秀中挑选,何必非立武昭仪呢?众所周知,武昭仪伺奉过先帝,立她为皇后且不让后人耻笑,请陛下三思!”其他大臣沉默不语,朝议无果。   几天后,唐高宗单独召李勣到内殿,对李说:“褚遂良坚决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你的意见如何”?李勣说:“这是陛下家庭私事,何必去征求外人的意见呢”?李勣的话给皇上极大的支持。

     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唐高宗颁诏将王皇后、肖溆妃废为庶人,将其亲族流放岭南。同时立武则天为皇后。同年十一月初一,隆重举行册后大典。武后穿着大礼服出现肃仪门城楼上,文武百官一齐跪拜,山呼“皇后万寿无疆”!   几天后,唐高宗带一名侍从,偷偷去看王皇后和肖溆妃,看到二人囚禁在四周封闭,只有一个小小送饭吼,脏兮兮的盘子上留着剩菜残羹,不由一阵心酸。

     此事武则天知道后,为了彻底根除这两个冷宫的阴魂,指使宦官对王氏和肖氏各打100杖,然后砍掉手足,抛入酒缸,活活泡死。可见武则天的心比毒蛇还毒。     武则天最忌恨长孙无忌,他不但是佐命元勋,更是高宗的亲舅舅,长孙太后的哥哥。要将之搞垮,需要时间和机遇。显庆四年,为了搬倒长孙无忌,武则天授意许敬宗费尽心机,将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借助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无忌迫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长孙无忌伺机谋反。唐高宗先是吃惊不信,继而伤心怀疑,命许敬宗再查。然后,面对许敬宗足不出户编造的韦季方所“交代”的与长孙无忌谋反的证词,他哭泣道:“舅若果尔,朕绝不忍杀之,天下将谓朕何!”许敬宗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子来宽慰高宗,又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古训,催促其下决心。结果唐高宗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官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彭水)。长孙无忌到了黔州,唐高宗仍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舅舅的照顾、但是许敬宗同党袁公瑜赶到黔州,逼长孙无忌自缢身亡。